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豪氣對賭

豪氣對賭   國會火速通過了白宮的七千九百億元刺激經濟方案,除了參院的三票外,共和黨籍的議員幾乎一致地投了反對票,與民主黨和奧巴馬劃清界線。這美國歷來最龐大的開支案,對兩黨都是一次超豪氣的對賭。   奧巴馬是在美國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金融危機陰影下當選,在上任不足一月便成功推動特大號的刺激經濟計劃,不論在速度、規模和氣勢上,奧巴馬都可以說是「大獲全勝」的,但是否最後勝利,則言之尚早。因為,倘若方案未能達到預期的效益,特別是滿足了民眾的心理預期,奧巴馬以致整個民主黨都會惹上麻煩。白宮於雖然已使出了降低期望手法,稱提振經濟的結果可以需時若干年才會顯現。不過,百姓是沒有那麼理性的,就算經濟衰退速度能減慢,亦不足以令他們滿意;沒有明顯的復蘇,國會中期選舉可能又要變天了。   共和黨也是看清楚了這是一個誰也不敢打包單會成功的開支計劃,於是願意下注,賭民主黨輸。因布殊的劣績,共和黨的公信力已跌至紀錄性低位,就算是賭輸了,損失也是有限度的。反而一旦經濟案觸礁,共和黨便賺多了。一方強勢推進,一方退守隔岸觀火;進退之間便達成了各取所需之局,但卻打破了兩黨合作的神話。   兩黨都下了注,可憐沒法參加賭局的百姓,卻要為賭盤負上最終的實質代價。奧巴馬的刺激經濟案表面上是七千九百億元,但由於錢都是借來的,加上十年利息,總成本將高達一萬一千億元,為日後聯邦預算創造了巨額負債,埋下大幅加稅減服務的危機。奧巴馬方案的錢是用於直接退稅和增加福利,以及由築路至教育、醫療和軍事等等的開銷,這些錢都是一去不回頭的。與去年的七千億救市案不一樣,錢是用於注資到金融機購和主要工業,可以本息兼收。所以,但願奧巴馬能成功,否則,美國國力將受到長遠的打擊。

七號情懷

七號情懷   去年在台灣勁紅的電影《海角七號》選擇了在情人節登陸公映,不少人都在關心《海》片能否在大陸也一樣爆紅,網絡上的爭論也十分之激烈。有一種看法是如果《海》片在大陸不流行,則反映了中國的民族主義狹隘,不能容納以更寬廣的態度面對台灣本土文化。有的甚至上綱上線,指《海》片在中國受到官方的打壓。在這些論調的背後有一個設定,就是《海》片必須得受到大陸觀眾的喜愛,否則不是大陸民眾有問題,就是政府有問題。   為什麼《海》片必須是人見人愛呢?甚至已經達到了政治層級,總統馬英九要加入推薦,對岸的陳雲林也必須答應觀看。有好東西大家分享是美事,但完全不讓他人有品評的機會,只許讚不得彈,這種心態也太霸道吧。筆者也看過《海》片,即時感覺是很溫馨、樸素,充滿人情味,論導演手法也夠細膩,不含糊,是一齣看了不會後悔的電影。不過,與此同時,心裡又泛起一種怪味,為什麼總是不能盡興呢?   後來想通了,就是那從始至終穿插全劇「戀日情懷」。在看《海》片之前,只知該片是台灣多年來罕有的猛片,振興了台灣電影業,也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靈。所以,筆者是沒有任何預設心理準備,也沒有任何成見之下觀賞了《海》片。因此,也可以說是以一名普通觀眾的平常心去看,之所以片中的戀日情懷引起不安的感覺,純是因為與看者的個性和認知有抵觸。   自甲午戰爭起,日本對中國的血醒侵略造成了中華民族一場大浩劫,這並不是什麼帶有偏見的民族主義,而是回望歷史大是大非所勾起的傷痛。出生在香港殖民地社會,中學唸到中國近代史,日軍侵華的暴行在心裡早已烙下印。不是能不能夠原諒現代日本的問題,而是對於那段真實存在的歷史,決不能接受。在大學時期筆者也學過日文,與日本交換生做朋友,但這與那數十年前的血淚史是沒有替代關係。今天與日本交往,並不等同要忘記歷史。   所以,當回到歷史的某一定格,硬要把殘暴浪漫化,把國破家亡轉化成纏綿的思念,實在是違背良心呀!

李米與李安

李米與李安   第27屆三藩市國際亞美電影展下月揭幕,是屆的重頭戲非國際名導演李安的《色戒》莫屬。李安屢獲國際大獎,而《色戒》在中港台所引起的轟動,不單是華人世界中無不知曉,連三藩市《紀事報》也曾作出的頭版報道。李安作品在市場上的地位於華人導演圈中,可謂一時無兩。不過,在展出作品清單,有一齣《李米的猜想》,比《色戒》更值得一看。   《色戒》的故事主軸是日侵華時期,汪偽政權下一名大漢奸與密謀刺殺他的女特務的情與色糾纏。論題材性質,兼有歷史、間諜、愛情與情慾,可謂有了吸引觀眾的所有強力元素。很可惜,導演在處理這齣戲上,心不是放在描寫大時代的衝擊,也沒有鑽研可引人入勝的間諜鬥智橋段,更沒有細膩勾劃出什麼震撼的愛情。兩個半小時的電影能留下給觀眾的,就只有從未上映至今不斷的話題。不錯,就是那三場約十分鐘的裸體床戲,以及李安的鼎鼎大名。   以民國初年至解放一段時期為題材的間諜電影和電視劇在大陸可謂數不勝數,水準不一,但要找到超過《色戒》的,可謂唾手可得。同樣寫大時代政治對立下的情愛糾纏,央視2009新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可算是A級作品,《色戒》與之相比,只能算是學生作品,不能同台打分。看《人間正道是滄桑》會令觀眾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壓逼感,是個人不能逆轉的大時代對人性的扭曲,但卻同時創造出希望與悲劇。至於《色戒》,卻需要觀眾極大的耐性來對抗睡魔,如果沒有了對床戲的期待,可能早就看不下去了。當然,更多人是慕李安之名而入場的,這類觀眾看的不是戲,是李安的影子,這就另作別論。   結論,筆者對今屆三藩市國際亞美電影展的推介是曹保平導演的《李米的猜想》。該片是寫由周迅飾演出租車司機,如何四年來死心塌地的四處尋找那突然失蹤的男友。曹保平採用懸疑手法,一步一步帶領觀眾揭開李米這段生死戀。開場的前幾分鐘有些令人摸不著頭腦,但在劇情逐步開展之後,便會把你深深的吸引著,墮入劇情的軌跡上。導演又刻意安排劇情的爆發力在全劇結束的那一刻,讓觀眾會帶著激動離場,過足戲癮。這又是《色戒》不能達到的境界。

工程與明星

工程與明星   面對經濟大蕭條的危機,總統奧巴馬提出由聯邦政府出資,大規模發生替代能源創新科技,既可創造以萬計新職位,又可以減少美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可惜,總統這如意算盤對於年青一代美國人不一定有吸引力。據一項在去年底完成的調查報告,八成五的美國青少年無興趣從事工程類的工作,原因是怕悶、無信心和怕被恥笑為科學土佬。更有趣的是,僅一成家長鼓勵女兒做工程師,願望乖乖女當明星的卻有21%。原來不少母親的美國個夢就當星媽。   眾所周知,過去美國創造財富主要靠金融和創新科技,並早已把一般消費產品的製造業讓給廉價勞工過剩的發展中國家。如今,金融業全線崩潰,剩下來能創匯的出口產品主力是科技產品,這包括電子商品、軟件、民航機、汽車和現代軍備等等。雖然美國的農產品出口生意做得不錯,但沒法在一時間大幅增長,要帶動經濟迅速復蘇,還是要依賴科技產業。   可是,當八成五的美國青少年無心科技工作,科技業未來在人才供應方面肯定出現問題。這危機其實已經發生,國會每年都會為外國技術移民配額而爭吵,力爭擴大配額的就是科技界,理由是在美國沒法找到足夠的科技人才。所以,如果白宮帶頭推動科技產業,這人才缺口也會隨之擴大;很可能造成美國的科技產業都變成「外國人」的天下。   該調查也發現,青少年對工程類工作不感興趣,與父母是有一定關係的,只有兩成的家長鼓勵子女成為工程師。作為創新科技龍頭大國的美國,卻日漸失去對科技的興趣,由來已久。一個真正的大國,必須要有支撐大國地位的文化力量,美國是科技大國,卻沒有愛好科技的文化,這狀況能維持多久呢?

稅稅不休

稅稅不休   自上任以來,奧巴馬團隊最大的困擾應該是稅,不是聯邦稅收,而是總統所提名的高官屢屢出現逃漏稅狀況。最初是準財長被揭漏稅,但因為他的職位於當前狀況太重要了,國會睜隻眼開閉一隻的開了綠燈。但衛生部長提名人達殊就沒有那麼幸運,他漏脫金額比財長大,且倘一再放過逃脫的高官,國會也難以說服自己。在達殊宣布退出提名當日,另一名被候任白宮主管也因稅務問題而放棄提名。近日,連候任勞工部長亦惹上漏稅煩惱,不是她本人,是丈夫開的公司漏脫。   一個內閣,出現這麼多官員有漏稅問題,看來不是奧巴馬遇人不淑,而是在報稅表上做手腳實在是太普遍了。捨不得交稅的,其實何止這些富有的政客和富商,只是一般百姓收支簡單,就算立心要漏稅也沒有幾道板斧可使而已。對於內閣官員接連出現稅務問題,奧巴馬除了覓新人接替外,更應反思真正的稅務改革。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又到了,相信每一位報稅者腦子裡都有著同一個目標,就是如何能繳交法例許可下最少的稅金,有時甚至不惜跨進灰色地帶。市場上有流行的報稅程式,聲稱可以準確地為使用者省稅。有能力付擔會計師費用者,可以聘請專業稅務顧問,量身訂造報稅方案。每年一次為自己的荷包與政府鬥爭,有人可能會當作為娛樂,享受省稅後的勝利快感。但對於更多人來說,這可是一個痛苦的經驗,勞累了一整年,還要為補稅而張羅。   稅務的首要原則是公平,但由於稅制的繁複,交多少稅變成一個可鬆動的變數。掌握稅務知識或有錢可請專家者可省稅,這是現行的稅制所製造出來極不公平現象。簡易和公平的稅制是美國目前最需要的,可是國會和白宮都在計劃更多的減稅項目,表面是還富於民,但同時也增添了稅務的複雜性。期望奧巴馬政府真的能帶來改變,簡化稅制,避免因為省稅而陷民於不義。

希亞洲行

希亞洲行   新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打破了不成文的慣例,首次外訪行程不到歐洲或中東,而是選擇了亞洲。從出訪國家的選擇上,可以反映這位新任國務卿和奧巴馬政府的外交焦點。   據目前公布的行程,希拉莉將先後訪問日本、印尼、南韓和中國。美國目前燃眉之急是妥善處理好金融海嘯所帶來的經濟衰退,與太平盛世的國務卿不一樣,外交的實用性遠比推銷空泛的政治意識形態重要。因此,希拉莉似乎也急於在新工作上爭取實質效果,而亞洲於美國的實用價值,已絕不輕於歐洲或中東。   在日印韓中四國中,以出訪印尼最惹人關注,而實用價值最高的是中國。印尼是中東地區以外最大回教人口的國家,也是奧巴馬年輕時曾居住的國家。向印尼示好,可以達到與回教世界改善關係的作用。至於中國,不論在經濟或是政治上,於美國既是伴侶,也是競爭者,希拉莉訪華,將為奧巴馬政府與北京的關係定調,分吋的拿捏,可謂不容有失。   不過,不論是第一夫人或是參議員身分,希拉莉都曾毫不掩飾對中國的不滿,中國的政治、人權狀況和經貿政策,全都成為她攻擊的題材。在競選總統期間,希拉莉雖然一再稱美中關係有多重要,但除卻開場白後,不難看出她對中國存在一種尊卑的觀念──美尊中卑。可以摡括地說,在出任國務卿前的希拉莉,是抱著傳統大美國觀念看中國,對於中國近卅年的轉變沒有深刻的體會,她口中的中國,只是一個專制、沒有人權且在經濟上貪婪的政權。 以這種僵化和與現實脫節的心態和認知,出任國務卿後希拉莉將與中國如何打交道,是一個很有趣的觀察點。因為,她的新職務不再容許她有太多的個性,務實處理美中關係是奧巴馬政府的唯一選擇,否則在全球政經格局大調整的時代,美國可能又將追不上形勢發展了。

飛魚吸毒

飛魚吸毒   2008京奧最燦爛的明星菲比斯承認吸食大麻,事件本身爆炸力十足,所引發的討論更是發人深省。問題並不單是出在菲比斯身上,病源是我們的文化。   菲比斯是美國的榮譽,青年人的模範,創造了無人能及的歷史,一人獨攬八面京奧游泳金牌。菲比斯的成功,是一個仿似一則現實神話,完美得令人難以致信。因此,當傳媒刊出他吸食大麻的照片,而他本人又直認不諱後,公眾的普遍反應是由驚訝慢慢轉向維護。綜合連日來的評論,越來越多支持菲比斯的聲音,對於警方將認真調查事件並可能提出起訴,輿論大不以為然。連經常尖酸刻薄挖苦名人的脫口秀名嘴,也為飛魚說好話。   支持者的論點普遍認為年青人一時狂野算不得是什麼罪狀,在大麻流行的大學派對,吸一兩口也是平常事。更有論者認為事件引起警方關注,是菲比斯盛名所累,換上是普通人,警察會賴得處理。辯論進一步扯到大麻合法化的原始爭拗,支持者指大麻刑事化本身就是不合理,浪費警力。   有菲迷的力挺,菲比斯很可能順利度過難關,他身上那一億元的廣告代言費,也沒有全跑掉,Visa信用卡便表態會繼續與菲比斯的合約。國際體育組織也為菲開了綠燈,只作有限度的處分,保留他參加下屆奧運的機會。   我們的社會如此保護菲比斯,與縱容青年人的傳統文化是一致的。美國人對待孩子和年青人不會提出嚴格的要求,但卻有近乎瘋狂地渴望給予他們讚賞。那怕只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表現,都會給予超誇張的表揚。從小學到中學,各式各樣的獎狀,與不費吹灰之力便到手的A級分數,培養出小朋友一股強烈的自我,和與知識水平脫節的自信。 我們鼓勵青少年追求榮譽,但卻甚少要求他們承擔責任和付出努力。對菲比斯也是一樣,我們捨不得他的光環消失,可以為他找出任何開脫的理由。因為我們只相信榮譽,但不會細問責任,在可能的情況下願意選擇原諒。可是,這種姑息文化能為我們國家培養出能具國際競爭力的下一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