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誰逼了周子瑜

     台灣年青歌手周子瑜因為被指支持台獨,引發了軒然大波,周在大陸的多場演出被取消。其所屬的韓國公司日前作出書面澄清及道歉後,一直沒有公開表態的周子瑜在台大選前一天在視頻上現身,素顏宣讀手上的道歉聲明,並且明明白白的說自己是中國人。   只有十六歲的周子瑜被指為台獨支持者後,網上網下出現兩派意見在爭吵,有批評她的,也有支持她的。台灣方面更是各黨派政客空群而出的借勢挺周,尤其是在她楚楚可憐地宣讀道歉聲名後,連總統候選人也齊齊表態為她抱不平。網上不少評論都說她是被逼的,不情願地讀出聲明,好可憐的一名年青人。   看了這些評論也令筆者深一層思考,是誰「逼」了周子瑜呢?她是簽約韓國公司的藝人,其公開行為和形象首先受到公司約束,第一個能逼她的自然是這家韓國公司。實際上該公司除了早日的聲明外,連公司創辦人也公開道歉了。那麼韓國娛樂公司為什麼要道歉呢?商業利益相信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   公眾形象是藝人的生命,世上沒有所有人都會喜愛的「形象」,不同風格的藝人自有不同的觀眾,只要觀眾量足以維持其藝術及商業價值那便沒有問題了。所以韓國公司有權決定旗下藝人的公眾形象;而周本人也當然有自主權,她若不滿意公司安排,大可以毀約而去。至於觀眾也有權喜歡或不喜歡她的權利吧。周一方面在大陸丟了一些商演機會,但在另一廂她的人氣亦急升,各方都沒有什麼真正委屈的。火爆國內電視劇《琅琊榜》中有這樣一句對白:「情出自願,過後不悔」,哪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

年青不等於進步

  時下台灣和香港都在流行一種極度荒謬的歪理,就是以為年青人比任何年齡層的人都進步,更合適做社會以至政治領袖。於是乎好些職業學運搞手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民意領袖」,不單動輒指點江山,甚至要堂而皇之的登上入室當官去。而且,由於他們能吵能鬧,又受到傳媒的盲目吹捧,彷彿有一副金剛不壞之所似的,什麼人也動不得。   這令我想起錢鍾書先生在《讀伊索寓言》一文中所說的:「所以我們也相信現代一切,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了古代進步。」錢先生此話是反諷式,點出某些現代人自以為是的心態;想不到七八十年後的今天,竟是一語成讖,還成了港台的「政治正確」。   什麼時候我們都接受了由中學生決定課程內容?又可以讓大學生自選管理大學的校董校監?為什麼一名中學成績平平,差點連大學都考不上的年青人,會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明燈?那名在台灣非禮女性的學運領袖,又為什麼在政客口中反成為要被保護的「受害人」呢?   對於所謂「首投族」的神化亦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不論在香港的區議會選舉,或是台灣立委和總統選舉,傳媒都在吹噓首投族具有決定勝的關鍵作用。也許客觀數學統計上確有其重要性,但這反過來只是曝露了普選制度的弊端。首投族是指第一次投票者,更多時是指第一次投票的年青人。選舉制度要高水平發揮,參與投票的人必須是理性的,有如何判斷候選人有其獨立思考能力。首投族都具備這些品質嗎?抑或他們才是最容易衝動和不理性的一群。   在港台已病入膏肓的集體低智症,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治好。成年人對兒童都特別照顧,但總不能把這種寵愛心理也用於政治上。政治是需要智識、智慧和歷練的,憑什麼社會大眾的前途要交給一班整天愛以粗話發言,不理別人感受的青年呢?年青人想當家便先做好實習生,不要一下子便跳上桌上喊口號叫前輩下台。

美國精神

  總統奧巴馬昨日向國會發表了他任內最後一份國情諮文,演說內容全長五十九分鐘;總統進場時受到熱烈的歡呼,邊握手邊走向演講台,過程用了四分十三秒;上台後再次接受全場起立鼓火掌長達廿三秒,另外在演講途中慣例被一次又一次的起立鼓掌所中斷,其間又夾雜更多較小規模的鼓掌和歡呼聲。   無論是那一位總統,管他是老布殊、小布殊;克林頓還是奧巴馬,如果單單看每年總統國情諮文的直播,定會覺得,對外美國聲威日壯,對內所有社會問題都得到應有的照顧和重視。一言以蔽之:國運昌隆、蒸蒸日上。   可是,每一年的國情諮文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指出一大堆問題,然後逐一提供積極又美好的答案,接著在場議員和高官們便齊聲鼓掌。如是者又一年,總統再依此程式發表另一篇振奮人心的國情諮文。年復一年,總統換了一任又一任,倘宏觀地看,過去卅年,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聲望,國內民生與社會公義,果真是蒸蒸日上嗎?相信看官心裡自有答案。   難道議會現場內的數百精英不知道國家狀況嗎?不知道只有四分之一的國人認為國家方向正確嗎?發表國情諮文所在的國會,也只得到一成三的民眾支持。但為何每一場國情諮文總是那麼熱鬧正氣正面呢?這就是美國精神可貴,只是略帶點傷感而已。   作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實質控制全球政局的超級大國,自然要有超凡的氣度和風範。自視為世界的必然領袖,對所有問題,不論是國際的還是國內的,理應有解決方案,故怎能不積極樂觀呢?如果連這種自信都沒有,又怎能繼續領導地球一百年?   所以,如果說中國要向美國學習什麼?最重要,也許是唯一重要的便是年度國情諮文發表會上的那份自信。美國政客能毫無保留地自信,那麼回顧過去三十多年發展的中國人,便必然有更多自信的理由了。

窮人飲毒水

     密茲根州 Flint 市的十萬名居民飲用由市府供應的有毒自來水長達十八個月,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號稱最保護人權和最民主的美國,大家能想到有什麼理由嗎?   美國政制向來都被視作為世界的典範,所以當出了有毒自來水問題,也許公眾會先找理由替政府開脫,如:指控是假的;又或毒水難以察覺,政府也是無心之失;也可能是毒水情況被誇大了,問題根本沒有那麼嚴重;又或這只是短暫和局部地方的問題,早已過去了。   這些都不是, Flint 市政府以及州政府都明白知道當地自來水有問題的, Flint 市居民也不是一直以來都飲用這黃泥色和有異味的水,毒水是於 2014 年 4 月才開始輸送到市民家裡。而市府明知水質有問題還是照樣供應,原來答案是簡單的一個字:「窮」。    Flint 市原本是一個汽車工業城市,但自八十和九十年代汽車工業逐漸遷離後,當地人口也不斷減少,經濟一落千丈,市內人口至今僅剩十萬人,四成人活在貧窮線下,一成半的房屋是空置的。市政府更由於財困破產,自 2011 年起便被州政接管財政權,然後便是一連串的削減開支行動。其中一項慳錢方案便是自 2014 年起停止向底特律購買 Huron 湖的水作為食用水,轉而汲取當 Flint 河的水。    Flint 河水帶有強烈的腐蝕性,水質混濁和有異味,當政府宣佈改用該河的水為自來水時,不少居民都不以為這只是笑話而已。由於河水具侵蝕性,把供水管的鐵和鉛都大量溶解到自來水裡。這也本來不是什麼沒法處理的狀況,只要加入淨化劑便可以解決水質問題,而且成本才 100 一天,但政府人員還是把這一百元也省了。直至大量居民因長期飲用毒水生病,經由抱不平的醫生揭發,政府才轉回向底特律購水。而在此之前,政府官員還是一直否認自來水有問題。   為何 Flint 市居民的健康沒有被重視?難道因為他們窮,他們的命就不值得尊重嗎?看來美國的人權是有等級的,而且是按個人財富水平而定。

世界警察在哪

     新年願望都是美好的,祈求個人身體健康,事事順利;而對世界和平的祝願更是不會少的。可是,現實卻總是那麼冷。伊朗和沙特幹起來了,中東阿拉伯國家開始紛紛選邊站,如果情況惡化下去,當殃的又會是已經歷重重災難的中東百姓。   可是這麼說,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結束殖民統治的中東地區便一直沒有脫離過貧窮和戰爭。七十年過去了,中東的穩定安樂日子仍是那麼奢侈。擁有比黃金還要貴重的天然資源,又是世界古文明的發源地,中東地區為何如此糟糕呢?   殖民時期的中東沒法抵擋西方的先進武器而紛紛陷落成為殖民地,先進西方國家將中東石油等天然資源據為己有,至戰後英法西意等傳統西方強國已無復昔日光輝,唯有放棄中東和北非的殖民地,由美國獨力接任中東掌舵人。雖然沒有如英法等國正式設立殖民地,但對中東的軍事和經濟控制,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是,經過美國多任總統經營數十年,美國得到了廉價石油和龐大的軍火市場,而中東百姓又得到什麼呢?如果正如奧巴馬所說只有美國才能領導世界,才配做世界警察,那為何中東沒法得到安定繁榮。更諷刺的是美國並沒有讓中東變成為美式民主的安樂國度,某些獨裁皇朝是美國的堅實盟民,但有些獨裁者卻被美國以維護民主之名而滅之。而由美國藉導彈和步兵建立的新民主政體──伊拉克和阿富汗,至今仍是戰火紛飛。   所以,當沙特和伊朗因為宗教和歷史因素而爆發衝突,這星星之火,誰能平熄呢?人們還能指望美國和平解決伊沙危機嗎?只要牽扯到錯綜複雜的美國國家利益之時,中東百姓的安危會是白宮的頭號關注嗎?

本土就是中國

  港台兩地鼓吹獨立的人士好用「本土」一詞來作裝飾,彷彿披上了「本土」外衣,一切便名正言順,並且佔有高尚和不可推翻的道德地位似的,於是一大堆本土XX亦應運而生。   其實「本土」一詞絕非獨派人士所創,只不過被港台一些政治分子借用及賦予了歪曲的政治含意。本土二字詞義明確,土是土地,本即此處,合起來就是此片土地;而詞義的重點是土。所以港台的獨立分子以為自我宣稱是本土派,便等同與中國劃清界線只不過是自欺欺不了人。   既然站了出來要搞革命,便請先用心理整出一套獨立的論述,胡亂堆砌又怎能有說服力。昔日洪秀全起兵是先搞來一套天國論,孫中山先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那香港和台灣的獨派又提出什麼呢?雖然眾所周知搞獨立自然先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可是自稱是本土就等同自己不是中國人嗎?當然不能。   因為不論台灣或香港,這兩片都是中國土地。也許有人會跳出來說:NO,台灣和香港都經過殖民統者,是屬於日本和英國的。可是「殖民地」一詞正說明土地是強佔而得的,本來該土地便不屬於殖民地佔略者。所以,「本土」也是一個含歷史意義的定位詞,本土離不開歷史。今天港台所謂的本土派,生硬地限制本土歷史只能上溯至殖民地時期,是無知和荒謬的。   要說香港的本土文化,便不能不提李鄭屋村的漢墓、宋皇台和清政府的九龍城寨,不能只講獅子山。香港本土文化是華夏漢文的一部份,殖民地龍獅旗也不過是千年香港史的一段插曲而已。香港歷史是發展式的,上訴春秋戰國甚至更前,並且將有生命地延續下去。搞獨立的所謂本土派又憑什麼力量以為可以斬斷歷史,移花接木呢?不論是香港或是台灣,都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這包括千年前的先輩們;活在當下的今世人,自有傳承歷史的責任,無權也沒法將之支解。   放眼天下,不論是戰火紛飛的中東、抑或是俄羅斯、印度、土耳其、伊朗或英國,幾乎所具一定歷史的國家都在努力推動民族復興,在自家土地上與同族人搞分化獨立,既是可悲又可憐。

可出賣的道歉

  日本首相安倍親自撥電話給韓國總統朴槿惠就慰安婦問題道歉,美國立即對此表示歡迎和讚賞。有不少評論認為日本罕有地在慰安婦事情上讓步,是美國從中發揮了作用之故。一般來說道歉總比沒有道歉好,但如果背後只不過是赤裸裸的政治謀算,恐怕不但慰毫無意義,更為未來亞洲危局埋下殺機。   表面上日本又賠禮又賠錢,但明顯是在配合美國圍堵中國的大棋局,安倍想從中收漁人之利,借美國打擊中國來壯大日本而已。美國困於其一統天下的大美國魔咒,已下定決心不惜一切阻礙中國的崛起。日本是中國的宿敵,利用日本可在軍事和經濟發揮壓制中國的作用。只可惜與日有戰爭歷史問題爭議的韓國,在朴槿惠治下與北京甚為親密,不單妨礙了美日韓聯手包圍中國的策略,更削弱了日本對中國的牽制作用。   雖然二戰後南韓一直置於美國勢力控制範圍之內,在軍事和經濟上對美國頗有依賴;但韓國人的民族性剛烈,在民族自尊和利益的問題,不會輕易受美國擺弄。再加上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朝鮮危機,美國最怕韓國與自己越行越遠,那怕只是絲毫的不妥協,也會令美國重返亞洲的大計受到嚴重破壞。   相對而言,日本便完全配合白宮的編排。只要回顧歷史便清楚,日本是一個不講道義,好玩弄權術的國家;這回選擇性地向韓國就慰安婦道歉,不過是權宜之計,以謀日後更大的地區戰略利益。亞洲地緣政治局勢並未因日韓協議而有根本性質的改善。   美國發功促成日本向韓國道歉,是讓朴槿惠沒有再拒絕與日本結盟的理由,事件本身是一樁亞洲國家的悲劇,再度證明了殖民地時代可能已經過去,但西方大國主宰亞洲的野心仍在,並且確確實實地左右著亞洲國家的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