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民主再思

民主再思

  香港剛結束了選委會委員的選舉,議員長毛批評是鳥籠選舉。台灣的政論名嘴也經常很不屑的指香港人沒有資格評論台灣民主,因為香港連普選特首也辦不到。名氣政論家龍應台也在美國標榜台式民主,認為是國際典範。以上這些追求或讚揚普選的人士,可知道普選的代價可不輕啊!更絕非萬應靈丹。

  美國是港台民主人士的偶像,無不以美式民主馬首是瞻。美國的民主制度選出了布殊當總統,並且連任兩屆。但布殊在任內所犯下的錯誤,卻導致美國國民付出了沉重的人命和經濟代價、令伊拉克滿目瘡痍,民不聊生、並危及中東地區安全穩定。所以,在接受民主選舉時,也不能隱瞞選出庸才與小人的機會。民眾也必須明白,普選是一種冒險,唯一的安慰只是有任期限制,更壞當選人也會有下台之日。

  一人一票普選表面價值是公平性,每名合法選民對政府都有同等的影響力。但落實具體操作,卻完全是另一回事。財團及利益團體比一般選民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而選民賴以作出投票選擇的基礎事實,是沒有任何客觀保障的,都操控在候選人或利益集團手上的。他們可以用各種不誠實,甚至犯法的手段誤導民眾。所以,選民一般是憑感覺,或是只依據片面事實或偏見而投票,概括而言,現實的普選是非理性的。

  理想的普選,必須要每一名投票人,都能掌握相同的候選人資訊,並且每一名選民都有類似程度的理性認知水平,經過研究和分析候選人材料,才作出選擇。情況就如歌唱比賽,有公信力的比賽,必會先挑選一批具專業資歷的評判。會有音樂比賽邀請五音不全或是全不懂音樂的人做評判嗎?但西式民主選舉就是依賴一群情緒化,兼且資訊不全的人選出政府領袖。

  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從封建王朝發展至民主選舉是一大進步,但絕不能止於此。反思普選的不足,研究更合理及更有效益的政制,是現代文明的挑戰。中國幸而從帝制過渡至西式民主政制不很順暢,為發展新式政制意外地預留有相當空間。不必壓逼中國強行接受西式選舉制度,反而要鼓勵中國透過研究和試驗,找出更有效益和公平的政制。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It is always a pleasure to read your column. It is concise, and inspiring. Just found out your webblog. Keep up the good work!
梁建鋒 said…
多謝鼓勵,並期待繼續賜教。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請一哥醒醒

你親中

為長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