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人多好辦事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內在接受提名演說中,刻意講述自己的父親出生於墨西哥,因逃戰亂來到美國,只是由一名普通建築工,曾靠政府救濟生活,但最終奮鬥成為密歇根州州長。這不但是典型的美國夢,更重要的元素是:「墨西哥」、「移民」和「救濟」,每一下都是針對影響力日漸強大的西語裔選民。   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新移民在美國開展生活時有著類似的經歷,華人是移民中唯一受到美國政府立法歧視的少數族裔,論生活艱難程度,比目前的墨西哥新移民還要差得多。當然,在美華裔目前的經濟狀況普遍比墨西哥裔好,教育程度也較高,可是在政治影響力方面卻是天壤之別。   美國政客在競選時會想到向華裔要求捐款,但從來不會公開關注華裔社區的利益;相反,因為美國政府把中國定義為「對手」,中國成為了兩黨政客選舉時共同箭靶,連帶華裔選民也罩上了陰影似的,過去幾屆總統競選都有針對華裔捐款人的負面新聞。   現實就是政客樂意收受華裔的捐贈,但最好不要張揚,也不會公開討好華裔選民。西語裔捐款能力或許不及華裔,但他們已成為兩黨爭奪的寵兒。原因?就是一句:「人多好辦事」。   在美華裔很多主動奉行「一胎化」,有三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也不多見。墨西哥裔便不同,他們更喜歡大家庭。再加上彼此移民歷史和際遇不同,墨西哥裔人口遠超過華裔,在數人頭的選舉裡,人多自然好辦事。所以,華裔社區經常呼籲要參政和擴大政治影響力,但如果華裔家庭人口不先來個翻兩翻,恐怕難改充當政客提款機的角色。

鬥草根

  昨晚是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高潮,羅姆內發表了接受總統提名演說。如果不看畫面,光看文字版的演講稿,會難以分辨到底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候選人的稿子。羅姆內的開場白和手法,與四年前的奧巴馬相似度極高,被控侵權也是有可能的。   四年前的奧巴馬標榜自己如何關心民間疾苦,如何深切體會到底層百姓的辛酸,羅姆內昨日也用了同一招數。看到現場黨代表們熱烈地起立鼓掌,心裡突然湧出一個大問號:「他們真的相信台上那位先生所講的嗎?」那位自詡為人民救星的奧巴馬,上任後動輒花數十萬元合家豪華度假,何曾草根過一天。現實如此冰冷的擋在我們面前,一篇由美國頂尖文學家充當寫手執筆的演講稿,就能盡解天下憂愁嗎?   四年後,一名被指玩弄企業收購財技導致無數工人被裁失業的億萬富翁,站在講壇上訴說自己家族的卑微出身,不時流露出對窮人的無比同情,並承諾一旦當選總統,將創造過千萬個就機會。   四年一度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重複著熱情喧鬧的場面,同一樣的愛國愛民調子。只是畫面裡的會場越來越不真實,不禁要問:他們的歡欣與我何干呢?這只不過一場天價的政客權位之爭的 遊戲。   截至今年七月,奧巴馬競選運動共籌得五億八千八百萬美元,花了五億零三百萬元;羅姆內則籌得五億二千四百萬元,花了三億九千五百萬元。這數字還未包括候選人手上的「勝利基金」帳戶內的收支數目。   這些數字令我聯想起不喜歡看美國棒球的原因:一群腰粗肚凸的千萬富翁打球,有趣嗎?

蘋果戰三星

  世紀侵權官司首回合蘋果大勝三星是意料中事,由美國陪審團判最受歡迎的美國企業敗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不少刑事案件易地審理是為了盡可能地維護陪審團的客觀中立性,一間美國公司與韓國公司的專利權糾紛,就不應該到第三國家審理嗎?不過,這都是後話了,首回合勝負已分;三星正準備第二回合上訴戰,官司何時得了,相信還有好一段日子。如果最終蘋果勝訴,其社會意義很值得深思。   有擁護專利權的人士認為,發明獲得保障是鼓勵創意的根本。倘商業利益不保,勢必打擊創作意願,不利人類社會的進步。另一派意見認為蘋果的所謂專利如果是經長年巨資研發的成果,發明方是應受到保護,但這回蘋果獲十億元賠償的專利只是:裝飾性的白色的機身、裝飾性的黑色機身、方形的功能標誌、點擊屏幕放大功能、多點觸碰屏幕和頁面反彈功能等六項。有些不可思議吧!連手機的顏色和長方形都成了蘋果的專利,真不知道還有什麼不可能屬於蘋果的了。   藥廠的專利較容易理解和被接受,因為新藥是長期科研的最後成果,如果不受保護,誰還會投資做研究呢?但當「白色長方形」成了一間超級跨國大企業獨有之時,人們不應想想這是否合理嗎?大企業玩弄專利不單能壟斷市場和利潤,很大程度上還控制了人們的生活自主。   蘋果可以引用他的專利封殺競爭對手,或逼使其他公司付費。在糧食業,美國化工巨人孟山都的轉基因種秄已經逼得美國農民都幾乎絕種了。因為美國土地上已經沒有多少真正意義的農民,他們只不過是孟山都等生化企業的合約勞工。基因種秄專利是企業擁有的,因為其高產能和對農藥的承受度高,商業價值遠超過傳統的種秄,也就被廣泛採用了。可是,種秄是企業的私有財產,農民不能自留,必須年年購買,農民一經採用便等同走上了不歸路,喪失了耕作的自由。   不知道會否有這一天,連空氣也難逃被專利的命運。

談談素質

  聽到幾位年青人在談論最近的釣魚島事件,你一言我一語的,觀點包括「反日示威者打砸日本牌子汽車,顯示中國人素質差」、「係民族主義作祟」、「日軍侵華應該和釣魚台事件分開來看」、「中國政府對釣魚台事件低調處理是因為官員在日本有很多投資」、「爭釣魚島!你會去住嗎?」、「中國可以提供歷史資料給聯合國仲裁嘛,但中國官員就是不做事」。   當代中國的危機與悲哀全反映在這幾位年青人的對話裡,「薪火相傳」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信念,總希望生生不息,將生命和精神文明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很不幸,這東方巨龍在十九世紀遭遇前所未來的重創,至今仍未復元,還留下可怕的後遺症──慣性民族自我否定。   以上述幾名年青人為例,他們觀點背後的潛台詞是:「問題出在中國政府和示威民眾,並不是日本。」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前設認定中國是負面的,俗語說「奸的」;於是分析與中國相關的議題時,自自而然便會單獨挑中國的不是。從這幾名年青人的對話,清晰顯示他們對釣魚台歷史幾乎是一無所知,但卻可以侃侃而談,大批中國人的不是。   釣魚台怎能跟日本侵華分開?如果不是日軍侵略,會有釣魚台問題出現嗎?「釣島」就是侵華的延續。另,何謂「作祟」?鬼物害人為之作祟。用作祟來形容保釣示威運動合適嗎?保衛國土,維護民族尊嚴是民族精神的伸張,民族主義為何就是壞事。美國人不是經常說:我是驕傲的美國人嗎?怎麼用在中華民族就變成「鬼物」了。   還有,說中國高官在日投資多故有所顧忌,完全是沒有常識和根據的信口開河。至於「釣島住人否」一說更令人哭笑不得,釣魚島的價值除了是領土不能退讓外,首要是關乎中國國防安危,其次是才是其經濟價值。又,諷中國不向聯合國求仲裁也是不讀史料的結果。日於晚清侵佔了琉球群島、釣島及台灣,戰敗後本該交還給原屬國。沒有這樣做是因美國當年在聯合國提出議案,將琉球群島連釣島一帶由美國直接軍管,並成立了軍政府。至七十年代,美國又將釣島「贈」與日本。年青人,明白了嗎?還要去聯合國求仲裁嗎?整段吞併中國領土的過程都是在聯合國議案下「合法」進行的!   最後要談談素質,示威中打砸他人財物不錯是犯法,也可以說沒有素質;但與喪失民族血性相比較,孰更缺素質?

能抵制日貨嗎   

  因為侵華戰爭道歉賠償和釣魚島等問題,經常會聽到有中國人士提出要抵制日貨。與此同時,又會有聲音說此路不通,因為中國經濟已經與日本密切結合,抵制日貨等同抵制自己。國內一些自由派經濟學者也反對抵制日貨,認為日本的許多產品其實是日中合資的。最近中國多個城市的反日遊行中發生了砸日本車事件,便有民眾指出砸的不錯是日本車,但卻是中國同胞的財產,反日的成本竟由中國人承擔了。一間味千拉面乾脆在店面拉出橫幅,上寫著:「百分百港資」,希望藉此逃過一劫。   應否抵制日貨?或者能否抵制日貨?此爭論在中國已有百年,說來不慚愧嗎?因為近來中日關係再度緊張,網上又再流傳一篇舊文,文章稱:在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日本 6 艘裝滿海產品的貨輪分別運抵青島、大連、上海、廣州、深圳、海口這 6 個城市的港口,這些海產品都是在日本海域內打撈到的。日本並不打算把這些受到核輻射的海產品銷往國內市場,而是直接瞄準中國市場。   文章又指出:「有日本人曾說:我們不會向兩個國家道歉:一個是韓國,另一個是中國。因為在中國隨處見日本電器、手機、汽車;而在韓國街上,你轉上幾天也不會看到一輛日本車。」   上文的引述是否確實出自日本人之口有待考證,但其中提到的現象卻是在中國比比皆是。以洋貨為榮的心理自晚清以來已根深柢固在國人腦子裡,同一樣檔次的商品,如有國產的和日本產的,肯定日產的受歡迎,就算是價錢貴些也無妨。   所以,在罵日本政府如何如何之先,中華兒女是否也應撫心自問,我們真的愛國了嗎?

晚節不保

  美國單車英雄岩士唐,被美國反興奮劑機構裁定曾使用禁藥,褫奪環法賽七冠王榮銜,並且終身禁止參賽。岩士唐發聲明表示放棄抗爭。四十一歲的岩士唐成為家傳戶曉的運動英雄,除了他接連獲得環法賽冠軍外,還因為他是一名抗癌鬥士。他於九六年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經過與疾病頑強抗爭後重返車壇,並在一九九九至二零零五年,連續七度榮獲環法賽總冠軍,成就前無古人的傳奇。   可惜,這樣一位曾經激勵過無數人的英雄,竟然落得如此狼狽的下場。當局的裁決,等於把「岩士唐」之所以為「岩士唐」的全部成份都一筆勾銷了。就如美國棒球名將邦斯一樣,一生最閃亮的光彩,也成了一生的恥辱,這是多麼讓人唏噓之事。   不過,岩士唐與邦斯有點不一樣,人們對他的崇敬似乎沒有因為藥物問題而消磨殆盡。這是出於對一位癌症病人的同情,抑或岩士唐的個人傳奇已經與人們的正面價值觀連結在一起,出於不忍也好,或者是單純自我保護,都想繼續這位英雄人物的傳奇。美國是一個相信個人英雄,也期待個人英雄的社會,摧毀一位深入民心的英雄形象,受傷的不會是英雄本人而已。   從岩士唐之事,很自然想到葉詩文。美國教練和主播在沒有任何證據之下,便以光速質疑葉詩文是吃了禁藥才能取得奧運金牌。筆者在這裡絕不是借岩來捧葉,只是想到運動員為了爭取個人光榮,禁藥的誘惑隨時可以讓他們甘願以一生的名譽為賭注。葉詩文才十六歲,寄望她在未來的運動生涯裡,能成為一位受得起時間考驗的真正傳奇人物。

驚人信仰

  競逐連任的美國共和黨國會眾議員埃金 19 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稱,「有醫學證明在「真實」的強姦情況下,女性的生理反應會停止受孕機能,所以因姦成孕的可能性極低。而就算真的有此情況,受罰的應是強姦犯而不是胎兒。」這番論調即時使埃金成為鏡前的豬八戒──裡外不是人。埃金這番話觸怒了廣大的女性,不單民主黨如獲至寶般大力鞭撻,連共和黨人也無不火速劃清界線,怕受這犯眾憎牽連。   目前輿論集中在討論埃金「狂言」的政治後遺症,不獨是埃金本人的政治前途有難,也可能對總統選戰有影響。一般民眾最普遍的反應是想不到貴為國會議員,竟然會說出如此有違常識的說話。有少部份人同情埃金,指這說法並不是他首創的,過去反墮胎團體也經常 質疑「因姦可成孕」。   筆者更關注的是埃金言論所透露出的「信仰危機」。有權參與表決國家政策和法案的議員,腦子竟然有如此怪誕的信仰,除了相信強姦不能致孕外,他們到底還會有哪些更怪異的信仰呢?墮胎爭議好歹還是有現成法例規管,他們信什麼對一般人的實質影響不會太大,要是換上別的畸形信仰,其惡劣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就如小布殊及他身邊的幕僚相信有「邪惡軸心」的存在,於是不惜一切發兵攻打伊拉克,導致數以十萬計無辜生命死於戰火。兩名應屆總統候選人,以及一大班國會議員,都相信中國是美國的威脅,要盡一切努力壓制之。奧巴馬總統已經下令要調集美國海軍的主力部署在亞洲,海軍陸戰隊亦已進駐澳洲。選出這一群思想「不同凡響」的政客,就是民主精神的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