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11

關於港台工會向新任廣播處處長示威的幾點看法

Image
新任廣播處處長上任首日在大堂遇到港台員工工會示威。                                                               工會主席麥麗貞在處長向媒體發言後,接著向媒體表示憤怒.... 公民黨動員到場支持港台工會。 1 港台編輯和工會自由度十足,竟然可以在新處長上任首日施如此聲勢的下馬威:舉牌示威要求新處長下台。強勢至此,還懼怕沒有自由?! 2 工會舉出「不做官媒」示威牌真的何其荒謬,港台就是政府內一部門,是百分百官媒,如果不想做官媒者,應自行辭職,而不是一面享受公務員身份待遇,另一方面又要不受政府管理。 3 工會主席說「憤怒」,莫明其妙!她的理由是處長不能由政務官出任,因港台要 「 監察 」 政府,而政務官卻要 「 執行 」 政府政策。主席此話全屬歪理:A.是誰決定港台必須要與政府對著幹? B.作為政府其中一個部門,為何就不容許政務官做主管? C.為何港台作為一個政府部門可以不執行政府決策? D.如此容易便「憤怒」,如此情緒化,公眾如何信任港台這類編輯可以客觀中立? 4 何謂編輯自主?編輯自主如何界定?任何新聞機構都有主管,包括美國媒體也一樣。媒體從來都不是真空的,必然有其大方向,媒體老闆與總編,是同道才可合而共事,不配合管理層方針的編輯會被開除。編輯自主在現實世界裡是有限制的,不存在無邊際的自主權。有見過美國之音製作嘲諷美國政府的節目嗎?現在港台工會要求的實際上不是編務自主,而是奪權,硬要一個政府部門行政上脫離政府,把權力交由部門內的仍享受公務員福利的個別人士永遠把持。 5  「 編輯自主 」不可能無限量上綱上線 。有 「 編輯自主 」 ,不等於現有節目主持人或監製便是太上老君或天皇,誰也動他不得。目前上演的這場黑地氈迎新主管的戲碼,是人家仍未正式工作,港台這群示威記者及編輯,在「預估」及疑似將受到監督的情況下,立即為政府(新主管)安插罪名,圖先發制人,惡人先告狀。港台的...

奧巴馬刺激就業演說直刺共和黨

民望跌至上任以來新低點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周四充滿戰志地向國會發表演說,主題是介紹由他提出的「四千五百億元」刺激就業方案,就方案內容而言可用了無新意來形容,這可是奧巴馬自己的原話。可是,總統這篇無新意的演講,卻很可能是共和黨在這兩年餘來最難接的一招,共和黨選擇不對總統演說即時發表正式回應,看來還是聰明的。 總統發表新政策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是書面提出,也可組織白宮記者會,又或選擇在某些特別場合作專題演說,而奧巴馬卻勞師動眾地召集了國會兩院議員,以類似發表國情諮文的方式介紹刺激就業大計,分明就是要將政治效應放到最大。共和黨人一開始便指這純是競選伎倆,個別議員還抵制出席,故意要冷處理。 不過,奧巴馬比共和黨要聰明一些。首先,總統有權召集國會兩院到來「聽話」,就算明知是助選把戲,也沒法不奉陪。而在演講開首,奧巴馬先煽情地打防疫針,說很多人猜測這次演講的政治目的,以及對選舉的影響,但他認為這是關乎百姓民生。然後在半小時的演說中,十五次向共和黨喊話,帶命令式的要求國會(其實就是共和黨)立即通過他剛提出的就業法案。這不就是把當前經濟問題的責任在光天化日之下全丟給了共和黨嗎? 美國失業率仍然在百分之九以上,奧巴馬上任兩年八個月以來,已經推出兩波的刺激經濟政策,所收到的效果相當有限。所以,連擊斃拉登的大好消息,也只不過能讓奧巴馬的民意支持度短暫跳升,不足一個月後又向下滑了,最近甚至被共和黨的候選人超前。急欲要挽回頹勢,只歎經濟復蘇不可能主動配合選情,於是奧巴馬便使出他的最強項 —— 演說。 奧巴馬的演說內容簡單直接,差不多等於說天上的餡餅正要掉下來了,只要共和黨不把它擋住,需要幫助的百姓準能吃上一大口。對於上任兩年半來經濟沒有起色,面露無比自信的奧巴馬反覆地說解決方案十分簡單,只要通過他的刺激就業大計便是了。奧巴馬說,這四千多億的刺激就業方案並沒有新奇的內容,都是過去兩黨都提出過的,沒有任何地方值得爭議,如加大基建、增撥教育經費、扶助負資產業主、減商業稅、提高富人稅收等等。不過,這些兩黨議員都各自提出過類似的方案,但將之合併在一起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根據 NBC 及華爾街日報的最新民調,奧巴馬的民意支持度僅百分之四十四,認為他有處理好經濟問題的只有百分之卅七。充滿政治智慧的奧巴馬再次把一大堆的國計民生問題責任全拋給了對手,因為誰都知道國會是沒有可能全盤接受...

談九一一

  明天便是九一一十周年紀念日,中國古語有所謂「十年人事幾番新」,美國這十年的變化在歷史裡,肯定是關鍵的十年。在這十年裡,我們經歷了令人驚心動魄,悲傷激憤的恐怖襲擊;腥風血雨,死傷無數的反恐戰爭;傾家蕩產、動搖全球經濟的金融海嘯;以及至今仍未休止的中東與北非群眾革命運動。蘇軾說,「天地不能以一瞬」,香港已故名詞人黃霑先也有名句; = 變幻原是永恆」。這十年的變化太大了,人們沒法避免轉變的來臨,但誰都希望是越變越好。與十年前相比,美國以至全世界都變得更好嗎?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美國這十年變得如何?國民生活發生了怎麼樣的轉變?沒有必要這裡入贅述了。簡單舉兩組數據:十年前九月份的失業率是 4.9% ,今天的的失業率是 9.1% ;十年前美國國債是五萬八千億,佔全年 GDP 的 32.5% ,而當下國債已增加至十四萬七千億元,是 GDP 的 100% 。   經濟變差了,那麼反恐戰線又如何呢?美國因九一一而向全球恐怖份子宣戰,不惜動用萬億資金,發動兩場死傷慘重的戰爭。戰果?阿富汗和伊拉克原政權被美軍摧毀了,九一一主嫌本拉登也被擊斃了。縱然美軍死傷萬計,當地平民死傷更是以十萬計,但對於好些美國人來說,只要拉登死於美軍槍下,這也總算是值得的。   可是,當初布殊總統卻不是這樣向國民說的,他解釋出兵伊拉克是為了在中東移植民主,讓民主之花由伊拉克開始傳遍全中東,他相信這可從根本上杜絕仇恨美國的恐怖主義。中東之花確是在今年初開始綻放,由是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等,相繼開出茉莉花。不過,既諷刺又可悲地,這些國家的群眾運動並不是受到伊拉克「民主」的感染,因為伊拉克仍是戰場一個,談不上什麼民主影響力。中東新一輪革命是源自「民生」而不是「民主」,是經濟蕭條激化原有的社會矛盾。那經濟不景的根源,卻正來是美國華爾街引爆的金融海嘯。   我們戰勝了九一一嗎?灣區的苗必達市決定今年不辦紀念九一一活動,原因有兩個:沒有經費和沒有人參加。去年該市的九一一紀念活動僅有五人出席。

嘴吧治國

  眾所周知,美國政客個個都能言善道,但能將之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今天下應只有奧巴馬一人了。   經濟狀況不好,失業率高企,總統想方設法提振經濟是職責所在。總統當然沒權力決定所有事情,需要國會的配合。所以,白宮就法案與國會溝通協商應該是天天都會做的事情。可是,奧巴馬昨日召集國會兩院聽其發表刺激就業法案,做法極不尋常,競選氣味比什麼都濃。   奧巴馬在半小時的演說中,十五次命令共和黨要即時過他的方案,這根本與國會議事常規不合。由總統單方面提出,事前又沒有經過兩黨溝通的法案,為什麼總統要當著全國電視觀眾面前,「喝令」共和黨要即時照單全收呢?總統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共和黨沒有可能接受,這擺明就是政治秀,將共和黨打成壞蛋,拉抬自己競選連任的聲勢。在奧巴馬演說時,大部份時間都只有民主黨起立拍掌,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更是整場黑臉,共和黨人經此一役必然會相當之氣憤。   美國經濟不景,一千四百萬人失業,總統不是在埋頭苦幹地為改善百姓生活而努力,反而是挖空心思為自己能多做四年總統造勢。坐空軍一號四處拉票也還罷了,竟然利用百姓的痛苦,在莊嚴的國會議事堂,搞起競選攻勢,實在是太過份了。   經濟沒有起色不能全怪責總統,相信美國人也不會認為奧巴馬要負全責。國人只是需要一位能發現問題及願意解決困難的總統。如果奧巴馬是誠實的話,他便應該告訴國人這個國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有那些可能解決的方法。而不應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共和黨身上,極幼稚地提出一堆已經用過不知多少回,並且不期望會落實的舊招數,然後自己卻置身事外。美國人需要一名精英的國家 CEO ,而不是自以為是的「救世者」。   三年前有很多人相信只要選了奧巴馬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今天的奧巴馬仍然告訴我們他有全套挽救美國經濟的大計,只因共和黨阻撓才一事無成。你們相信嗎?至少我是不信的。

思考兩黨制

  奧巴馬總統趁勞工節在工業城底特律發表演講大談刺激就業,總統指責共和黨阻撓他的創造就業大計,呼籲共和黨不要再玩弄政治遊戲。全國失業率維持在 9.1% ,上月新增工作職位更是 0 。不過,剛度完假,精神飽滿的奧總一點沒有氣餒,他信心滿滿的向支持者說,他已有改善經濟和就業的方案,萬事俱備,只欠共和黨支持。如此說來,美國今天就業情況如此惡劣,全是共和黨之過了。   不過,據 NBC 及華爾街日報的最新民意調查,奧總的民意支持度跌至新低,僅達 44% ;認為目前國家方向正確的只有 19% 。 如果真的如奧巴馬所說的,責任都在共和黨身上,那奧巴馬本人民望應該不會下滑的。反之,同一民調顯示,只有 37% 的受訪者認同奧巴馬處理經濟的表現。   都說獨裁非民主的國家領袖死不認錯,細看民主大國何嘗不是一樣。雖然美國問題一大堆,但奧巴馬從來沒有認為他本人有責任。經濟衰退和中東戰爭都是小布殊留下的爛攤子,而自己上任後經濟未見起色,則是共和黨拖後腿的結果。兩黨制就是有這個妙處,兩黨都認為自己精明能幹愛國愛民,政績乏善可陳,那就是對方之過。於是,大家都既勤奮又英明,且都不必要為眼前的問題負責任。   在野黨不在其位可以盡情發砲,執政黨又可以利用在野黨作擋箭牌,多可愛的兩黨制,全都是有本事的精英,選民基本上選誰都是一樣有「保證」的。但一經投票後,便不要怪責當選者不能解決問題了,因為都是那些沒有選上的人在搞鬼。那麼,等下一次選舉,把上次沒有選上的再推上位,期待他們能幹一番大事吧。只可惜,他們上台後又重複著剛下台者的政治遊戲。奧巴馬在三年前競選時信誓旦旦說要改變華盛頓政治,差不多當了三年總統,還在呼籲終結華盛頓政治遊戲,到底是誰在玩弄政治呢?

招商壯舉

  加州議會的民主黨巨頭在商界領袖簇擁下,高調宣佈振興加州商業的新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日後在通過新法規之前,必先要研究其對經濟的影響;以及設立新經濟發展部門,專責招商引資。   加州不單是美國人口大州,也黃金州的美譽。除了一段輝煌的淘金歲月外,充沛的陽光,發達的農業,以及領導全球的創新科技產業,無不令人欣羨。當全球經濟發展動力逐步轉移到亞洲及中國後,加州亦因位處西岸,與亞洲地區僅一洋之隔,佔盡了地利。   可是,就算是佔有天時、地利,經金融海嘯的衝擊後,加州經濟衰退快、復蘇慢。今天的加州,社會福利一減再減、公立大學學費拔足狂升;其餘的也不必一一列舉了, 12% 失業率便足以說明了一切。百姓都在鬱悶經濟何時才能好起來,不過,美國文化不主張對政府過度依賴,加州處境雖然如此惡劣,並未見民眾對政府有激烈的反應,也許因為加州議會本來與民眾就是十分之疏離。可是,民主黨的議員老爺們昨日推出的振興經濟新政,卻是典型的討罵秀。   州議會對加州人有多大頁獻,想沒有幾個州民能說得明白。不能幫上忙也還罷了,何必要站出來丟人現眼,刺激百姓。荒唐的所謂新政,原來就是研究政府法規對經濟和商業的影響,而且還要只是針對未來的立法,現行法例不在檢討之列。請問各位由市民供養的尊貴議員們,立法不是本應該研究清楚包括經濟在內的可能影響嗎?難怪加州經濟如此經不起風浪了!   還有,設立招商引資新部門也是荒唐之極的。加州經濟衰落不是突然而來的,為什麼現在才想起要設立招商部門?在龐大的加州政府體系裡,就沒有一個能為加州吸引外資的部門嗎?很難令人不懷疑這只不過是門面功夫,能帶來的所謂新就業機會,說不定就是新部門那幾位職員吧了。

轉:港大事件,其實我真的不理解。

港大事件,其實我真的不理解。 作者 : 一位留美年青人的博文      2011-08-30 16:05 記得去年( 2010 年)九月,美國總統奧巴馬來到我校威斯康辛州大學 ( 麥迪遜校舍 ) 為國會選舉拉票。 大學的整個學生主樓 ( 實際上,是與大學成一體的半個市中心 ) 的地方的路都封了,主圖書館被關閉 ; 要進入去平日休閒歇息的廣場,只有從側面一條設有重重關卡的原車路 ( 車路封了,當成行人路讓人過關卡進場 ) 。 別說是去抗議,要去見奧巴馬一面,也得排上兩小時的隊,經過一個會把你身上所有利器 ( 包括指甲鉗 ) 還有液體 ( 包括食水 ) 拿走的保安關卡,最後擠到無數的支持者後面 ( 而最後事實上你不是在廣場上看奧巴馬,而是看擠在前面的傢伙的頭 ... 堪稱「看你的頭派對」 ) 。 上空飛過的,是一隻又一隻的黑鷹直昇機, 然後 市中心到奧巴馬出現的圖書館前的一大段市街之間,每座建築物的頂層都有故作隱匿的警隊狙擊手或者是觀察員 - 你不時會看到他們,但是你最好還是不要故意去找他們,因為他們被找到的時候就要換到你沒看到的位置, 然後你可能會被懷疑是刺客。 到奧巴馬與州長 Feingold 一起進場之前,大群預設的親衛隊 ( 啦啦隊? ) ,學生組織,先為奧巴馬說一輪好話,然後載歌載舞,再歡迎奧巴馬出現在圖書館前面 - 只為了十來分鐘說完不會做的演說 。 至於那些茶派對的示威者,老早就被迫到在數個街口以外的小角落去 - 雖然我從來都無法同情他們。 奧巴馬到來麥迪遜拉票,有求於學生,還是這麼大的排場,那麼嚴陣以待的保安區佈置,那麼「不合情理」的搜身關卡。 當然,畢竟是去趁一個總統的熱鬧,所以說到底,其實我實在不太介意。 令我奇怪的,倒是十一個月之後,李克強副總理帶著大禮來到香港大學,沒有預設啦啦載歌載舞隊的排場,沒有中環的全街封路,沒有埋伏四處,背著狙擊步槍的特警,卻大有學生學者高呼保安太嚴,沒權抗議,甚至覺得從後樓梯進入會場抗議失敗,是一種人身禁錮。 最後,兩千多都不知道是不是學生,是不是校友的人在個校友會上面一整夜辱罵與他們意見不同的人,一邊「悼念言論自由之死」,真不知道到底是誰的言論自由已經死了。 我無意將美國經典的 「台上布殊廢話盡講,台下學生電槍下亡」 或者是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