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谷案看司法

  一度震動中外和充滿疑團的谷開來案有了一個井然有序的平靜結局。縱使自 315 薄熙來被拉下馬後,關於谷開來的各種大小道消息便沒有停止過,但官方的正式公告加起來也不到幾百字。官方聲明指谷開來案是純刑事案件,將依法審理。藉司法系統來為政治事件收結,過去不是沒有先例,但谷案辦得如此乾淨俐落,反而凸顯了中國現行司法制度的最根本弊端。   中國領導人一直強調要依法治國,一個法治的社會也是目前中國最急逼的需要。中國的法例涵蓋的範圍仍要不斷改善,但更大的問題不是沒有法例可循,而是有法不依。將問題進一步惡化的是「有法不依」竟是全民性。雖然有些難以面對,事實卻是中國社會文化裡有很強烈的一種習慣,就是以權勢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依法行事。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是小官或是高官,均缺乏對法律的尊重。官員腐敗是明顯的違法,不過,在土豆或 youku 等中國網站的八卦熱門視頻裡,常常看到很多匪夷所思小百姓行為。如一名私家車女司機在十字路口突然下車,當面掌摑一名曾給她開罰單的交警;有城管打小販,也有小販打暈城管;以及最近較聞名的是艾未未當街拳打中國政法大學副教吳法天等等。   在全民極需要建設法治精神文明之時,司法系統卻沒跟上改革。司法系統的客觀和公正性是社會穩定的根本,比任何維穩手段都重要。可惜,谷案卻是最壞的示範。一宗涉及外國人員及中國高官直系親屬的謀殺案,首日開庭便審全案審結,整個過程更似是一場經過預習的演出;與其說是審訊,不如說是帶有當事人的新聞發佈會。這種高速的審訊,明明白白的告訴世界,其實所有事情在開審前都傾妥了,開庭只不過是走走形式和程序罷了。司法可貴之處是依法程序保障所有人的公民權利,一旦以人治凌駕於司法之上,司法系統神聖地位亦蕩然無存了。

永州案

  湖南永州幼女遭強暴案有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案中受害女童的母親唐慧,六年來不斷向政府各政法機關申訴及求援,在採取包括在雪地下跪十八小時及自殺相逼等手段後,政府才立案受理。雖然法院已重判了各涉案兇徒,但永州公安局卻以滋擾政府部門為由判這位可憐母親勞教一年半。   唐慧自女兒被擄走後,沒有得到公安單位的有力協助,需要親自四出搜尋。在發現女兒被賣到火坑賣淫,唐慧報了警,但接報到現場的民警卻未經調查便離去了。如果不是唐慧用激烈手段抗爭,她的女兒相信並不可能脫離險境;司法單位也不會起訴涉案人。這麼一宗明顯的嚴重刑事案件,竟然要花了當事人近六年時間才討回正義,這本身就是政府的恥辱,有關官員也難辭其咎。當初不願作為的公安局,沒有被追究相關行政責任,反而以莫須有罪名判唐慧勞教,報復受害人意圖明顯。   連日來輿論都在追問永州案的內幕,指出擄走民女的兇徒彷彿受到某種公權力保護似的。直接犯案者雖被判死刑或終身監禁,但背後犯罪集團相信仍是毫髮未傷。就在種種疑問還未有答案之時,受害人的母親卻被送往勞教了,這不是給社會正義和司法系統打了一下響亮的耳光嗎?   犯罪集團黑心黑手不在話下,倘若連作為人民保障的政府都黑了,那人民的生活平安還能指望誰?敢問那些反對打黑的公知和律師,說打黑是黑打;以及那位說自己任內沒有犯下主觀錯誤的高官,中國社會的公義何在?   一些行將落任官員強調自己有意推動西式民主,說話得體又漂亮;但說穿了,只不過是掩飾其失職的外衣罷了。今天中國不是沒有法律,只是執法人不守法。政府單位腐敗如斯,有些人好說是沒有民主之故,其實這與民主關係不大,主因應是缺乏嚴肅的執行力,而這偏偏就是中央高官的責任。因為以中國目前的體制,是中央行政主導,只要在上位者有行政魄力和依法施政的決心,中國社會上許多問題都不會惡化到如今的地步。所謂政令不出中南海,不能怪不聽令者,責任應在施令官身上。

反國民教育背後

  香港反「國民教育」運動來勢洶洶,並且以「反洗腦」作為主戰口號。可是,諷刺得很,這批「反派」使用的卻是超大型的集體洗腦手段。讓小朋友舉著標語牌遊行,不就是違反獨立思考原則,強施於下一代的洗腦行為嗎?撥開那些標語牌,不難看到香港的「反派」反的其實何止是國民教育,幾乎任何涉及「國」的事物他們都反。網民反映,香港好幾家電視台在轉播奧運時,均不會播出中國運動員領金牌時奏國歌的部分。反國民教育只不過是「去中國化」兼「回歸殖民」運動中的一支插曲而已。   只要提到國家、民族,一些香港政治搞手就會渾身不舒服。英國人統治香港的成功之處,就是保存了一股親英的政治力量;而美國基於控制中國的需要,這股反回歸勢力正好為其所用。更有趣的是,有些分析更認為「反派」也正暗合中國國內的某種特殊政治需要,因而得到個別政客的默許。因此,夾在中間最難為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上無中央的有力支持,下有泛民強力的衝擊;如非超強人,恐極難當好特首之職。   反之,「反派」在香港握有壓倒性的傳媒話語權,又藉著教協力量有效地將中小學變成為他們的政治基地,大專界裡的社會和傳播學系亦已成為泛民生力軍工廠。因此,自回歸以來,泛民政客在議會內雖然不是大多數,但輿論宣傳力度異常強大,經常發動對手沒法還擊的標籤攻勢;搞街頭運動也能一次比一次激烈。所謂「標籤攻勢」是借媒體把政敵污名化,手法與文革的大字報和扣帽子同出一轍。如國民教育被「定性」為洗腦,其實都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只不過口號叫響後,標籤一貼上,眾媒體一致強力放大,便將對手置於完全被動境地了。     在文革式運動污名化之下,香港的國民教育精神已經被嚴重扭曲,課程定位也歪了。特區政府應該果斷把國民教育與政治隔離,免陷反對派設下的政治陷阱。國民教育只應涉及國家的一些基本常識 ,完全沒有必要成為時事討論課。

永遠稱霸 (十一)

  說「一些中國人自改革開放後變得更沒有自信」可能有人大不以為然,不是說中國人現在都財大氣粗了嗎?怎麼就沒有自信?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這裡只是從主流大勢分析一種近年越來越明顯的現象,就是上至政府官員大學教授,下至社會公知大學生,都流行對本位中國文化的踐踏,有的甚至近乎歇斯底里的自賤。這股否定中華文化進而否定現體制的潮流,使中國面對美國時頻頻顯得進退失據。   就是剛揭幕的倫敦奧運會為例,在微博上搜尋一下網民對本屆奧運揭幕式有何評論,發現有一名叫 AskaYuen 香港網民說: ? 「英國奧運開幕禮,她們有英女皇、 James Bond 、 The Beatles 、莎士比亞、丘吉爾、 Harry Potter 、 The Rolling Stones 、戴安娜王妃、 McQueen 、碧咸、差利·卓別靈、戇豆先生、福爾摩斯、 David Bowie 、 Vivienne Westwood 。但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呢?只有 ------ 『錢』。」   另一位國內網民 wow488 則說:「倫敦奧運開幕了!中國為世界做過什麼?中國又能為世界做什麼?英國作為一個小國,用榮譽與驕傲為世界上所有小國家樹立了典範,也同時拷問了大國的權威。它也是對於那些還生活在大國夢的國家,作出最尖銳的批評!」   上述兩位人士的言論在網上受到批評,但捧場者也不少,也令我想起某中國外交部長向人炫耀女兒是希拉莉同學的故事。見微知著,現代中國人正面臨嚴重的自我價值定位危機。探究其根源,遠可以追溯至鴉片戰爭,列強入侵把中國人的志氣和自信都打沒了;近因是改革開放起步時只是向錢看,在摸著石頭的日子裡,沒空閒想到重振中華不能單單靠錢,更重要的是被內憂外患銷磨幾盡的民族尊嚴和志氣。   美國基於經濟利益,以及消滅任何潛在對手的本能反應,從經濟、文化、軍事和政治等全方位挺進.欲將中國置於其掌控之下,已經取得相當成績。反而,不少中國人還昏頭昏腦的天天想著如何「與世界接軌」,猶恐不為西方接納。不知己,不知彼,對陣結局將如何?可想而知。

關注李旺陽事件者必讀文章

!!請廣傳!! 近二萬字的 《 第三隻眼看李旺陽之死 —— 「李旺陽之死」探訪 手 記 》 (此文花了點時間才找齊全文,遺憾未找到加照片版) 《明報》只 人身攻擊 一清(攻擊他親政府),不談文中細節,並 不刊原文!! 然而倒是因「 最有公信力 」 的《明報》 這罵,才知道有 此重要的一手材料 。 中國,除所謂的「自由派公知」,幸有一群扎實的時評人:比「言論自由」的香港強多了。也印證近年的觀感:大陸,民智已開。 只是香港反智。 ────────────────────── 一清︰第三只眼看李旺陽之死 ——“ 李旺陽之死 ” 探訪手記之一 送交者 : xiangrikui 2012 年 07 月 19 日 07:05:37 于 [ 天下論壇 ] 發送悄悄話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27.html 一、           探訪緣起 有關湘籍人士李旺陽之死,以及他的死激起香港各界的巨大情緒, 我是在去往貴州的途中听說的。 那天, 一位香港朋友打來電話,情緒很是失控,說大陸的情治人員為什麼這樣無恥,將一個耳失聰眼失明的 “ 民主人士 ” 殺死後還要做出假象,發布是 “ 自殺 ” ?! 回到酒店,立即打開我的公開郵箱,已然收到了不少相關信息、文章及鏈接。這才知道李旺陽之死在香港社會激起了怎樣的反應。 在讀完這些文章後,我立即中斷了正在進行的工作,回到了老家湖南,秉持草根博客人的責任與良知,我必須給自己一個回答。 不敢說我能找到全部真相,但至少我要弄清楚 “ 李旺陽之死 ” 大概是怎麼一回事。 從 6 月 14 日到 22 日 ,我利用曾在出版社工作過因而與邵陽社會各界有著較好關系的人脈資源, 展開了一個民間博客人的走訪工作。 同時,民間自組織 “ 中國名博沙龍主席 ” 的身份 ,也給我帶來了諸多方便── 這些多年的老朋友對我的為文風格和為人作派是認可的。 由是,我對 李旺陽所住過的醫院的醫生、護士、當班護士長、醫院院長、同期病友,以及港媒所傳 “ 殺人凶手 ” 趙魯湘及所在地民政、醫保、社區、街道及大祥區、邵陽市政府相關人員,還有病理學家、刑偵專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