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誰的未來

  在佔中學生中流行一句對他們極有感召力量的話:「未來是屬於我們的」。因為確信未來是屬於他們,並且「只」屬於他們的,所以這些年青人便認為只要是任何有關於「未來」的事情,他們都擁有一切的主宰權力,並且這有著不容置疑的道德地位。基於這種信念,成年人或屬於過去或現在的其餘所有人,必須接受他們年青人為「未來」所作出的一切選擇或安排。   年青人關注自己的未來本應鼓勵,問題在於這種特殊的「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思維,排斥了其他人的存在價值和權利。發起反佔中大聯盟簽名運動的周融說,他到一間著名中學演講,一名學生站起來開罵,說未來是屬於他們(學生)的,將來你們都不在世了,沒有資格說三道四。網上有一名母親氣憤極的講述兒子在老師鼓動下支持佔中,兒子對她說,「未來不是你們的,我要佔中」。這名母親說,這是不是說我現在要立馬自殺嗎?什麼叫做明天不屬我呢?   莫視權威本來就是年青人的特性,佔中以青年為主力亦不為奇。可是佔中幕後策劃者刻意向年青人灌輸狹義的所謂「明天只屬於他們」理論,謀算誘發年青人不顧後果,目空一切的爆炸力。有了這種極端偏執思想,這些仍在校園,從未對社會有任何實質接觸或貢獻的年青人,便瞬間自我膨脹起來,以為自己理所當然是世界的統治者。於是佔據馬路是他們的權利,因為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未來佔路,其他人反對,是那些人自私,意圖剝奪學生的未來。   這種歪理的典型代表是學民思潮的黃之鋒,日前《紐約時時》刊出一篇以他名義發出的文章,內裡寫到「今天你們剝奪我們的未來,但終有一天我們會決定你們的未來。」字裡行間霸氣暴君味道十足。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說,她的一位醫生朋友有一名唸大學的佔中女兒,有一天責罵反佔中的父親說:「我沒有這麼無恥的家人,你不配做我的父親」。這位救人無數的醫生,不明白怎麼在他女兒眼中,他忽然間就可恥到沒資格為人父呢!   沒有過去便有今天,沒有今天便沒有明天,社會建設,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都必須一代一代接續建設而成,未來是屬於所有人的。

追究真相

  周末香港一場有數千人參加的反佔中集會在接近完結時,在會場外圍發生記者被包圍事件。事後香港電台一名兼職女記者,及另一家電視台的兩名攝影師和一名記者報稱被多人襲擊。警方至今已拘捕了兩名男子,懷疑與襲擊事件有關。   有份參加了當晚集會的朋友說,全長約三小時的集會流程很順暢,上台的市民和個別知名人士講話的內容都很好,大家根本不知道有衝突事件發生過。有的是在回到家後看新聞才知悉,有的甚至翌日上網才知道出了狀況。本來表達祝福香港和反佔中的晚會,經傳媒聚焦報道後忽然變成了一宗暴力事件;而且記協、港台和好些傳媒,即時將襲擊責任點名指責是活動主辦方,港台甚至宣佈以後不採訪該團體主辦的活動。   面對洶湧而來的指責,不少集會者在網上訴冤,並且徵集現場材料還完事件真相。除了網民和媒體未審先判外,警方暫時仍沒有公佈調查詳情。從相片、視頻和現場人士的文字敘述中,最多人質疑的是最初引發包圍出現的港台兼職記者。綜合網上材料指出,女記者當時在會場的後方外圍處,不斷追問集會人士「收了多少錢」前來集會,引起在場人士不滿及反駁後,女記者則坐在地上表情驚慌狀,但卻屢勸不走,任由拍照,造成進一步起哄。而該名最初狀似受驚嚇的女記者,事後回應電視台訪問時卻淡定大方。   事情真相仍有待警方調查,動手傷人當然不對;與此同時,語言暴力也不能忽視。記者到場沒有關注台前集會內容主體,如果只在外圍追問集會者收了多少金錢,此帶有政治預設立場的問題,不專業且富挑釁性,對記者的自身安全也是不智的提問。女記者在發問前清楚估算過問題的後果嗎?但願她只是經驗不足而已。

學習民主

  有消息指佔中人士將會發起在「佔領區」舉行一次投票,以決定是否接受政府在與學聯對話時提出的幾點建議。截稿時仍不清楚這次投票的具體內容和操作,但對這群佔中者而言,應是一次很好學習民主的機會。早前也曾有人提出由佔領人士表決進退,遭學聯領袖反對,如今領袖們同意「佔領區」公投,是民主精神的一大進步   佔領運動已經持續快一個月,如何收場是包括佔中的各方正苦苦思量的問題。佔中陣營內意見不一,缺乏有能力和號召的領袖人物作一錘定音,各方力量對於如何繼續運動早有分歧。連過去一直同聲同氣的李柱銘和陳日君都意見不一,李柱銘呼籲繼續留守,陳日君叫學生快回家。學聯周永康不能說了算,黃之鋒近日更變相成了二線領導,而佔中三子早就成了跑龍套的腳色。在如此紛亂形狀況下,搞一次投票,搭好下台階無疑是一個頗聰明的退場辦法。   在過去一個月,全香港市民都上了極其寶貴與昂貴的民主課。那些民主口號朗朗上口的街頭佔領者,與反佔中或受佔領之苦的百姓,甚至在家看新聞的市民,在不同程實質感受到什麼是民主。有人可能從此對民主希望幻滅、有人可能感覺自身己參與了「真實」的民主運動、有人可能自覺成為新時代的民主英雄、總的來說相信更多人從此分清真假民主。   香港最大的共識是讓生活回復正常,在一切風風雨雨過後,平安與穩定的生活仍然是最大公約數。所以,為了對選舉形式的爭拗,到底值得犧牲多少?我想很多香港人已心中有數了。說到底佔中與反佔中,就是務虛與務實之爭。

你代表誰

  香港佔中引發其中一個熱烈爭論的議題,就是誰是代表?從網上的文章和視頻,經常看到佔中與反佔中者爭議誰代表誰。昨日在學聯與政府官員的對話會中,學聯同學不斷表達自己是代表著全港市民發言,為全港市民爭取民主,以民意在我手來壓逼政府。政府官員則多次提醒學聯領袖,社會有多元聲音,不能用單一意見便代表全部港人。這場「我代表你」,與「你不代表我」的辯論,相信將會繼續升溫。   網傳一則事例,在旺角一間食店,有幾名警員入內借用洗手間,店東高聲招呼警員並說:回去狠狠替我多打兩棍。食客中有佔中人士,不滿店主言論出言反駁,說示威者代表你爭取民主,你還說這些無良話云云。有網友評論,誰授權你們示威者代表我去佔領街道呢?   無論是雙學的領袖,或是在電視前接受訪問的佔中青年,隨口一句就是「香港市民」如何如何,已經是慣性以為自己真的代表著全部香港人。因而遇到有反佔中人士前來叫板,佔中者和佔中媒體一律稱這些人是受僱而來,甚至是香港從外地方來的,總之就不是普通或正常的香港人,因為在佔中者牢固的思想中,所有香港人都是站在他們一邊的。   面對天天被代表,上周日在維園數千人的反佔中晚會上,有一名中年市民發言說:「學生哥,過去不屬於你,現在還未到你們,末來不一定是你們,憑什麼代表我們?」   搞群眾活動的,特別是像佔中這樣革政府命的運動,誰擁有民意極其重要。所以,難怪佔中者總是號稱自己代表全香港。可是回歸現實,怎能會有某些個人或單位,可以妄稱自己代表所有人的呢?奧巴馬總統也只代表四成多一點的美國選民,更何況一個學生組織呢?不過,在今天大反智的香港社會,少數強要大多數接受其領導,經狂熱學者和傳媒的洗腦式灌輸,彷彿已成為真理。就如昨日香港電台晨早節目,男女主持人便說,要求大學處理違法佔中教授的市民都是沒有讀過大學的;主持還提醒投訴人要依「真理」做事。言下之意,真理在佔中教授手上。   如是觀之,以香港今天的政治民智,離明白民主真義還有好一段路。

幼師佔中

  近日網上熱烈討論一則幼師在金鐘佔領區設小教室,向幼稚園學生講解佔中故事的視頻。整個過程有片段在網上,長十五分鐘;該名幼師自己也在網上公佈了當天的教學感受。最令人震驚的是片中幼師用漫畫圖解警察用胡椒噴霧驅走在公民之樹上的小老鼠,老師然後問學生誰是壞人,小朋友都說:「警察」。   三周以來的佔中,有人認為是香港民主運動,傳媒樂此不疲的推波助瀾,但其實佔中只香港悲劇,暴露了嚴重扭曲和醜陋的人性。   這名姓秦的老師被網民狠批,但也有支持她的聲音,反罵批評者是五毛。秦老師在向小朋友洗腦後還沾沾自喜的公佈戰績;以及對於向幼齡兒童洗腦式灌輸「警察為壞蛋」的行為,竟然也有人支持,這說明香港好一批人是非顛倒的程度,令人心寒。一名退休香港警官用荒謬來形容現時的香港,可能還不夠貼切。   香港今日出現連基本倫理道德都可以徹底顛覆的狀況,並不是偶然,也不是少數極端份子,而是有心人在學校和媒體培植歪理,花了長時間經營的結果;其次也與社會文化底蘊本來就薄弱,低俗潮流氾濫有關;而更重要是社會沒有警覺性,容許歪理生根及開枝散葉。當然,亂世中也有明燈,早前便有文章在質問香港為何沒有真正的知識分子,但連大學校長也爭相獻媚,還有什麼可說呢。   佔中這劫是香港必需經歷的,只希望經火劫後能使鳳凰重生。

為何頭痛

    香港佔領事件已經三周了,每天在網上看不同來源的消息和視頻,回到家中接續看香港電視台的直播。畢竟已經三星期了,看得頭有點痛,並不是因為睡眠不足,而是同一時間太多太多顛倒是非的歪理湧進來。例如: -非法集會、非法盜用政府公物設路障,以及非法佔據馬路的人士,當遇到市民前來責難時,卻用高聲責罵警察不保護他們。在警察用身體隔開不同意見的雙方後,受到保護的非法集會人士又用大小喇叭責罵警察是黑社會。 -警員清除非法佔路廿天的障礙物,學生會領袖批評警方沒有提前通知,令到同學們沒有準備,也不知道下一步有什麼安排。 -旺角非法佔道嚴重滋擾附近居民,高樓上住戶擲下西瓜皮洩忿。示威者報警,非法佔道的一名男同學向記者說,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最緊要是合法,不應該做違法的事情。 -非法包圍政府總部出入行車道的學生,截停向總部內駐防的警員送飯的餐車,說要搜查清楚車內載的是否真的是食物,因為他們擔心車內有警察用的裝備。 -一名反佔中男店主被佔中示威者包圍倒地,近視眼鏡丟了,爬起身來欲衝出人群,卻被一名把背包掛在胸前的佔中女子,張開雙手上前抱住。挑戰常理的情景出現了,女子慘叫被非禮,同伴們並召來警員將店主按在地上。後來該女子接受CNN採訪,說該男子突然衝前用手抓她的胸部,令她十分驚慌。香港一個婦女團體其後發表聲明譴責針對佔中女示威者的性暴力。 -一名便衣警員在被佔領域區內被示威者包圍,警員出示證件並稱巡邏佔領地點是防止有暴力衝突事情發生。群情激憤的示威者繼續包圍和辱罵該警員,並命令警員必須把證件掛在頸項上才准許他離開。警員最初不願意屈服,但奈何孤身一人,終把證件掛上,在示威者勝利喝采聲中離去。 -有一名時評人說,參與佔中的香港年青人不是盲目,只要細心聆聽他們的訴求便會發現原因。數據顯示15-24歲的香港年青人過去十年教育程度上升,但收入水平卻維持不變,使到年青人單靠一份工作好難買到樓。按這位時評人的說法,佔中其中一個原因是15-24歲的年青人認為社會和政制不公,導致他們無望置業。時評人最後還叫中國政府和特區政府就此反省。可是,民主如美國,15-24歲的年青又有幾個能單靠自己一份工資買屋呢?看來奧巴馬也應反省,否則這批美國青年很可能會要出來佔領華盛頓了。

談談暴力

  佔中進入第三周,警方開始逐步強勢清場,從政客和個別學生領袖的態度,警方要還市民正常的社會秩序,恐仍有一番的惡鬥。這場自回歸以來最嚴動的政治事件,離蓋棺階段還遠,但已經刷新了不少詞義的解釋,比如「暴力」。   從佔中啟動首天,至昨日警員驅趕突襲龍華道的示威者,佔中人士一直在指責警員濫用暴力,而媒體也聚焦重複這些指控,彷彿在面對時而萬計,時而上百成千的示威者之時,使用武力的只有警員。但只要有看過現場市民自拍的視頻,而不是電視台有選擇性的片段,會發現肢體衝突的發生絕對不是那麼片面的。   暫且不說反起骨架的兩傘、削尖的竹枝、鐵釘之類,就只談「舉手」。高舉雙手是這次佔中示威者的典型標準動作,設計此示威動作的用意是要在傳媒及公眾面前顯示佔中者是和平分子。不過,從現場視頻所見,有的示威者舉手站立,身體沒有其他動作,確是和平。可是,更多是一邊舉手,一邊以身體壓向不同政見人士或警員,有的還一面罵粗口。有的時而會放下手推撞對方或警方鐵馬,待對手或警員還擊時便舉手以示無辜。這些肢體動作本身就是挑釁性質,如果是數十人同時如此,被針對者感受到威脅的程度絕對是暴力性的。所以,舉手不等於沒威脅性,舉手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暴力。   就以最新近在龍華道的佔領與清場事件,視頻所見一大批示威者衝開鐵馬,有的高舉已打的雨傘,有的高舉雙手。沒錯,手是高舉了,但卻大聲叫喊,狂奔衝向警員的防線。   和平示威,和平表達訴求,自能得到市民的包容甚至認同,但假意和平,挑釁為實,以衝擊警員為目的行為,就算雙手舉得多高,也難以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