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心靈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January 09, 2010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似乎是無止境的,但人生的光陰卻有限,何不把握機會享受人間之美,免辜負上天生我育我。 世事煩擾,皆因執著其中,何妨南柯一夢, 重溫亂世霸王淒美的瞬間, 洗滌心靈。 以下是李玉刚在今年一月八日於北京個人演歌上的演出片段。 Read more
驚弓之鳥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January 08, 2010 驚弓之鳥 自從聖誕炸機事件之後,民航機和機場事故頻生。所謂事故至今都其實只是虛驚一場,不論是旅客誤闖機場禁區,或乘客在機上鬧事,神經緊繃的保安和機員都將之當作為恐襲處理。這種過敏反應是人之常情,相信再過一段平靜的日子,類似的小題大做事件便會減少。不過,這並不是恐襲危機消失了,只是人們的神經沒法持久的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這種對恐怖襲擊的條件反射回應,不光是存在於普通旅客或航空服務員,連政府的反恐政策也只不過如是。九一一後不久出現了一名鞋底炸彈客,於是政府規定所有機場旅客過安檢都是脫下鞋子接受檢查。聖誕炸機客的炸彈是藏在內褲之中的,政府沒法命令所有旅客都脫褲子受檢,於是便廣泛推動使用昂貴的立體全身素描機,對旅客來一個半透視檢查。已有輿論提出隱私權問題,同事亦有人憂慮素描器對人身健康的可能傷害。 這種所謂的反恐保安措施,只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可否認,不論對阻截恐怖分子能有多少實效,乘客感到更安全是真的。就好比試檢新藥,領得安慰藥的病人,同樣會感受到療效一般。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被動式的應變最直接的效果是逼使恐怖分子採用更新的襲擊手段。 所以,面對恐怖主義並不能單靠堵截,必須要正視恐襲的根源。不論是那位總統,布殊或是奧巴馬,幾乎都不會談論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的原因,而採取的應對手段也是相類似的。為什麼白宮不會公開討論:「為何他們恨我們?」,是因為這將涉及極其複雜和敏感的外交與經濟政策。於是,政府一直都用一個極其簡單的理由:因為我們代表正義和自由。 真的是如此嗎?凡是擁護自由和正義的善良人士,都會自動成為被仇恨的對象嗎?勇敢的反省,相信才是認真解決恐襲問題的第一步。 Read more
哀哉也門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January 07, 2010 哀哉也門 貧窮中東小國也門過去都沒有什麼好消息,在新聞中看到也門絕大多是與戰亂有關的。上一次頭條是美國停泊在也門港口的戰艦受到恐怖襲擊,新近是聖誕炸機客。也門政府昨日急於澄清,炸彈客並不是先前廣泛報道所指是在也門恐怖組織內受訓練,而是早在英國讀書期間便已加入了基地組織。 也門接受美國政府的長期援助,算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可惜在現今的國際環境,當美國盟友不容易,中東國家與美結盟更要冒著大風險。不論皇朝時代的伊朗、現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或是約旦、黎巴嫩、沙地、科威特等等,都生活在恐怖主義的陰影下。 有一種理論說,中東仇美的恐怖分子,其實大多是保守民族主義者,他們沒法接受自己國家的主權屈服於美國軍威之下。拉登自言是不滿沙地准許美軍進駐而展開了長期與美國的暴力鬥爭,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內的恐怖分子源源不絕,也是同一道理。也門政府交上了美國這盟友,正陷入同樣危機之中。 也門境內的分離主義武裝勢力,與美國的死敵伊朗是友好。所以當也門政府用美國的軍援攻擊境內武裝力量時,便會被視作為替美國人操當屠夫,刺激起反美情緒,成為恐怖組織招募新人的最佳廣告。美國也明白不能太露面,於是在去年十二月空襲也門的行動中,始終低調,並且對外說都是也門政府軍所為。有報道卻指空襲的導彈有的來自也門外海美艦,也有是來自沙地的。雖然眾說紛紜,但也門政府出面全承受了,擔下所有責任。過於親美會引發國內不滿,不幫忙又怕被美國列作贊助恐怖活動國家,搞不好又被強制更換政權。 布殊和奧巴馬都信奉反恐戰要在別人的國土上打,不讓恐怖分子來美生事。美國的反恐政策很可能已變成雞與蛋的問題,不斷的向中東投入軍力與金錢,是能消滅恐怖主義,抑或發揮了反作用呢? Read more
美國反恐政策迷失於政治旋渦中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January 07, 2010 美國反恐政策迷失於政治旋渦中 踏入2010年,美國政府的頭號議題忽然間由健保改革轉為反恐,這不但轉移了對民主黨「劃時代成就」的關注,讓白宮處於不利的被動自辯處境,亦令美國民眾再度面對揮之不去的恐襲陰影。 去年聖誕日的航機炸彈攻擊後續影響正在擴大中。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納波利塔諾最初低調回應,強調國安系統有效操作,事件並沒有更大陰謀在背後。總統本人則在三天後就事件發表聲明,重申會全力保障國民安全及會調查事件。這種被指過於低調和官腔的公關程式,很快便招來抨擊,質疑奧巴馬政府反恐的能力及誠意。納波利塔諾其後改口承認系統出了問題,背了一隻黑鍋。而奧巴馬也終於在事發後的第十二天,鄭重就恐襲發言譴責情報單位失誤,並罕有地將於今日公布解密的聖誕恐怖報告,以平息眾慮。 全面公開地檢討國家安全系統的缺失,能讓國民安全得到更佳保障,都是正確和必須,問題卻是在於時間性和動機。總統遲了近兩周才對辦事不力的情報單位動怒,會讓人疑惑奧巴馬是在英明地堵塞保安漏洞,抑或更在意修補自己的領袖形象? 同情國安部長的言論指納波利塔諾並沒有犯錯,她只是按既定的模式反應:安撫民眾、強調政府控制大局、避談具體官員失誤等,事實上奧巴馬至今也沒有批評部長本人。國土安全局在事發後三小時才向總統報告,總統本人也在三天後才發表評論,均顯示白宮上下有意低調處理,與現今極其高調的姿態,手法彷彿兩極,因由卻是同一,都是出於黨派政治考量,而非國家安全。 炸機事件流產,並未造成人命傷亡,讓白宮有空間研究如何為事件定性,放在多重要的位置。從最初幾天的回應看來,白宮選擇將之定性為孤立事件,回應僅是加強機場的安檢。總統本人不現身,就是不想提高事件的層級。選擇低調,可避免事件升溫危及總統反恐的成績單,這與胡德堡軍醫大屠殺事件後,匆匆被定性為嫌犯受情緒困擾而非恐襲,同出一轍。 及至布殊總統的政治顧問羅夫嘲笑白宮官員,為了諾貝爾和平獎可半夜吵醒總統,發生恐襲卻不願意打擾總統度假;以及前副總統切尼地批評奧巴馬裝作不是在戰爭之中,白宮才調整了應變策略。總統在聖誕周末的每周電台演說中回應了恐襲,向共和黨火力全開。奧巴馬首先盤點自己上任後的反恐成就,首功是結束了「無反恐意義」的伊拉克戰爭,這明明白白是反批共和黨。在結束語,奧巴馬說大敵當前,不能變成同室操戈,是警告共和黨勿再滋生事端。 所以,不論選擇沉默或是在鏡頭前動怒,奧... Read more
美國優勢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January 05, 2010 美國優勢 中東的神話王國杜拜建成了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這原是極可炫耀的成就,但可惜高樓落成之日,已是杜拜破產之時,榮耀頓成為諷刺。奉行拜金主義的杜拜,現卻遭受到勢利目光奚落。在幾乎來自全球的挖苦聲中,三藩市一家英語電台的評論員最為精警,他說:杜拜有最高摩天大廈,我們有荷里活。 評論說,杜拜用了超過十億美元建成世界第一高樓,自己卻破產了;而美國則有荷里活,拍了一部叫《阿凡達( Avatar )》的電影,普通票十三美元一張,三維版要十八元。上映十五天票房收入十億美元,足夠起另一座杜拜塔。並且,按目前的票房走勢,一齣《阿凡達》可抵兩個甚至三個杜拜塔,也不足為奇。評論員最意氣風發的一句是:「杜拜塔用了半哩路長的鋼筋,但《阿凡達》用的只是電腦」。雖然《阿凡達》的五億元造價也不便宜,但至今已經本利對等,相比杜拜塔建成後即跌價一半,勝負不必多說了。 儘管這篇評論有些得勢不饒人,但講的也是事實,美國荷里活的創造財富技藝遠超過杜拜,幾乎可以說是已達到「無中生有」境界。使用電腦滑鼠,比用鋼鐵搭建高樓,相對輕鬆得多,也達到了以最少資源,創出最大財政收入的絕佳經濟效益。難怪評論員如此自豪,美國不必建比杜拜塔更高的建築來證明自己,荷里活繼續多來幾齣《阿凡達》便是了。 相比於聯邦儲備局,荷里活只是小兒科而已。虛擬的電影換來真金白銀,也需要一個製作過程,私營的聯儲局卻擁有美國的發鈔權力,在沒有任何實質資產的抵押之下,可以發行以億計的美元。美國的萬億救市資金、聯邦政府的巨額財赤,全賴聯儲局的「無中生有」的本事。 天下間沒有另一個國家可以如此不必計較後果地自由「創造」財富的,美國常被稱為超級大國,最具體的國力呈現,就在於此。杜拜!?再多幾幢高樓又如何! Read more
你冇得揀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January 04, 2010 你冇得揀 香港電台製作的劇集《有房出租》最新一集題為「你冇得揀」,開場白是由男主角提問市民還有什麼選擇,幾名演員輪番說一些無奈的選擇,如:上班可以選,就是失業與半失業;議員可以選,就是愚苯或是非常愚苯;(普選)時間表可以選,就是遲些或是更遲;電視台可以選擇,就是不敢說話或不說話;特首可以選擇,就是愛國或是非常愛國。該集的主題是倡導港人應爭取自己選擇的權利,要推行雙普選;同時把香港的社會問題歸因於沒有民主。 香港電台作為一個政府全資的機構,所製作的節目絕對應該是政治中立的。因為社會上存在不同政見,而電台的經費又是來自全體納稅人,不能片面為某些政黨或政見作宣傳。而這一集《有房出租》卻是坦坦白白地為泛民當喉舌,影射和醜化非泛民政黨,違反了政治中立的基本操守。 而更離譜的是幾句開場白,一連串的所謂選擇,在結構上其實是在表達沒有選擇之意。失業與半失業、愚笨或是非常愚笨、遲些或是更遲等等,兩個選擇的分別是負面或是極負面。編劇的最後一組選擇是:「特首可以選擇,就是愛國或是非常愛國」,按前面幾句的結構,這裡所指的愛國是負面的,非常愛國便是非常負面。 香港是一個很殊殊的地方,由政府經營的電視台,竟製作節目將「愛國」負面化。香港好些政客拿「愛國」作為一種「笑柄」來否定,認為不應該愛中國,中國也不可愛;進而引伸愛國便是等於道德低下、不進步和不民主。這種嘲笑「愛國」的意識在年青一代廣泛流行,延續了香港百多年來無國家意識的殖民地教育。 自小與家人失散的阿B被一家雜貨店老闆收養了,長大後在店內幫忙打點。雖然不比老闆親生子女風光,但總算衣食無憂,偶然向前來賒帳的街坊板起點老闆臉孔,也算心滿意足了。其後雜貨店租約滿了,店主一家結業搬走前,替阿B找到了生父母,就是街道上一戶白手興家的小家庭。阿B接受不了,想起這家人過去也來賒過帳的,現在雖然富了,也不如他自小在富戶中長大。但老闆終走了,搬回親娘家住的阿B,唯有天天以鄙視目光喊著要與這家人劃清界線。 過去因為殖民地而不能有國,今日有了國,又選擇不要國。香港的問題不是沒有得揀,而是在政客的領導下已經揀選了。 Read more
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December 25, 2009 各位網友: 大家好!祝願你們都有一個平安且快樂的節日。管他什麼天大的新聞,且偷閑時便偷閑。今天不談國事,只談李玉剛,這位當今中國第一號「男旦」。加上括號是因為傳統京劇的所謂大師容不下這位才華橫溢的年青藝術家,而李玉剛本人也為了專注在舞台藝術的進一步探索,不想再糾纏是非,最近公開不再以男旦自稱,待日後適當時候才為自己的獨特演出形式與風格定位正名。 李玉剛在一月八日至十日,在北京舉行一連三日名為《鏡花水月》的個人演歌會,以下一圖便是他將在演歌上出現的最新造型。 透過追蹤李玉剛的消息,同時也讓我對中國現今社會多了一些體會與觀察。新聞工作中我每天都得注意那些所謂國際大事,西方人談到中國不是人權民主問題,就是產品傾銷,都是一些定式八股,把中國形容成為黑暗又沒有希望的國家。但從李玉剛的艱辛奮鬥成功故事中,我看到了中國社會讓最底層的人可以有夢。從對李玉剛忠心不移的粉絲團(統稱剛絲),我看到中國社會的溫情與愛。如這次李玉剛的北京演歌會,演出消息正式公布後,剛絲貼吧的主人立即發起為外地赴京看演出的其他剛絲服務,義務替他們登記集體買票、訂酒店房間,甚至招集義工做接站工作。為了節省住宿開支,吧主還替登記住宿的剛絲配對合住房間,這些都是十分繁瑣費時之事,但似乎吧主做得十分樂意。而更難得是代訂酒店的訂金,吧主為了這些只用網名登記的各省各地剛絲先代付費。這種信任和熱情,不是功利社會容易見到的。 中國在變,是質的變,不光是物質,而是能夠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人民素質力量。所以,不必以為硬套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民主理論便是救中國的英雄,剛好相反,這類人可能已經錯失了中國發展的機遇,模仿西方不再是中國的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