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正義如何計算

  拉登的兒子發表聲明指責美國殺死他的父親是「罪犯行為」,抗議剝奪了拉登接受公正審訊的權利,聲言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國際人權組織「人權監察」的行政主任也表態指未經審判便處決拉登是不公義的。另方面,有評論則指出拉登反對美國駐軍中東,為何不向國際法庭提告,而要以殺害美國平民作為抗議手段?九一一死難者又何曾得到公平的對待。因此,擊斃拉登是為死於恐襲的人們討回公道而已。上述兩種對立的立場,不僅是拉登家族與美國的爭拗,更可以用來反思何謂「普世價值」。   如果說在普世價值裡人權都是均等的,拉登的個人權利便不應該被剝奪,任何未經公開公正審判的嫌疑人都是無罪的,只能依法拘留和偵訊,卻不能私自施加刑罰。那麼,美國在不提供審訊機會的情況下,擊殺拉登或用暗殺方式對付其他涉嫌恐怖份子,是否有違「普世人權標準」呢?自九一一後,美國民眾似乎已接受「非常時期應施以非常手段」,相信為防患於未然,先發制人格殺危險分子,才是有效保障無辜百姓的必需措施。美國民眾主流甚至已到了政治正確的地步,談拉登被的人權,會被譏評為同情恐怖分子。   以上爭論說明了現實社會的實況,就是絕對值的人權──普世價值,只存在於理論層面,落實到具體個案,「因時制宜」才是主導思想。所以,美國可以聲援中東的民眾運動,指控獨裁政權壓制示者威的人權。但對於被認定為美國敵人或潛在敵人者,這批人便即時喪失了基本人權,可以被施以酷刑拷問、被無限期囚禁,甚至被處決。聯邦司法部長在拉登被殺後說了一句可圈可點的評語──「擊殺拉登符合美國法及價值觀」,拉登具體死於美國那一則法例之下並不重要,要點是所謂價值觀,即美國政府認為他該死,所以他便要死。   拉登領導基地組織是沒有太爭議的,所以不必為拉登個人多作什麼辯護。人們需要關注的是不要迷信大國聲稱的公義,它不代表什麼「普世價值」,都只不過是一國的國家利益而已。九一一事件造成近三千名美國人無辜死亡,恐襲執行者全都死了,找出參與策劃的一干人等治罪,可還死者公道。可與此同時,美國在過去長達十年的報復行動中,已導致數十萬名阿富汗及伊拉克人傷亡,以百萬計平民生活於戰亂之中。這種不成比例的復仇力度,是公義還是不公義,又是誰說了算的呢?在國際間指點公義的,是道德力量,還是軍事力量?

轉劉迺強文章:公民黨誠信破產

1  公民黨誠信破產 本來我已寫好今天要發表的文章,但是看了黎廣德上周四於《明報》發表的文章(他一稿兩投,上周五再於本報發表)大放厥詞,使我忍不住要趕寫這一篇駁斥他。 我且先引用來自facebook對這位公民黨副主席的批評: 不起喺你屋企附近,又話不惠及小市民; 起喺你後園,又話污染你屋企; 用high tech,又話本地工人沒工做; 用low tech,又話懸浮粒子; 全部做到超spec,又話大白象; 照價錢限度,又話環保大晒; 免費過橋,又話鼓勵污染; 收污染稅,又話整死小商戶; 新舊巴士照行,又話污染超標; 全部換兩用車,又話政府亂花錢; 找外國公司,又話不保護本地工業; 找本地公司,又話官商勾結; 迎合你班文盲,又話政府無能; 改革教育制度,又話政治迫害; 只管金融房地產,又話年輕人沒有機會; 政府搞科研,又話花錢搞精英主義; 無限金錢請外國科研人回流,又話政府屈機。 這位網民對公民黨政客的偽善嘴臉描畫得遠比我高明;如果不稱公民黨為反對派,我實在難以找到更適合的名詞! (全文) 2  公民黨回應及劉的再反駁

拉登效應

  美國花了將近十年時間,終於在 5 月 1 日 那一天找到了基地組織領袖拉登,並將之即時擊斃兼火速棄屍大海(官方用詞為海葬)。消息傳來舉世震驚,紐約和華府地區的民眾更衝上街頭慶祝。事情過去十天了,拉登被殺的效應也循不同方向發酵。   總統奧巴馬向全球公布拉登遭美國海豹特擊隊格殺,完成了早在克林頓時代已開始的追捕(殺)拉登行動,奧巴馬的民望即時跳升。據政治監督組織綜合美國眾多民調數據,在拉登死前一天,即 4 月 30 日 ,奧巴馬的民意支持度不過半,不滿者稍微佔多數,分別是 47.7% 對 46.7% 。加入拉登效應後,截至 5 月 9 日 的民調,總統的支持度已過半,正反比例是 51.7% 對 42.0% ,可見民眾對奧巴馬的工作表現的印象大幅改善,但離 2009 年 2 月的 65.5% 歷史高位仍有相當距離。   人心難測,民意更如流水,民意調查數據有時也真的不好解釋。與上述奧巴馬民望同一時期,民眾對國家方向的看法也受到拉登效應的影響。拉登死前,   67.5% 的美國民眾認為國家方向錯誤,僅 25.8 % 認為正確;拉登一死,連美國國家方向也被調整了似的,認為方向正確者上升至 28.5% ,仍以為錯誤者下降 5 個百分點至 62.8% 。   奧巴馬民望因拉登之死而提高可以理解,因為奧巴馬作為三軍統帥,獵殺拉登可以說是他直接指揮的成果。但國家方向則難說了,國家方向包括經濟、民生和外交等等範疇,很難以科學量計,只能是一個複雜的感覺。拉登死與不死,於美國的經濟、民生和外交有什麼直接關係嗎?大概多了民眾感到心頭舒暢些罷了。   可是,不論是國家方向或總統民望,都是心理因素為主,一時的反彈,相信很快便會回歸現實。拉登效應的長遠實質發揮,絕對不會在美國本土發生,我們要關注的應是中東。

監督監督

  日前本欄提到武鋼一名工人「被精神病」事件,經地方以至中央媒體的高度關注下,逼使省政府出面干預。雖然目前仍未知道省政府是否雷聲大雨點小,但媒體已基本發揮了監督政府的功能。近年來中國領導人經常提出加大媒體的監督力量,於是媒體議論   時政和社會流弊的風氣日盛,各類專欄和評論節目爭相「為民喉舌」。不過,監察政府顯然也是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   中國的媒體基本上都是官方的,但在開放市場式經營後,媒體走向商業化,為爭取觀眾/讀者和廣告,彼此之間形成了激烈競爭,官方色彩被大大淡化。在輿論監督方面,有些媒體走得前一些,有的顯得比較保守,而事實證明越敢出位的媒體越有市場,批判政府成了收視的保證,也造就了新一代媒體時評員。不過,在評論水平上卻出現良莠不齊現象。  試舉筆者最近在國內某電視台看到的評論為例。當地發生一宗搶劫案,幾名前赴婚宴的人士在酒店前被暴力搶劫,造成一死三傷。據親友說,男死者當時戴著價值三萬元人民幣,尾指一樣粗細的金項鍊,猜想是引起賊人下手的原因。 新聞片段後,男女主播作出以下評論: 男:也許有人可能會說,「財不可露眼,誰叫你戴著條手指尾粗的金鍊上街。」可這是死者正當努力工作賺回來的錢,買些東西獎勵下自己都不可以嗎?什麼時候社會變到人們不敢買靚車,住靚屋,有錢都不敢花。要是這樣社會經濟又怎會有發展?時下流行富仇心態,但仇的應該是為富不仁,以不正當手段賺錢的人。此次件事的責任在公安。新郎說他的妻子在兩年前也在該區被搶過,我要問當地公安在做什麼?為什麼解治安沒有改善?最終造成血案。案發地點連一個街道攝像頭都沒有,要在案發後翌日才安裝上,真的要有人死才會有作為嗎?   女:不要說戴金鍊,有朝一日我想連拿膠袋出門也會有危險。   連美國警方也經常提醒市民不要暴露財物,但上述主播則以打破常識作為評論的切入點,把「財不可以露眼」極端化演繹,說成有車不敢開,有屋不敢住。經此歪曲,小心保護財物免招賊眼便被扣上阻礙經濟發展的罪名。這還不止,主播再進一步引伸,稱「財不可以露眼」是仇富心態。接著又點出「為富不仁」,刻意顯示自己是站在草根一方。   在一番無理據的申論後,一如對很多社會事件的評論,最終責任必然是政府。所以發生血案,主播沒有怪罪賊匪如何喪心病狂,而是指責警察。理據是兩年前該處附近也發生過搶案,兩年後再發生劫殺,因而證明兩年來公安都沒有盡責搞...

轉傳:《從「異見」人士微博看中國網絡世界的危機》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09.html

夢回春秋--李玉剛

請點擊觀看視頻:  夢回春秋--李玉剛 【梦回春秋】 作词:金放 王洋 作曲:郝松 编曲:郝松 演唱:李玉刚 悠然千年 一回首 世外桃源 城中留 百家兴旺 一壶酒 烽火不再 燃城头 魂牵梦醒 寻春秋 花开花落 水东流 多少烟云 锁重楼 如今风景 全看透 梦回春秋 探古寻幽 三城雄魄 三水柔 梦回春秋 故地重游 恰逢盛世 情丰厚 京韵念白: 咿呀~ 梦回春秋 淹城独秀 魂牵梦醒 寻春秋 花开花落 水东流 多少烟云 锁重楼 如今风景 全看透 梦回春秋 探古寻幽 三城雄魄 三水柔 梦回春秋 故地重游 恰逢盛世 情丰厚 梦回春秋 千古风流 岁月流芳 爱不朽 梦回春秋 故地重游 人间奇葩 淹城独秀 人间奇葩 淹城独秀

CCTV-【新闻1+1】他是徐武,不是"虚无"!(1of2)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