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人必自侮

  本地一家英文電視台日前在其《醜行之人》欄目上發佈了一則視頻,拍攝現場是田德隆一家正在派發免費食品包的教堂,主持在旁述稱鏡頭顯示一些人多次排隊領取食品包,然後將之出售圖利;而更可惡者是他們將售不出或不想要的罐頭直接扔到垃圾箱內。主持人結語是因為這些人的貪婪,很多有需要的人便得不到食物了。出現在片段內被指行為醜陋之人的,幾乎清一色是亞裔婦女。   這段視頻吸引了超過一百條的評論,有的指責這些亞裔婦女;有的反指問題根源是派發食品的流程管理不當。有些網民認為片段是種族歧視;也有說醜行不分種族,不必用反歧視來作掩飾。   《星島日報》記者也曾不止一次的報道過一些華裔把非牟利機構派發的免費食品當街求售,所以對於該電視台片段所反映的情況,確是似曾相識。這種現象也絕不是現今才是如此。筆者廿餘年剛進報社,在編輯部二樓往下望,見到街上一群華人圍著一輛派發救濟食品的貨車。當時的採訪主任立即掏出照相機拍攝,主任說這些人拿到食品後便會在街角找尋買家。為了多次領取食品包,她們會使出金蟬脫 殼 ,即場換裝再排隊。想不到廿餘年過去了,同一樣的情景仍然存在,只是規模變得更龐大而已。   對於有需要到慈善機構領取食品的人士,我們無資格說三道四,但對於浪費食品便不得不說幾句。輪候食品包的人士應按需要取用,不該有圖利之心;而慈善團體也應負上防止浪費的責任,每個人對食品的需求都不一樣,同一樣的食品包就算不被變賣,也很容易出現浪費情況。派發機構在管理上是否可多費心思,設立即時回收桶,讓人們退回不需要的食品呢?

人必自侮

  本地一家英文電視台日前在其《醜行之人》欄目上發佈了一則視頻,拍攝現場是田德隆一家正在派發免費食品包的教堂,主持在旁述稱鏡頭顯示一些人多次排隊領取食品包,然後將之出售圖利;而更可惡者是他們將售不出或不想要的罐頭直接扔到垃圾箱內。主持人結語是因為這些人的貪婪,很多有需要的人便得不到食物了。出現在片段內被指行為醜陋之人的,幾乎清一色是亞裔婦女。   這段視頻吸引了超過一百條的評論,有的指責這些亞裔婦女;有的反指問題根源是派發食品的流程管理不當。有些網民認為片段是種族歧視;也有說醜行不分種族,不必用反歧視來作掩飾。   《星島日報》記者也曾不止一次的報道過一些華裔把非牟利機構派發的免費食品當街求售,所以對於該電視台片段所反映的情況,確是似曾相識。這種現象也絕不是現今才是如此。筆者廿餘年剛進報社,在編輯部二樓往下望,見到街上一群華人圍著一輛派發救濟食品的貨車。當時的採訪主任立即掏出照相機拍攝,主任說這些人拿到食品後便會在街角找尋買家。為了多次領取食品包,她們會使出金蟬脫 殼 ,即場換裝再排隊。想不到廿餘年過去了,同一樣的情景仍然存在,只是規模變得更龐大而已。   對於有需要到慈善機構領取食品的人士,我們無資格說三道四,但對於浪費食品便不得不說幾句。輪候食品包的人士應按需要取用,不該有圖利之心;而慈善團體也應負上防止浪費的責任,每個人對食品的需求都不一樣,同一樣的食品包就算不被變賣,也很容易出現浪費情況。派發機構在管理上是否可多費心思,設立即時回收桶,讓人們退回不需要的食品呢?

山高皇帝遠

  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眾多部門在短時間內突然集體「失蹤」,讓需要得到政府服務的民眾找到辦事處。原來州領導為空出土地作別的發展,下了死命令要有關部門十天內遷出原辦公樓。在領導的權威下,各部門急忙另覓新辦公點,有的遷到市場樓上,有的改在宿舍上班。自治州書記張政不僅草草的逼令各部門搬遷,還大建超大型新政府辦公樓。果真,十天內全都搬了,有的舊大樓更火速被推平,連一個搬遷啟事也省了。這種荒天下之大謬的事情,沒敢相信真的會發生。   更荒謬的是書記張政在這大拆遷前不久,才接受了貴州省檢查組的表揚。檢省組由省委副秘書長率領親到自治州來檢查地方黨風廉政建設,據當地報章報道,檢查組對自治州的相關評價是:「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績值得肯定」。報道中不論是檢查者或受檢者口中都一大堆什麼「十八大精神」之類的官腔,更是令人哭笑不得。   中國地方政務上不少問題的根源,其實有著深深的文化傳統特質。就算是在中國所謂崛起了的今天,中國人必須勇於面對其民族劣根性,或者說文化中的惡性基因。在我們的文化裡有這麼一套想法,法律是用來管束沒有權勢之人的,有權者則可以橫行無忌。於是老百姓要服從法紀,但官員則可以例外。這就是為什麼歷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拚死都要當官,因為當了官才有「真正自由」。而沒法當上官又要隨心所欲的另一道是依靠錢財,所謂有錢可以使得鬼推磨。   這位下令政府部門拆遷的書記雖然於偏遠的地方當個不大不少的官,但對於運用權力可毫不手軟,「山高皇帝遠」的想法非常明顯。要糾正此種歪風,必須要全民教育守法,不論官民均沒有例外。光是拿下個別腐敗官員沒有多大作用,因為有更多的人正在排隊想當官。只要做到官的權力受到制度的約束,讓社會知道官權也是有限制的,社會發展才能走上正道。

強國哲學

  美國國務卿克里正在越南訪,重遊湄公河外,又與越南副總理一同會見記者。克里發言出力推銷奧巴馬總統的重返亞洲策略,說美國將致力保護越南在南中國海的權益,並宣佈贈予越南三千二百五十萬美元,用以購買新式海防艇。克里又高調點名中國,重申軍事上不承認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提醒中國不要在南海搞同一套。而越南副總理則似乎沒有克里那麼積極,發言中並沒有提到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也僅是呼籲各國要合作盡早制定海上行為準則。看來越南很明白這不過是一場互相利用的交易,表現得冷淡些可能更有好處。   克里人到禮又到的求越南配合圍堵中國,顯露了不怎麼樣光彩的強國哲學,而這一切又可以全在克里個人身上顯露出來。當年美國為了阻止越南施行共產主義,先是支持法國殖民地軍與越南獨立軍作戰,至法國兵不好使節節敗退後,美軍便親身上戰陣,扶植親美的南越政權強阻越南統一。萬計美軍在一場事後被證實為虛假的挑釁事件後便前仆後繼的趕往越南,克里正是其中一員。越南於克里來說可是老地方,年輕的他曾經參與越戰,兩度得到藍十字獎章。曾經在越南戰場上滴血的光榮事蹟,更成為了克里後來競選總統時刻意宣傳的個人成就。   投入大量先進武器的美軍在越南卻焦頭爛額,總統尼克遜最終決定放棄南越政權,急速撤退。但為求保持美國在亞洲的一定影響力,並某程度上抗衡蘇聯與越南新政權的結盟,尼克遜親訪中國握了毛澤東的手。一九八八年代中越發生海戰,越南海軍使用的戰艦正是美軍倉皇撤退時遺下的。對這一場發生在南中國海的激烈海戰,美國並沒有哼半句聲。   有誰會想到,廿餘年後,曾參與越戰的美國國務卿又會親到越南,說要出錢出力的「義助」越南保護海權。說穿了,不論世代如何變易,美國始終不變是不惜一切維護自身的利益,道義與否根本不在考慮之列。

可怖朝鮮  

 朝鮮政府公佈了朝鮮國家安全保衛部特別軍事法庭於 12 日開庭審判張成澤,以張成澤陰謀顛覆國家的罪名判處其死刑並立即執行。已成新鬼的張成澤曾被外國媒體稱之為朝鮮的攝政皇,是掌實權的人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夜之間,張卻被軍事法庭判為「千古逆賊」。政治鬥爭從來都是成王敗寇,對於張成澤被處決本身,並沒有太多值得評論的地方,只是念到朝鮮這個國家,越來越像是一顆定時炸彈,而率先受害的將是其人民。   朝鮮政權的可怕不在於它會殺人,也不在於舉國只為一個家族,甚至一個人而服務,而是為什麼如斯極權的封建皇朝,能如此穩定的父子相傳。獨裁政權可謂此起彼落,但都不會太長久,更多是一個強人推翻另一個強人。金家政權統治下的朝鮮,過去一直被西方認為難以持久,不到三十的金正恩接掌政權後,更有評論認為它只是傀儡,朝鮮政府的土崩瓦解指日可待。   事實說明,單憑他是金正日欽點接班人的身分,縱使全沒有政治經驗,他依舊可以輕輕鬆鬆掌握實權,成為千人拜萬人拜的神聖領袖。也許有人會說人民都是被逼的,未必真心的崇拜金正恩。可是客觀上看,朝鮮內部的反對聲音和力量,不論是民間或是權力高層都微薄得很。   依牛頓的理論,壓力越來則反抗力越大,從金日成到第三代金正恩,朝鮮百姓就沒有什麼好日子,連溫飽也成問題,而金家皇朝仍固若金湯,只能說是金家奴化教育和鐵腕統治的成功。地球上存在這樣一個有違常理的國家,一旦其執政者有什麼想法,其危害真的不堪設想。

女掌門

  通用汽車昨日宣佈委任一名女性出任其行政總裁,是美國汽車製造業首次由女性擔任掌門人,媒體都爭相報道這則創造性別歷史的消息。美國女強人在大企業的地盤不斷擴展有目共睹,矽谷好幾家科技龍頭公司的前任或現任行政總裁都是女性,在生死邊緣爭扎的雅虎也請來了一名女高管來救亡。所以,若單從性別角度,女性當上企業的一把手其實真的沒有太大的新聞價值,筆者倒因此想起了通用欠你及我的那一百億元。   金融海嘯之時,奧巴馬動用國庫注資四百九十五億元來挽救通用車廠。總統當時提出的理由是通用關乎以萬計美國人的飯碗,也是美國經濟的支柱,絕不能讓通用倒閉。五年過去了,通用生意轉虧為盈,今年第三季度的利潤又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那麼,老百姓借給通用周轉的五百億元又去了哪兒呢?   聯邦政府近年陸續出售手上的通用股票,至上周已完全沽出,總共收回三百九十億元,亦即是說納稅人在拯救通用的行動中損失了一百零五億元,這還未計算後來聯邦政府第二度補貼通用的十五億元。這些銀碼對老百姓來說都是天文數字,白宮重申錢花得值,因為如果不救通用,百姓的損失將更大。   如果白宮所言屬實,不就等於赤裸裸的告訴我們美國是屬於誰的嗎?號稱生活在世界最民主國度的美國人民,現實卻是大企業的奴隸,還是被賣了還要替人家數錢那一種。人們替通用打工賺取生活,通用投資不善虧了,全體國民便要出錢讓它可以繼續經營。當通用站穩了之後,利潤還是大股東和高管瓜分了,欠百姓的錢的不還了,換回來只是繼續替通用打工,以及購買通用出品的權利。這還不止,我們還得說聲:「這都是值得的!」

泰式民主

  泰國總理英祿宣佈解散國會重新選舉,但反對派領袖素貼仍然不肯罷休。英祿含淚說自己也是有情緒的,更是一名泰國人,難道要她永遠離開泰國嗎?一滴美人淚能否敵得過反對派發動的以萬計街頭示威者,待國會重新選舉後便可得知。只是這種似曾相識的鬥爭模式,再次證明泰式民主的可怕,而很不幸地香港好些自命先進的政客,正在煽動香港人也來試試這種危險的街頭權鬥。   在非獨裁的政治體制裡,不論是何種方式,政府的建立及換屆都有一定的法律程序的。英祿是經過選舉之後所產生的總理,而反對派領袖素貼卻硬要她即時下台,完全無視現行的法制。素貼為自己的奪權行為賦以一個很美麗的藉口──民主。素貼說人民才是國家最高權力,所以群眾上街要求總理下台是行使民主權力,街頭群眾選舉出來的總理將更有效管治國家。   民主最直接的解釋是人民作主,於是從而引伸當一大批人聚集街頭及喊出訴求,便是至高無尚民主力量的彰顯。這其實不是民主,是強權才對。日前在泰國政府大樓前抗議英祿的示威者約十五萬人,如果因為他們要合法選出的總理下台才是民主,難道全泰國只有這十五萬人嗎?這些反對派示威者之所以能逼使政府退讓,是因為他們夠狠,不惜藉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甚至以殺傷人命來達到政治目的。   中國俗語說──會鬧的孩子有糖吃。民主政治的最基本條件是敬畏制度,如果任何人只要走上街頭便可以取代法律,敢鬥敢犯法便是民主先鋒,這還能算是一個法治社會嗎?捍衛法治社會是需要勇氣的,但願為政者不要淺薄地追求偽民主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