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美國安全了

    周末奧巴馬總統接受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專訪,詳談了國內外事務,其中一句讓我印象深刻,更可以說寒心。問題是關於美國的中東政策,記者問總統自他上任來連串涉及中東的舉措,包括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以及介入敘利亞等地區衝突,是否讓世界變得更安全呢?總統回答說:「美國更安全了」   「美國更加安全了」自然是好事情,問題出在總統接續的下一句:「但有些地方就變壞了,如敘利亞」。筆者頓時心裡一沉,美國的安全到底是用什麼換回來的呢?是犧牲了別的國家安全換回來的嗎?美國人都過得挺好的,但因為我們的政策,卻讓無數人活在戰火紛飛的黑暗日子裡,難道這是唯一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方法嗎?   提到敘利亞目前的危機,美國最新的動作措是空投數以十噸計的彈藥和武器給反政府武裝。曾幾何時,同樣出自奧巴馬的嘴巴,他說敘利亞人民在暴政下生活得水深火熱,美國有義務協助當地百姓對抗暴君,以及保護無辜的生命,於是美國將給予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支援。那年是 2011 年。   快近五年過去了,敘利亞全國陷入戰亂,難民數以十萬計,路透社在今年初估計敘國內戰已造成廿一萬人死亡,當中一半是平民。戰火仍沒有熄滅的跡象,更從反政府武裝中橫生出一個伊斯蘭國出來。而奧巴馬政府昨日再度為敘利亞開出藥方,就是空投更多的先進軍火給美國支持的武裝。   用常理很難理解充滿善心和國際正義感的美國政府,怎麼只會在本來便動盪的地區投下更多彈藥,難道沒看見血淋淋的事實嗎?那沙灘上的嬰屍,彷彿早已被人們忘記得一乾二淨了。而白宮主人關心的,是美國已經更安全了。也許,為了保障這安全能持續,美國將要在更多地方投放軍火。想到習近平前腳剛離開美國,美軍便宣佈要派軍艦進入南海中國島礁水域。試問,除了武力,美國還能付出些什麼?

殺柱自保

  國民黨搬出幾條自欺欺人的高大空理由便硬要把洪秀柱拉下來,是現代中外民主政治中極罕見的粗暴行為。諸公可以全不顧顏面地毀滅國民黨僅餘的一點公信力,絕不是為了所謂的挽救選情。因為從年初沒有一人願意出來參選總統,便可知今天跳出來「殺柱」的所謂大佬們,早就已經認輸了,所以才會明哲保身,免背敗選之責而污了「清名」。白痴也不會相信如此大動作是為了救所謂的選情,只需用最簡單的常理分析,便可以這批國民黨權貴在籌謀什麼。   在無人參選下洪秀柱按程序參選及得到提名日起,便即傳出黨中央要換柱的聲音,可見要阻洪參選是早有預謀的。之所以情願沒有人參選也不要洪秀柱,主因是洪非但不是「自己人」,還口口聲聲說要改革國民黨。洪秀柱在中常會上發表的參選講話,直指國民黨內的弊端,雖然大快民心,卻大大刺激了盤據國民黨內的既得利益者。一旦洪真的贏選,挾其總統的權力和民望,將令到這班舊勢力處於極度被動的位置。就算洪敗了,但勢必凝聚前所未有的泛藍改革力量,讓這位本來在黨內無權無勢的小女人,一下子便擁有諸公望塵莫及的威信。   所以,現在的所謂換柱行動,實質是要阻斷洪秀柱在國民黨內繼續冒起,將之一棍打死,好保住諸公的一畝三分地。他們才不理會蔡英文做不做總統,反正只要封殺了高聲喊叫改革的洪秀柱,他們便安全了,勝利了。也可以說,於國民黨大佬們而言,十月底的臨全會才是真正的大選,把洪秀柱搞定了,一切便可以照舊。   洪陣營放出消息,倘臨全會通過換柱,洪願意繼續輔選。未知此說是否洪本人意願,只嘆有強權無民主的選舉,只能算是一宗政治交易罷了。經合法程序選出的候選都可以隨意推翻,至於選民,於這班政客來說,想連個屁都不是。

黨不黨

  剛與一位國際知名經濟學教授談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正逼退洪秀柱一事,教授立時說不可思議,感嘆國民黨怎能做出此等自我毀滅的事情來,他個人支持洪秀柱參選到底。教授的反應也是筆者接觸到的朋友的普遍反應,都不能接受一個曾經帶領中國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體的政黨,竟會作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荒謬行為。   洪秀柱依足國民黨黨內程序參選,在每一環節都能通過,在參選民調中更是高空飛過門檻,並且是在經由朱立倫本人主持的全體黨代表大會上,獲代表們推舉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那麼朱立倫和其他所謂大佬們,憑什麼可以幾個人私相授受,就提出更換候選人呢?其中朱立倫更是不知所謂。當日宣讀洪秀柱通過提名,授與黨旗的是你本人,現在要撕毀程序讓自己取而代之,又是你朱立倫。先不要說黨規,單論個人品德,便醜陋無比了。   人無信而不立,作為一個政黨,誠信更是靈魂。洪秀柱的參選最意外的結果,竟然是在幾個月間,便讓國民黨的腐敗勢力自曝其醜。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現在看來全是必然。由這樣一批不講信義,終日只搞小圈子利益,口是心非的人主政黨,國民黨還能有什麼感染力。國民黨現今的主事者為一己之私,親自動手拆毀這百年老黨的招牌,其出手之狠,比李登輝還甚。   單論個人素質,洪秀柱可以輕鬆地把蔡英文比下去;但論所屬政黨,國民黨比民進黨爛得多了。有說法是因為黨內懼怕洪秀柱的急統傾向,所以不惜毀掉國民黨的信譽也要阻止洪參選,以保本土派台獨意識。如此說法屬實,則國民黨原來早已名存實亡了,快點正名改名為民進黨B隊吧。孫中山先生在中國瀕臨列強瓜分的惡劣情勢下,為挽救中華民族而創立國民黨,為民族生存而奮戰。怎麼都了今天,國民黨竟然把心思變得如此狹隘,連本宗本族都不敢承認了。難道真的要追隨李登輝和蔡英文,認日本為祖國嗎?

偷樑換柱

    消息傳出中國國民黨將逼退已獲得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改為由黨主席朱立倫出戰。如果消息最後落實,只證明了國民黨以至整個台灣選舉文化已敗壞至無藥可救地步。民主選舉的核心是由選民理性地選出他們心目中最接受的候選人,國民黨大佬卻暗室操作,台面台下大搞口是心非,剝奪了選民的選舉權利,極大地污辱了民主政治。一個連自己制定的黨規章程都不尊重的政黨,還怎能夠指望它尊重百姓嗎?有說洪秀柱一直選情低迷,所以才頻有換柱的聲音;但熟因熟果呢?是因為國民黨大佬沒有團結支持洪秀柱在先,才拖住洪的後腳罷。   選舉對於絕大多數政客來說只是獲得權位的途經,權勢所帶來的利益才是他們參選的最終目的。所以,不論是台灣還是美國,選戰越來越不擇手段;政客都聚焦如何得到勝選的票數數目,於是千方百計的討好選民,甚至欺騙選民。此等政客眼中全是私利,什麼公務政務都可以因其私利而讓路,說到底,只不過是一群追逐名利之小人而已。   從洪秀柱參選以來所發表的言論,以及其八面受敵,黨內黨外圍攻的情況下,那股迎難而上的堅毅不屈精神,敢說她是台灣當前唯一具良心 的政治家。國民黨內有聲音要換人,請問誰曾經如洪秀柱般勇敢地指出時弊?誰曾公開反省國民黨的腐敗和矯情政治?論識見、膽量、正義感、道德和擔當,國、民兩黨都沒有一人能及洪秀柱,試問還能換誰呢?果真是一招「偷樑換柱」,連樑柱都沒了,房子能不倒嗎?洪一旦被逼退,國民黨敗局更不可逆轉,也等於提前投降給民進黨了。不過,從來事物都有其必然性,也不必太執著。洪秀柱雖然有一身正氣,敢於激濁揚清,未能化腐朽為神奇,也只是國民黨命該如此罷了。

硬碰硬

     俄國總統普京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接受美國記者採訪,被問到過去當蘇聯情報人員的經歷對他有何影響。普京說經過特工的訓練自然會留下印記,所以有說法是一日為特工,終身也是特工。   普京的對手奧巴馬則有著截然不同的出身和經歷。奧巴馬在夏威夷的貴施私立高中完成中學教育,大學在哈佛攻讀法律;後來競選州議員,以至聯邦參議員,都是在沒有強大對手情況下平步青雲的。闖白宮一關是奧巴馬從政以來首場硬仗,但卻有民主黨超級元老甘迺迪家族的全力護航。仕途順風順水的奧巴馬,沒有當過一天兵便當上了全球最強大軍隊的統帥,在心理素質上,與從小小特工出身,一直往上爬行的普京肯定不兩樣。   奧巴馬接掌的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他要熟習的只是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力和武力。普京則是從葉利欽手上接過一盤爛攤子,一個崩坍中的貧窮大國。事實證明了他能冷靜地迎難而上,為達到目標敢力排眾議地出手。在出兵敘利亞一事上,再度證明普京敢打硬仗的風格。奧巴馬昨日也措辭異常強硬地回應了俄國戰機空襲反政府民兵,指普京將深陷浮泥而不自知。   一個是被訓練要用謀略,一個是靠嘴巴上位,兩人在中東火藥庫相遇,到底鹿死誰手,且看日後分解吧。

奧總的無奈

     距離加州不遠,一處只有兩萬五千人口,取名玫瑰堡的俄勒岡州平靜小鎮,讓奧巴馬深深地搖頭嘆息,感概身為最有權勢的總統,竟然沒法阻止悲劇在小鎮重演。玫瑰堡一所社區大學昨日發生屠殺式槍擊慘案,奧巴馬用最直接和淺白的語言指出,社會對這類槍支暴力大案已經麻木了;政客如是、民眾如是,連記者也駕輕就熟地報道,彷彿一切都習以為常,沒有什麼大不了。   奧巴馬發自內心的質問,有哪一個文明大國如美國般經常發生嚴重槍擊案?為什麼別的國家在同類事件後能亡羊補牢,而美國就全無作為,任由無辜的生命被殘害呢?他認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政客,以及眼睜睜看著槍支氾濫的民眾,同樣負有責任。   看到奧巴馬的無奈讓人更加無奈,因為連總統對於管控槍支亦束手無策,只能出來發發牢騷,我們這個國家真的病了。每次發生嚴重槍案,控槍爭議總會熱炒一陣,而槍店生意卻只會更火紅,因為人們生怕日後沒那麼容易買槍,都搶著去買。軍火商之所以能牢牢地控制國會,並不全是因為政治獻金,而是美國民眾對槍支問題的分歧,不少人都成為槍械的信徒。   此外,接二連三的案沒有引起大規模的群眾反槍運動,再度反映了美國民眾過慣了安穩日子,除了自己的小圈圈的小資生活外,對社會政治改革早已沒有了激情,所以社會運動是怎麼也搞不起來的。有人曾經問到底還要死多少人,才能喚醒美國立法者好好地管制槍械?也許沒有答案,因為如總統所說,大家都習慣了,明天醒來一切還是依舊。

新三國演義

    國際舞台上大國角力的戲碼越來越精彩,美國在克林頓時期享有的「無敵」地位已一去不返了,而小布殊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號施令,叫全世界不要阻礙美國出兵的霸氣也難以復現。在這幾天的聯合國大會上,不再只是幾個不服氣的小國在向美國叫板,除了廣受歡迎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連普京也來了,並且是有備而來。   先說習近平訪問美國,當下中美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對於習首度國事訪問美,白宮在歡迎禮節上似乎是規格極高,但有心人仍然看出不少問題。首先是在習近平抵步前,教宗先到了華盛頓,並且受到白宮元首式的熱列歡迎,還被安排在國會演講,而習只是與國會兩黨領袖禮節性會面。教宗與習近平同時在美國國土,美媒卻一直以教宗的新聞作為頭條,習近平次之。   有一說法是有關方面不希望在美國出現什麼習旋風。如果此說法成立,則最配合演出便是國會議長博納。他選在奧巴馬在白宮與習近平進行正式會談之際,宣佈自己下月辭職。很顯然在時間點上博納是藏了心眼的,目的也達到了,是日美國媒體的頭條不是奧習會,而是博納辭職,連奧習聯合記者會上的問題也轉移到博納話題上。假若美國政客真的在習奧會上搞了動作,那只能是反而反映了中國的份量加重了。   至於普京,他已多年沒有出現在聯合國了,這次也是有備而來,在其身後的是一群在敘利亞境內的俄國戰機。普京在聯大發言就敘利亞問題的立場與美國針鋒相對,雖然俄空軍並未參戰,但已足夠讓奧巴馬坐立不安。俄軍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引來西方的制裁,諷刺的是俄軍進駐了敘利亞反而讓美國找不到反對的空隙,只能表示關注,因為俄軍是打著反恐大旗而來的。聯大發言後,美國元首同桌午餐,兩人中間坐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頭枱找不到習近平,因為他在演講後便回國了,似乎是把舞台留給遲來的普京。   美國同時挑戰中俄的戰略是藝高人膽大所為,且看這新三國如何發展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