立法之道
立法之道
三藩市餐飲業協會日前聲稱,會以罷市行動來抗議市府連串提高勞工薪酬福利的法例。勞工階層向來較容易得取支持和同情,但對於業者採取這種激烈的行動,立法者應慎重反省。須明白立法之道在乎平衡利益,只維護單一方面的法例,都不是良法。
三藩市是美西生活開銷最昂貴的城市之一,市府有鑑於此,近年來分別推出生活工資法、有薪病假法和全民健保法,令到三藩市的工人不論薪酬和福利都得到大幅提升。這些新法確是令在職的工人得到更佳的待遇,但卻沒有照顧到法例在實施後所引起的後遺症。
商業運作不變的定理是追求成本與利潤間的最大效益。連串法例讓業者成本激增,擺在他們眼前只有兩個選擇。接受更低的利潤,或是設法壓縮成本。要商人欣然接受利潤下降不是沒有可能,但這是有限度的。立法者必須掌握業者的底線,特別是不同規模的商業的不同承受能力,處以適當的區分。
當成本上升至無法接受的地步,業者自然會採取各種方式壓縮成本。方法很多,但沒有一種是有利工人和消費者的。有華埠餐館東主向筆者說,薪酬成本增加後,他被逼裁減員工數目,留任的員工也減少工時。在整體工作量不變的情況下,留任者工作便更加辛苦。而另一最普遍抵銷成本的方法便是加價,由消費者來分擔。沿這發展方向,三藩市的零售消費將會日益昂貴,最終影響經營和稅收。
勞工市場也如商品市場一樣,是會應供求而自動調節的。惡化的營商環境,並不會製造優質的勞工市場。市府有責任保障工人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但過度操控商業的薪酬架構,很可能反過來令勞工市場萎縮。
三藩市餐飲業協會日前聲稱,會以罷市行動來抗議市府連串提高勞工薪酬福利的法例。勞工階層向來較容易得取支持和同情,但對於業者採取這種激烈的行動,立法者應慎重反省。須明白立法之道在乎平衡利益,只維護單一方面的法例,都不是良法。
三藩市是美西生活開銷最昂貴的城市之一,市府有鑑於此,近年來分別推出生活工資法、有薪病假法和全民健保法,令到三藩市的工人不論薪酬和福利都得到大幅提升。這些新法確是令在職的工人得到更佳的待遇,但卻沒有照顧到法例在實施後所引起的後遺症。
商業運作不變的定理是追求成本與利潤間的最大效益。連串法例讓業者成本激增,擺在他們眼前只有兩個選擇。接受更低的利潤,或是設法壓縮成本。要商人欣然接受利潤下降不是沒有可能,但這是有限度的。立法者必須掌握業者的底線,特別是不同規模的商業的不同承受能力,處以適當的區分。
當成本上升至無法接受的地步,業者自然會採取各種方式壓縮成本。方法很多,但沒有一種是有利工人和消費者的。有華埠餐館東主向筆者說,薪酬成本增加後,他被逼裁減員工數目,留任的員工也減少工時。在整體工作量不變的情況下,留任者工作便更加辛苦。而另一最普遍抵銷成本的方法便是加價,由消費者來分擔。沿這發展方向,三藩市的零售消費將會日益昂貴,最終影響經營和稅收。
勞工市場也如商品市場一樣,是會應供求而自動調節的。惡化的營商環境,並不會製造優質的勞工市場。市府有責任保障工人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但過度操控商業的薪酬架構,很可能反過來令勞工市場萎縮。
Comments
與這兩兩個國際城市相比,三藩市實在「微不足道」。而最重要一點,三藩市人口在不斷下降之中,其中主要原因是三藩市生活成本高昂,一般勞工階層或甚至中產階級都選擇離開三藩市。他們不再居住在三藩市,連生活消費也轉移到市外。眾所周知,新的中餐館都選擇在市外開業,灣區華人上館子首選是中半島和南灣。
所以,沿這方向發展,三藩市將變成為一個純遊客城市,不是本地人消費生活的城市。也只有大企業或高資本的商業可以生存,傳統的小商業將被逼到市外或結業。我的一位朋友最近開了一間中餐館,便選擇到中半島去。而他先前打工的三藩市大型中餐館,因為業主加租而結業了。
我贊成三藩市要有生活工資,因為地區生活成本高。但市府急推有薪病假及全民健保法,沒有讓小商業消化的空間,並且法例在執行時也沒有考慮對雇主的承受限度。
如有薪病假,員工可以沒有醫生證明而告病假兩天,每年可以病休九日,今年用不完的病假,可以累積至明年用。大企業人手多還可以應付員工突然休息兩天,但小生意卻沒有這個條件。再者,法例適用於所有在三藩市開工的工人,他們的公司不一定要在三藩市。即供應貨品給三藩市的公司,可能也要提高一些成本。因而導致三藩市物價進一步上升,也即是說競爭力下降。
提高勞工福利是政治正確的,筆者絕不反對。但是,要量力而為,不要把全市變成一個大型商場,沒有居民,沒有家庭小商業,只得大公司、大企業、大財團、遊客和流動人口。也許,這是未來發展趨勢,如果我們都接受這樣的一個三藩市。只可惜,選擇前來三藩市的大企業也越來越小,南部聖荷西的吸資能力便遠較三藩市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