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關鍵錯誤

  台灣政論節目《關鍵時刻》是我每天必看的,主持人劉寶傑也是我所喜歡的政論主持之一,他思路清晰和口才了得,能以事論事,分寸掌握得頗精準。只是在三月四日的節目裡,他和嘉賓主持犯了一個頗令人不安的關鍵錯誤。這倒不是資料陳述的錯誤,而是歷史觀出了問題。   該集節目開首主題是推崇韓國瑜帶領高雄衝出去拚經濟,馬不停蹄地出訪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等地城市。可是不知道是主持還是來賓,抑或是幕後制作團隊之過,竟然為這主題選了一個極不恰當的引子。主持人開場白先指出台灣人過去曾掌管滿洲國經濟、司法和教育的大權,以此而證明台灣人本質是有衝出去拚的精神,只是受目前政治氛圍困住了。   而財經專家嘉賓主持則以一張黑白舊照片印證此說法,照片中一排人在餐桌前合照,中間是滿洲國皇帝溥儀的弟弟,在他身旁是村島芳子,兩旁據主持介紹是日本關東軍的要員;而在照片左右末端的是當時台灣富商許丙和林家大少爺林熊徵。這位專家還指出多名台灣人在滿洲國政府內任高職,以這證明台灣人的血液裡是有一股往外拚搏的精神。   這些台灣人曾在滿洲國身居要職和營商致富,但這並不代表什麼台灣人往外開拓的精神。主持人口中的滿洲國,一般會被稱為「偽滿」,是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三省後,為掩國際耳目,利用退位清帝所成立的傀儡政權。不要說什麼滿洲國大臣,連皇帝溥儀自己都說當時根本沒有任何實權,話事的全是日本軍人。「偽滿」這空殼政府存在目的,是掩護日本軍國主義殘害中國百姓,和作為繼續侵略中國的跳板。   在「偽滿」政府任要職並非光榮之事,也絕對不是憑本事,說不好聽的,所靠的就是奴性。為什麼一大批台灣人會替「偽滿」工作和取得經商權利呢?因為當時的台灣是日本殖民地,有血性的中國人不會加入「偽滿」政權的,日本只能從其治下的台灣裡找人。能被日軍信任並委以「偽滿」職位的台灣人又會是什麼人呢?必須條件當然是服從皇軍統治,敬拜天皇。不知道他們是否都取得皇民身份,但嚴肅點說,稱呼他們是漢奸也不為過。   台灣人能拚敢拚不假,但拿偽滿時期的皇民來表揚一番,史觀錯亂,令人難以接受。

一國兩制

  北京提出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已有相當年月了,但自習近平上周呼籲台灣各界共議「一國兩制」後,「一國兩制」已成為了台灣 2020 總統大選的核心議題了。爭取連任的蔡英文指台主流民意是沒法接受一國兩制的,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有同樣的表述。為什麼「一國兩制」在台灣會如此不負面呢?台灣政論名嘴董志森講得好,「一國兩制」並沒有什麼可怕,台灣與中國大陸現在不就是兩制嗎?對了,所以「兩制」並不可怕,不能接受的應是「一國」。   回顧歷史,今日兩岸的分治是國共內戰未了造成的,本來就是一國,這沒有爭論的空間。不過,因內戰而造成國家永久分裂,在世界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所以兩岸會否因此而永遠分裂下去呢?   在中國大陸一方,有著強大的意志和全民共識要完成國家統一;但在台灣方面卻因為經歷了長期的去中教育,以及社會族群結構與殖民地情意結等複雜因素,現今並未見強烈的統一意願。   習近平是先設定「一國」是不容否定的,剩下來只是談如何「兩制」。可是,在台灣島內能敢公開響應與對岸談「兩制」的,能有誰呢?不錯,好幾位政論節目常客,以及零星的二三線政治人物也敢於公開談統一,但他們的力量與影響力也有限,暫時仍看不到可以掀起風雲的跡象。   習近平已宣示要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但台政客似乎不太相信,眼光仍是緊緊的盯著 2020 。說不好會如呂秀蓮所言,民進黨是台獨,國民黨是華獨,兩獨取得共識的機會,要比認同一中容易得多。沒有對談的對手,北京就會放棄追求統一嗎?當然不會,但狀況便會很難看。   因為在這情況下,美國如何出招便會成了關鍵。如果美國決心要製造另一個烏克蘭,兩岸人民便遭殃了。所以,眼前最逼切的並不是台灣政治人物如何就「一國兩制」的表態,而是摸清華府精英在盤算什麼。

現狀保持不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元旦翌日發表了關於兩岸關係的重要講話,筆者觀察了台灣方面的各種回應,包括藍綠政治人物和政論名嘴,除小部份外,大多仍然沒有搞清楚狀況。兩岸關係因習近平的這篇講話進入了全新階段,北京已起動和平統一的進程,過去藍綠都在利用的所謂「維持現狀」擋箭牌,已經失效了。   在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之後,藍營進攻2020總統大位看似形勢一片大好,怎料到習近平竟然在年初便丟出震撼彈,而且還炸醒了國民黨重新執政的美夢。因為習近的促統講話,對以操弄兩岸敵對情緒而取得政權的蔡英文而言,彷如天上掉下來的大饀餅,她立馬擺出台灣人民保衛者的姿態,強硬地宣告決不接受九二共識。蔡的網絡支持聲浪也隨之急升。     而受到忽然驚嚇的國民黨一時答不上話來,前一天才雄心勃勃要競逐再上層樓的幾顆太陽,都忽然低調沉默了。慢了一整天,黨部才發出一份聲明強調「九二共識」並不包括「一國兩制」,以及國民黨堅持反對台獨。顯然國民黨是被殺個措手不及,一怕得罪選民,二怕斷了與北京的對話空間;不表態不行,但又不敢直接回應習的新主張。   至於一時興起的所謂白色力量,更是一夜成了灰色。柯文哲自視為白色力量龍頭,只花一句「兩岸一家親」便可以擺平北京。可是當習倡議台灣各界推派代表來談統一大業時,柯敢接招嗎?當然不敢,唯有說兩句不痛不癢的。   國民黨與柯文哲可能會不理解為何習近平要在蔡英文必敗的情況下,高調拋出只有利民進黨選情的統獨議題來。是北京不夠聰明嗎?當然不是,更直接和合邏輯的答案是:北京已經看透台灣的選舉和政黨輪替,無論誰執政都不會有利兩岸統一。民進黨要獨,國民黨拒統,白色不談統也不講獨,三者共通處就是「一邊一國」,這與北京的終極統一原則沒有交集。   所以,習近平呼籲台灣各政黨和界別人士前來共商統一,是要台灣的政治人物,以至台灣百姓,都不再迴避討論統一議題。習近平說統一問題不能再一代傳一代下去,直白地表明在他任內便要解決台灣問題。 2021 年是中共建黨一百周年,不少人猜測這很可能就是統一時間表上一個重要的年份。若是如此, 2020 誰在台灣大選裡當選,其實質意義又該作如何思考呢?當然,這純屬猜測,但如果台灣政治人物仍然以為這回只是兩岸又一場嘴仗而已,並想從中賺些政治利益,便是太低估當前情勢的嚴重性了。

靠的是努力

    台灣青年到大陸讀書和就業的人數近年急增,在網上看到一則深入報道視頻,其中訪問了一位留學北京的台灣高才生,他說入讀大一那年,很努力下在微積分課目中取得八十多分成績,回到宿舍向三位室友報喜,卻發現他們反應很平淡,後來才知道他的這三位大陸室友都是拿一百分的。   報道中又提到,北大的一年辦學經費是台大的六倍。今天大陸的大學讓台灣學生趨之若鶩,除了畢業後的事業前景外,大學本身水平素質也是主要原因。在另一則視頻中,一位台灣女留學生講述她在大陸讀書觀察心得,發現大陸和台灣大學生有幾點不一樣。就是大陸學生不會穿拖鞋上學、不會在課堂內吃東西、不會上課趴在桌上睡覺。   很是認同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的分析,他說所謂的西方先進國家都曾經過以殖民掠奪方式來壯大自己;中國有今天的強大,卻是靠的是農民工的妻離子散,靠整個國家的資源支出,靠環境上付出極大的代價。並且,中國今日的成就是參加了世貿組織,依西方的貿易規則發展起來的。美國憑什麼批評中國是藉掠奪式經濟發財的呢?   一點也沒錯,今天中國的成就是用血汗換回來的,相對那些從骨子裡要當殖民地奴才的「假華人」,天天在抹黑自己民族的敗類,堂堂正正中國人都應為現代中國感到自豪,這是理所當然的。過去中國人崇洋是因為被打怕了,如今若再崇洋,除了說自甘墮落,還有什麼可解釋的呢。

假新聞之禍

        「假新聞」這政治術語最近有越炒越旺之勢,我們的總統特朗普是主將推手,而台灣的蔡英文也發覺這招好使,但更甚之,竟然發動黨政機關包括立法院,齊齊圍剿所謂的假新聞。   「假新聞」確是存在,也可謂由來已久。歷史上不少戰爭都是經由「假新聞」發動的,如越戰的金蘭灣美國炮艇遇襲,以及伊拉克有可攻擊美軍的化學武器等等。選舉中使用「假新聞」攻擊對手在美國和台灣都成了指定動作,沒有「假新聞」才是真新聞。既然如此,蔡英文和民進黨為何大張旗鼓的炒作「假新聞」議題呢?相信連明眼人也看得懂這是賊喊捉賊技倆。   本來不同競選陣營相互指責對手出「假新聞」損招已是見怪不怪的了,可是動用到公權力系統,借「假新聞」之名,行壓制政敵之實,那就嚴重超越了選戰可接受的標準了。   蔡政府正醞釀要立法對「假新聞」作出懲處,而定義何謂「假新聞」的裁判又竟然是蔡政府自己。這與大興文字獄有何分別呢?如蔡政府剛將新北市藍營候選人侯友宜的一則競選廣告公判定為「假新聞」,侯的民進黨對手蘇貞昌立馬彷彿人贓俱獲似的向侯猛烈抨擊,民進黨立委則配合包圍譴責。這是借打擊假新聞為由,濫用公權力和資源助選的典型例子。   在網絡信息爆炸的年代,假新聞如綁上了導彈一樣來襲,殺傷力大,且防不勝。要清理對付嗎?真的沒有什麼特效藥。中國古人說:「謠言止於智者」,只能期等社會大眾的判斷力有所提升,否則愚民與假新聞只會形成牢不可破的惡性循環而已。

中國危機

  美中的關稅戰再度升級,一如過去幾輪交鋒,特朗普總統在宣佈加關稅的同時,也警告中國不能還手,否則下一招會來得更狠。只是中國除了最初似乎仍存有希望而配合美方的談判外,目前已採取乒乓球的對陣模式,你來我往,使出打持久戰的架勢。   反觀美方,特朗普重施在商場上的手段,靠施重壓擊倒對手,然後從中取利。特朗普相信只要力度夠強大,沒理由壓不垮中國。作為當今世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元首,手上有又天下第一的政經軍力量,特朗普自信到目中無人的程度是可以理解的。可惜,他卻犯了杜魯門同一錯誤,就是太過輕視,或完全不忽視了新中國的沉穩內力和意志。六十多年前美國沒法戰勝中國,如今又怎能認為單憑經濟手段,便可以逼使中國放棄生存自主權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國人抗壓能力強,可以吃苦,志願軍當年是靠意志戰勝敵人的,當下的中國人民還有那股熱血嗎?還能上下一心回應戰後最大的國際挑釁和挑戰嗎?   回顧中華民族自先秦以來,完全亡國的有宋代和明代。表面看宋是亡於軍事戰力不如蒙古,實情是敗在統治核心的短視和自私;而大明則是內政離心,邊帥叛變之故;可以說宋明都是內部動盪招致滅亡的。所以,以稅應稅反擊美國容易,但更大危機在於中國內部,美國政府最出色和成功的國際鬥爭技倆不是戰爭,而是促使敵國動亂至政權瓦解。以中國社會的複雜性,以及各獨派力量的壯大,危機感必須加強,不紮實的民族主義將無補於事。

缺德與缺智

  關於香港各大學開學季節最為搶眼的新聞,居首的是學生會會長們紛紛表態支持港獨,其次是猥瑣的迎新營。從中反映出香港高等學府的問題,可以用四字來總結,就是:「缺德缺智」。   先說缺德,大學迎新營大搞色情猥瑣遊戲已成為了香港高等學府的低俗傳統。雖然公眾輿論也一直有些批評,但大學生們卻樂此不疲,前仆後繼,不但惡習未改,還要屢創新思意,所謂低處未算低。   進入大學是青年們一個新階段,用什麼來作為這人生新一頁的開端才合適呢?大學本是追求知識,修身修德之所,也是個人上升為知識份子的第一步,誰又會想到港生們偏好模擬各種性愛猥褻動作,難道搞色情便是他們對大學生活的追求嗎?大學校門沒有令他們肅然起敬,也沒有讓他們更自重;校方對此沒加以約束或批判,反映的是教育制度的集體失敗,為師者的失職。大學生缺德,社會又沒有力量去糾正,真的要眼睜睜讓大學與這一群缺德的所謂學生一起沉淪嗎?   至於開學禮上流行宣揚港獨,近幾年來如瘟疫般傳播。對於這種現象,有人嚴詞批判,有的附和,更多是默不作聲。年青人求關注、愛出風頭、標奇立異是常性,誰沒有年青過?學生會代表的所謂港獨言論,與七十年代男青年留長髮、穿緊身襯衣和喇叭褲,在精神本質上是沒有兩樣的,同是追趕時尚。   不同者是,衣著打扮或娛樂時尚無傷大雅,但政治時尚卻極可能是性命攸關的。什麼是港獨?港獨就是暴力革命,沒有流血喪命的準備,就別喊什麼港獨。以為港獨是時尚,是出風頭做廉價英雄的玩意,只可以說是智商不夠用,缺智之故。   如果缺德缺智者成為了香港大專院校的主流,未來香港還要為他們付出更大的社會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