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莫言獲獎的政治含意如果 必須有的話

( 星島海外版社論) 中國作家莫言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但不論中外媒體還是網絡世界,祝賀和讚美中也夾雜一些批評和酸葡萄。與科學領域的獎項不同,諾貝爾文學獎與和平獎經常被批評為政治掛帥。莫言作為首位中國籍作家獲獎,更是沒法擺脫政治有色眼鏡的審視。諾貝爾獎官方就莫言得獎僅發表了十一個字的評語,概述了委員會對莫言作品風格的理解,是純文學性質的評論。可是,外界的政治解讀卻沒完沒了。 屢獲外國獎項的中國行為藝術家艾未未直接了當的說,莫言是「官方」作家,不應得到諾貝爾獎。作家章詒和則說中國作家不需要獎項,而是要修理自己。至於蜂擁而上採訪莫言的中外媒體,則把焦點集中在一些政治議題上,如要莫言說出對劉曉波的看法、回應被指與共產黨關係密切,具「官方」作家身分,作品不夠「批判性」的質疑;也有記者要求莫言評論「普世價值」。另一些新聞報道和網絡評論則翻莫言的舊帳,有的指莫言曾寫詩讚賞薄時代重慶的「唱紅打黑」,彷彿找到了莫言的「污點」似的。有的卻搬出舊錄像證明莫言曾說過 「作家要講真話」,似乎是在補充證明莫言「也具備了」獲獎的資格。 諾貝爾文學獎以及和平獎經常被詬病的主因是太政治化,認為評委個人狹隘政治觀點影響了獎項的客觀公正性。人文學科不比科學,主觀性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莫言得獎後說,他不認為諾貝爾獎是最高的文學獎項,因它只反映評委們的見解,換了另一班評委,得獎的可能就另有其人。 別說某程度上有可量度方法的獎項之頒授最終靠的也不過是少數人的「裁決」,文學作品水平判斷有其彈性,有爭議無可厚非。可是,就關於莫言得獎的種種質疑聲音,卻與其作品的文學性竟然毫不相關;更令人失望的是,好些批評均屬純政治審查。 任何純正的文學獎項都應以作品作為評審的唯一標準,因為作品已經代表了作家的全部,除非是代筆,否則作家的地位應由其作品決定。很可惜,對於莫言得獎的眾多質疑,竟然是對人而不對作品。倘若作者的政黨背景、政治信仰,甚至對西方價值觀的態度,可以用來作為評獎的指標,則這便不是文學獎,而是政治獎了。潘岳是公認的晉代詩賦大家,鍾嶸稱其詩為上品;但民間流傳有「潘安拜路塵」之說。儘管如此,潘岳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並沒有因此而被動搖。 作家最害怕是文字獄,文學創作只不過是作者藉文字抒發個人對人事物的認知和感受,倘若必須要先符合某種政治意識形態,只能說是政治宣傳品,而不是文學作品了。批評莫...

這樣的核心價值

在fb上看到一位甚少公開談政治的舊同學發表了以下感言: 人人都話捍衛香港核心價值, 要好好保護孩子, 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看到的卻是群眾壓力, 支持理性討論的即被圍攻; 反對罷課的即被罵無恥; 出來見面, 又話人做騷; 連最基本握手的禮貌都無, 又話是自己一種表態; 不溝通, 只排擠, 又打壓 .... 如果這些這就是香港核心價值, 請不用為我捍衛!

中小學政治化,是利還是害

將政治帶入小學和中學,要學生和老師在群眾壓力作政治表態,這就 是香港追求的民主自由嗎?這不就是公然的洗腦運動嗎?當小學生也 上街示威時,要民主進步還是社會危機?有必要嗎?運動搞起來了, 有人敢問所為何事嗎?

似曾相識文革風

猶記得六十年文革期間回中國探親,到廣州外公家後便要立即換上與 廣州小孩一樣的衣服,戴上毛像襟章;否則在街上被人認出是香港仔 ,便會立即被人用石仔擲。這種群眾壓力和政治恐怖,小小年紀也深 深感受到。現在香港竟然走上同一樣的老死路,要學生戴黑紗,與當 年戴毛章表忠有什麼分別;紅衛兵要借無政府造反力量壓逼大眾不敢 吭聲,香港號稱爭民主的地方,點解搞到這樣。在國內已難找到共產 黨,卻竟然在香港大展拳腳起來!!

港式文革

  自香港特區政府自曾蔭權時代提出擬推行國民教育(簡稱國教)以來,國教便即時被貼上「洗腦」的政治標籤;至今天搞得如火如荼的反國教運動,也是以反洗腦作為抗爭的唯一口號。   可是,這「洗腦」說本身卻經不起客觀事實和理性分析考驗,因為要達到「洗腦」效果,先決條件是要在一種絕對強勢且受控制的環境進行,其間受灌輸者必須沒有選擇地接受重複的單一思想「教育」。而為了達到一定的洗腦效果,施予方還須擁有對受方施以懲罰的權力,因為這才可以讓對方在「又敬又畏」情況下放棄自己的自由意志,接受灌輸。   今天的香港政府擁有洗任何人腦的能力嗎?連青少年學生都可以當街辱罵警察,政府憑什麼去洗腦?回到國教科的客觀事實,分三年推出,學校可以自由選擇開始時間;而上至特首,下至教育局都一再申明願意與反國教人士和團體共商課程內容。再者,國教科並不是由政府官員到學校施教,而是由各學校自行委派教師負責,教育局根本不會過問是誰。更不要說香港是一個資訊國際化,互聯網又不受限,罵官員就如罵孩子一樣的社會,就算課本內容含有某些政治立場,又怎能達到洗腦效果?   只要有丁點常識和良知,都應該心裡明白國教科根本完全不具備「洗腦」的能力和條件。只是「洗腦」指控已經如十字架上的釘,把國教釘得死死的。「洗腦」這沒法成立的口號在香港能有相當市場,除了政客、政黨化的傳媒和投機的娛樂人配合全力強勢硬銷外,能引起發酵作用還是因為部份港人對當代中國的一種畸形情意結──「怨恨當上中國人」。   國民教育之所刺激起部份港人的敏感神經,全因「國民」兩字,因為一些港人壓根兒就不願意也拒絕當中國的國民。所以,當國民教育還未形成教學大綱或指引之時,「洗腦」說便已經四處叫響了,這是基於一種情感上的抗拒,而不是理性的思考結果。因此,反國教育派拒絕參與任何課程檢討,也不與政府官員對話,只管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激烈行動,一往直前誓要鬥倒國教為止。   抽離一點看這場反國教運動,香港真的挺可憐的。就是因為一些人沒法從殖民地高等華人的優越感中調整過來,不單自己以有色眼鏡看待中國,還要把一種虛擬的政治鬥爭思想灌輸給仍然沒有是非分辦能力的下一代,扭曲了他們正常成長的理性思維。   反國教運動曝露出來的是:不問理性,只有口號;不問事實,只要仇恨;不要溝通,只有打倒。反派擁有強大的傳媒和政黨組織力量,不容許有任何異見,...

廉價英雄!

廉價英雄!為一些無中生有的議題,大搞特搞,然後熱血沸騰的自以 為當了回英雄,這感覺也許真的很好。政客為選舉,為私利為權位搞 手段,本來就不能怪他們,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要爭住做廉價英雄 的,也是人各有志;只期望政府官員不要跟著別人的遊戲轉,為社會 整體利益,專業地把好關!

不是民主,是文革!!

強烈抗議香港個別政客搞「港式文革」!香港本來是一個自由開放的 社會,但回歸後好些政客卻專門以洗腦方式,藉著手上資源向學生和 社會大眾灌輸單一的政治思想,並且對於異見聲音發動越來越激烈的 文革式鬥爭,不擇手段地欲製造一言堂,甚至把小朋友也擺到台面做 政治宣傳工具!! 這樣非理性,不問事實,不問是非,只有口號,沒有對話的社會,是 我們都接受和樂意傳給下一代的嗎?民主社會不就是以溝通來協調分 歧嗎?為什麼現在卻鼓吹不溝通,「只許打倒」這種非理性的文革思 維呢? 選舉在即,政客不惜用如此陰暗手段爭奪選票,不就是抹黑民主嗎! 珍惜香港,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