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無Take Two

  香港曾有一段宣揚珍惜生命,切勿自殺的公益廣告,主題是:「生命無 take two 」。誠然,人生很多事情都只能有一次機會,宣誓出任公職又應否有多過一次的機會呢?   重要公職人員上任之前要宣誓,是因為該職位擁有憲政賦予的相當公權力,就任者須個人承諾依法履職之外,誓詞也是公眾監督其公務行為的依據。一旦宣誓者日後做出違反誓詞的行為,便須面對法律的制裁。   公職宣誓的誓詞是有法律效力的,就任者讀出誓詞並非單純表示是否認同誓詞內容,核心真義是表明會承擔違反誓後的法律責任。因此,在宣誓儀式上以任何手段公開表示自己不接受誓詞,又或顯示自己讀出誓言是不情願的,等同發假誓,是公然的犯法。依法宣誓在任何一個法治國家都是嚴肅及沒有含糊空間的,宣誓者必須承擔一切法律責任,虛假宣誓者必會被追究及起訴。   那麼公職宣誓是否可以重複舉行呢?奧巴馬在2009年首任總統之時,便做了兩次宣誓。原因是正式宣誓時他和監誓的聯邦首席大法官出於緊張,兩人同時將法定誓詞的字句次序讀錯了,於是在就職典禮結束後,大法官再度為奧巴馬閉門監誓一次,以完整無誤地完成憲法要求。這與香港法會部份議員故意違法宣誓在性質上完全相反。   多名立法會新一屆議員的宣誓既不符合法定要求,也與常理相悖。因為宣誓的大前提是真誠,他們有的不依法定誓詞宣誓,有的公開表示自己不認同誓詞。此舉即是拒絕 依 基本法履行立法會議員的職務,應被視作為拒絕出任立法會議員,為什麼特區政府還糊里糊塗的接納他們履職,吃公家俸祿呢?   特別是游惠禎及梁頌恒,他們更表白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並且當場辱罵全體中國人,又展示標語拒絕承認香港屬於中國。立法會主席依此便可裁定游梁兩人主動放棄擔任立法會議員職位。   憲政制體是國家根本,立法會更是嚴肅的公權機關,中國中央政府作為香港特區的上級行政機關,有責任維護基本法的尊嚴。當有候任議員已經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表明自己不接受基本法,更否定自己是中國公民身份,中央以至特區政府如果還給予他們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議員的權力,那枉法的不單是這些候任議員,政府本身亦然!

假港獨真無賴

  香港立法會新一屆議員宣誓時發生的種種,應讓人們明白了目前搞港獨的政治小混混,都是冒牌貨,只不過一幫搵著數時衝到最前,出了事便第一時間逃的無賴而已。他們沒有原則,沒有理念,沒才能,沒知識,甚至連基本的道德都不講。   搞港獨應是一件轟轟烈烈,是要隨時準備流血和付出生命的事情,因為那有革命不流血的呢?這幾名新當選的所謂港獨派議員,沒有一個是真的港獨,只不過是借港獨招牌來刷英雄感和掠奪實利的鼠輩。   如姓梁和姓游的,在宣誓時拿出「香港不屬於中國」的英文標語,唸誓詞時又辱罵中國為「支那」,還加要上英文F字粗口。既然已經擺明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又以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立場在羞辱中國,那就是等同以異族人身份鼓吹推翻中國香港特區政府了。為何出了議事廳面對傳媒,又話剛才只是英文發音不準確而已,沒有侮辱中國。好一副無膽匪類的卑鄙嘴臉。這等人只會在極度安全及有著數時才會「發難」,事後反口則是為了保護既得的議員尊位和福利,典型又要面子風光又捨不得權勢金錢,貪得無厭。若真是好漢,何必戀棧中國特區政府的官位。   連自己提出革命口號都不敢公開堅持的小人,只會欺負特區政府和善良的港人。亦由此可以肯定,只要中央出重手,他們全都會乖乖就範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沒有腰板的貪利好名小輩,從沒打算是真的付出什麼代價。   不是嗎?面對外媒口口聲聲說自己已準備好為政治付出代價的黃之鋒,在泰國入境被拒後,竟然回港投訴特區政府不派人去救他,又表白在泰被拘留時甚是驚恐云云。不是要領導香港獨立革命嗎?怎好意思要即將被你推翻的政府派人去救你呢?   在目前極其複雜及有外力干預的大環境下,香港已沒有自救的能力。這些政治小丑能再跳多久,全看中央的耐性。中央越遲出擊,香港社會及善良百姓受到的傷害便越深。

扔第一塊石頭

  聖經中有這麼一個故事,眾人正要按猶太律法用石頭處死一名淫婦,文士和法利賽人上前試探耶穌,問:「夫子,你說該把她如何處置呢?」耶穌回答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於是,從老到少,人群逐漸散去,沒有人去定那婦人的罪。耶穌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近日選情再陷入低潮,本來已與希拉莉打成平手的他,十多年前的一段猥瑣訪問錄音被公開,招來輿論和黨內大佬們的狂轟。對女性的不尊重看似有可能成特朗普進入白宮的絆腳石。   猥褻錄音事件發生後,首先想到美國社會對道德上的政治正確仍是萬分重視的,候選人的品格在什麼時候都會自然成為話題。某程度上這反映了齊體價值觀對民主選舉的無形約束力。   再深入一層思考:輿論和好些政客不恥特朗普對女性口花花,用詞下流,認為他品格有問題,不適合當總統。這道理表面很直白,沒有可反駁的餘地,所以特朗普才第一時間辯也不辯便道歉了。可是,如果社會要對政治領袖道德問責到底,便不應止於特朗普那張嘴。   搜集政敵黑材料,準確地在選前關鍵節點引爆的美國政治選舉文化,是道德還是不道德呢?說到管不好嘴巴,對女性講下流話可惡;選前選後,或人前人後說幾種不同版本的話是否同樣可惡呢?男女關係隨便的不夠格當美國總統,那麼口是心非推出錯誤政策,導致其他國家以萬計無辜平民死傷的總統是更高尚嗎?作為國民,我們對總統的要求到底是什麼?我們既然不能接受一名嘴巴猥瑣的總統,但這會是唯一的道德品格要求嗎?華盛頓這美國政治之都,就只有一個下流人嗎?   很認同我們要嚴格要求候選人,追究聖人是沒有錯的;只是與此同時,別天真的以為只有特朗普才是壞蛋。更壞,更具殺傷力的,可能是那些滿嘴仁義的人。特朗普正受亂石之刑,可以說是活該,但選民也得不到什麼好處,有人在遠處偷著樂呢!

貪官變上賓

     台灣媒體報道陳水扁夫婦均收到出席雙十慶典的邀請,連座位編號也注明;定讞服刑期間兼還有數案未審結的貪污洗錢犯人,就如此被民進黨的恭候為上賓了。這種挑戰常人最起碼道德價值觀的做法,竟然出自一個天天叫喊正義的政黨,諷刺嗎?這讓我想起美國總統尼克遜,陳水扁當然完全不能與尼克遜相提並論,但借尼克遜更可反照陳有多不堪。   尼克遜是美國戰後最有政治才幹的總統,特別是在國際外交上,其遠見和佈局,至今也無一位繼任者能及。可是,眾所周之,在此也不必展開了,尼克遜最後是因水門事件而恥辱地辭職,一夜間成為一名全國唾棄的政客。尼克遜在正式法庭上沒有被定過罪,但在公眾和輿論的法庭裡,他竊聽政敵的罪狀已成了永遠的烙印。這與陳水扁不同,尼克遜犯的是政治道德的錯,陳水扁是超特大金額的貪污。   尼克遜為水門事件而下台,雖然仍得每年廿萬的長俸,但落任總統應得的八十萬補貼,國會只批了廿萬。因為辭職後仍要償還巨額的律師訴訟費,他一度窮到銀行戶口只要五百元,要售賣唯一的房產度日,連追隨他多時的秘書也辭退了。如是消沉一段時間,又住過院動大手術後,尼克遜為了六十萬元酬金答應了英國電視台的專訪,包括重談他人生最慘敗的經歷。   不過,也正由於這輯訪問,一個睿智的尼克遜再度出現在世人面前。自始,他更多接受演講邀約,甚至出國訪問也得到當地元首的接見,這全因為他對國際局勢和政治有其獨到的分析,對過往也不迴避;用紮實的智識,逐漸沖淡了人們對水門事件的負面印象,連時代雜誌也以較正面的標題說「尼克遜回來了」。據說當年鄧小平獲卡特總統邀請到美國訪問,國宴本沒有邀請尼克遜,但鄧小平表示要會見尼克遜的強烈願望,並說如果國宴上看到尼克遜,便會親自到加州探望他。終於卡特請了尼克遜前來,尼鄧兩人還安排了單獨會面的時間。   對比陳水扁這位保外就醫的在囚人,沒人拍攝時便健步如飛,一見到記者便又手震又要坐輪椅。贓款還未完全繳回,一家依然吃香喝辣。陳至今仍在喊冤,民進黨在策劃給他特赦,雖然還有多案未審結。   尼克遜是政治上的悲劇英雄,陳水扁呢?

能者為拙者奴

     中國有一句古話說「能者為拙者之奴」,意思是指有本事之人不一定就佔有什麼好處,因為往往是他們只是替那些沒有本事的人辦事而已。用這句話來形容如今的香港社會也十分之貼切。   政治本是眾人之大事,是關乎公眾利益的嚴肅大事,但觀乎月來香港的政治新聞,確是攀上了另一高峰,沒有最無聊,只有更無聊。網上傳得最熱新聞竟是來自參政團體「青年新政」的候任立法會議員游蕙禎,在一論壇上指香港住房問題嚴峻,導致年青人要做愛(游的原話是極其粗鄙的用字「扑嘢」)都沒有地方。游早前在臉書上用粗口寫短文謝票已引起批評,這回又再顯其低俗本色,輿論譁然。別以為這夠誇張了,更誇張的是去屆港姐兩度出面力挺,先說粗口是廣東話沒有問題,後又指「扑嘢」一詞並不低俗,還有更惡劣的游準議員已沒有採用了。   另一宗近日大炒的新聞是黃之鋒入境泰國被拘留後遣返。泛民議員因而衝擊泰國駐港領事館,港媒又作鋪天蓋地的報道。有這麼大件事嗎?一名書未讀成的青年,專業是街頭聚眾搞衝擊政府運動,籌款力量超強,但又不公佈帳目;如此有經驗的政治飯專業人士,經常周遊列國,遇到有不受歡迎被遣返,需要替他擔心嗎?與數百萬港人真的那麼有關係嗎?泰國政府說了要抵制香港人入境嗎?   這也不算怪異,更令人搖頭的是上周末兩名勇警開槍事件。兩警面對五六名南亞裔刀手當街斬人,果斷拔出佩槍開火制止,並且當場拘捕了兩名施襲者,又保住了受害人一命。可是,反政府團體,包括去屆港姐和一眾立場偏頗的傳媒,竟然齊聲不是質疑警察開槍前沒有先跟刀手用外語溝通,便是嘲笑警察忽然勇猛。這已經超越了雞蛋裡挑骨頭的層次,相信連愛恩斯坦翻生也會想不到的  。   不單是能者成為拙者之奴,更可悲是心智正常的也成為非理性者的奴隸。也許不少港人會認為事不關己,可以繼續自己的小圈子生活便是。劣幣驅逐良幣模式已在香港形成,這些人品和能力都低劣之輩,已經被送入政治權力中心,或成為被傳媒標榜的風頭人物,在可見的未來,他們將主導香港的政治議題。一個失去是非的社會還能走多遠?香港目前的狀況是台灣的劣質翻版,欲知香港前途,不妨多參考台灣的變化,是故否筆者天天首讀的必是台灣新聞。

法官與暴力

     在香港出生和長大,從來都不覺得香港是一個暴戾的社會。社會暴力的來源幾乎都是與罪案和黑社會有關似的。也許因為平日生活環境安全感十足,所以黑社會暴力電影才會在香港廣受歡迎。生於戰亂之地的人們就算有空閒想也不會愛看戰爭片吧,同一原理,現實生活安寧,於是才渴望在電影中品嚐安全的暴力。   可是,現今的香港卻越來越暴力,而社會也逐漸接受。過去誰會想到在農曆新年的旺角,竟會發生群毆警員的大規模暴動呢?而推動這暴力文化的源頭,竟然是大學老師、立法議員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法官們。前兩者是為了政治目的而煽動暴力,但法官們卻儼然成為暴徒的保護傘,便令人費解了。   法官都是飽學之士,本是受社會委託維護法紀的,但香港的一些法官,面對暴力案件時均自動戴上了政治過濾鏡,只要是涉及反中反特區政府的暴力,絕大多數都會得到他們的恩赦。如今年九月初,高等法院便判一名在反水貨客示威中用腳踢警員的被告無罪釋放,法官解釋說被告是因情緒激動才踢警員,不必判阻嚇懲罰。而日前一名男子被控在網上懸紅殺警,法官只輕判他做法會服務一百小時;法官解釋判刑是考慮到被告太太有產後抑鬱。法官是否在告訴公眾,只要個人或家庭生活上有不如意,就可以買兇殺警呢?   類似的荒唐案例近年可謂磬竹難書,而且一宗比一宗更荒謬。如此下去,只會鼓勵更多好事者採取暴力手段。昨日在社交媒體上便看到剛在立法會選舉中獲得議席的青年新政的成員,公開宣揚以燃燒彈襲警。今天香港正在沉淪,司法權被濫用這亂象如不被糾正,前景不堪設想。

一帶一路

     日前看了六集關於「一帶一路」的紀錄片,一些感悟想借專欄分享。   「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近年推出的國際發展戰略,想信讀者們都會有所耳聞。所謂「一帶一路」是中國與古代陸路和海上絲綢沿線的國家和地區,逐一因地制宜地發展經貿合作項目,最終達至聯通互惠,共榮共富。   有人說它是用來反擊美國的重返亞洲的純政治策略,也有說是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手段。有評論認為一帶一路要連通約六十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政制、文化和宗教,以及不同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階段,他們有的相互之間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仇敵,中國要同時說服他們參與共同經濟開發,難於登天。再加上美國肯定不會閒著乾等著中國與這些國家發展密切的經貿關係,利用威逼利誘去挖中國牆腳是必然的。那麼,中國要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是大白象政績工程嗎?是野心過於龐大和不設實際嗎?   不少人都會質疑「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國家以發展中,甚或戰火未休的國家為主,其中變數太大了,恐難成事。這種質疑是偏重看具體項目完成及其運作效益來衡量「一帶一路」的成敗,是用錯了指標。因為「一帶一路」的最核心價值是它提出一種全新國際觀,也可以說是中國模式。現今的所有帶「國際」一詞的事物實質都是美歐的標準和價值觀,於發展中國家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帶一路」以早已被遺亡的歷史作出發點,喚起這些地區人們的歷史記憶;他們的祖先當年也曾輝煌過,也曾是世界貿易的樞紐;這世界應有他們的一份兒。   美國的外交總離不開戰爭和武器,經濟輸出不是血汗工場,就是污染產業。中國提出以共同發展經濟為主軸,不附帶政治干預的「一帶一路」,是在美式國際模式以外提供了另一選擇。這些過去沒受到大國關注,長期經濟滯後的國家,多麼渴望能有真正發展和自強的機會,「一帶一路」對他們自然有相當吸引力。中國提出中華民族復興的同時,也扶持及樂見其他民族的復興,要讓大國與小國變得更平等。所以,不必等待「一帶一路」的各個項目都完成才算是成功之日,提出美霸權世界觀外的另一選擇,這本身便是一種成功了。世界的改變,先源自觀念的轉變,而這轉變正透過「一帶一路」在發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