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July 30, 2008

溫飽人權(四)

溫飽人權(四)

  根據《聯合國國際人權宣言》開宗明義所標示的人權,分別是生存、自由和人身安全。生存和安全是基本人權,任何人都應有平等的生存機會和身體不受傷害的生活環境。因此,足夠的糧食與衛生條件是最真實和重要的人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被剝奪。聯合國一再呼籲富裕國家關注全球饑餓問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今年六月在國際糧食危機會議上稱,全球目前有約八億六千萬人處於饑餓狀態。另一民間組織估計,每天有約二萬四千人死於饑餓。聯合國強調「溫飽」的重要,沒有人會認為他在侮辱人類尊嚴,相反,這才是對人權最大的尊重。至於中國,百年來佔六七成時間分別處於貧窮或混亂狀態,誰說國民溫飽不重要呢?

  至於抨擊中國「溫飽人權」主張的人們,經常指責中國政府只談溫飽而不談自由,自由與溫飽對立嗎?人權宣言把自由列作為基本人權,而幾乎所有辭典在定義人權時,都有列出自由。其實,中國政府從沒有否定要加強保障人民的各種自由權利,也沒有說過溫飽是中國「唯一」的人權。從外交部長楊潔篪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講話可以見,中國政府認為人權有階段性和緩急之分,中國因為過去的歷史因素,先著重照顧人民的生存權,然後再處理其他範疇的人權問題,有其照顧客觀環境因素的考慮。持不同政見的人士可以批評這種先後取向,有人說不自由毋寧死。但中國政府的立場其實更符合人權問題的本質。

  人權內涵確是有主次之分的,生命和安全是不必討論的基本人權,但談自由時就必須清楚界定、釐清當中的層次。把「自由」歸類為普世價值是可以的,但必須先定義何謂自由。人權宣言第一節中:「人生而自由(Free)」,其中的自由是指每一個人均是獨立自主的個體。自由還有另一層意義,人權宣言中第三節的「liberty」,中文同樣翻成為自由,但實際意思是指個人所擁有的「行為自由」權利。前者是形容人的「生存狀況」──是否自主;後者是指「行為」不受規範的權利,重點在「權」;從而衍生出言論自由、政治自由、信仰自由、就業自由、遷居自由等等數之不盡的自由。中國最受西方批評的所謂人權問題,幾乎都屬於此一範疇,即是針對「行為」而言。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崇尚個人自由(liberty),認為這是基本人權,也是普世應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個人自由行為權與尊嚴緊密相關,在很大程度上也確具普世意義。但人不是獨居的,在群居的狀況下,個人極難擁有絕對的行為自由權,因為個人行為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他人。亦因為如此,有「群己權界」概念出現。行為自由在現實中受「群己權界」約束,「群己權界」是個人在群體中行為自由度的界線,亦即是法律。

  自由與約束相對,世上沒有一個政府不約束其人民,只是採取約束的標準及方法不一。言論自由可以,但誹謗卻是罪;裸體自由行在許多國家是可判刑的罪行;美國民眾可以擁有槍械,但在其他國家是刑事罪行。所以,在某地是個人自由權的東西,在別國可能卻不一定如此。而對行為的標準難以抽象化,落於現實人間,不管你是否同意,客觀事實就是它受一地的文化規範。不同文化對人類的行為模式有不同標準及態度。現時出常的所謂人權討論,只不過是把某一時一地的文化價值觀推高為至尊無上的普世標準,然後用它來批評別國。例如不久前《時代周刊》文章批評中國壓逼運動員為奧運苦練,便是文化差異下的觀察,多於是中肯的人權狀況描述。

  人生而自由,但不等於可以任意而行。群居生活而可以各適其適,當中就要約束個人行為;而約束時的基本原則是,不能削弱人作為自由個體的權利。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政府立法和政策的執行問題。落實到這層面,便非得因應各國的不同國情不可。

  總括而言,生存、人身安全和獨立自主(針對不是奴隸、不被販賣的「自由」,也是人權宣言第一節的:「人生而自由(Free)」),是不能動搖的基本人權。至於另一層次的「自由」(人權宣言中第三節的「liberty」,所謂的「自由行為」)卻難有劃一標準。

Monday, July 28, 2008

溫飽人權(三)

溫飽人權(三)

  分析了「政治選舉權」與「人權」的複雜關係後,也嘗試撇開政治意識形態對人權的曲解,接續探討人權的具體內涵。

  《聯合國國際人權宣言》得到世界眾多國家的認同,是現今規範和定義人權最受尊重的文件,宣言第一節:人生而自由,且在尊嚴和權利上是平等的(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宣言為人權設下前提,就是人生而自由及平等。「平等」即沒有差異,但何謂「生而自由」則需要注意理解。「生而自由」是指人是一個自主的獨立個體,不是附屬品,與流行政治術語「民主自由」中的「自由」是不一樣的。後者指不受約制的某些個人行為的權利,一般指涉言論、信仰、思想等行為範疇。

宣言第三節:所有人均有生存、自由和人身安全權利(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security of person.)。宣言所註明的第一項人權便是生存、自由和安全;維護生命是第一層次也是最根本的人權,這與安全是異詞同義;而自由是自主權之意,雖然與生存和安全並列,卻屬於另一層次的人權,因為彼此有先後之分。既要生命又要有自由,但不可能只享有自由而沒有生命,因為個人的自主權利只是在生命依然存在之時才有意義。所以,當中國官員說解決溫飽是中國的首要人權工作,不單是實事求是,也符合人權宣言的精神,並沒有可非議之處。試想,假如連人的生存空間也未受到保障,空談其他權利只顯得抽象和沒有意義。

  讓國人能吃飽不至饑餓而死,是政府維護人權的第一要務。此話驟耳聽起來彷彿層次很低,尤其是對於活在富裕國家的人們而言,往往會鄙視以飽肚為人權一類的說法。因為,「吃」對於衣食無憂的國民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可能已「進而」關心可如何健康地少吃一點。減肥節食只是飽暖者的煩惱,對曾經發生饑荒、甚至餓死人的地方而言,大概只會「呻飢莫呻飽」,飽暖是福。不是很遙遠的歷史吧,餓死人的情況在許多年長的中國人腦子裏,即使不算是記憶猶新,卻肯定屬於不至淡忘。由清末遭列強入侵至廿世紀中,吃,一直都是個簡單卻艱鉅、普通卻逼切的難題。當中國政府以帶著幾分自豪的語氣說已基本解決人民「吃」的問題時,請不要忽略當中的歷史脈絡。中國政府此說,並不是如批評者所指,是把人民當動物了;他確是為維護了過十億百姓的生存權而感到安慰。美國才三億人,中國卻有十三億,讓十幾億人都有吃的,其難度絕不比拯救瀕臨破產的華爾街投資銀行低。

  批評中國只管人民吃飯而不尊重人權,是漠視了中國人在相當長時期裡吃不飽的歷史事實!對一個人口壓力沉重、也亂夠了的國家而言,只給選票而沒有飯票,是對百姓的真心關懷嗎?香港民主派喜歡在論述中說「民主」是經濟繁榮的最佳保證;以他們的民主等同普選的論述邏輯,即是說普選可以帶來飯票(經濟繁榮)。可是,他們是真的沒有搞清楚抑或故意忽略--香港最繁榮、最有行政效率、最專注經濟發展的年代,正正是完全沒有民主、沒有區選,也沒有全面直選的殖民地時代。絕不是要擁抱殖民統治,只想指出,如要以香港為例來解釋民主與經濟的關係,民主派不可偷偷地略過當中跟他們相反的悖論。


  讓人民吃飽絕對是最基本、也是最大的人權,至於這是否與「自由」必然對立?自主權又是怎麼樣的人權?明日再續。

Sunday, July 27, 2008

溫飽人權(二)

溫飽人權(二)

  釐清概念是討論問題的基本,也是必須的一步。時下好些政治論述總是大而化之的提出一些抽象或定義不清的名詞,然後在其含模的概念上建構文章。例如,西方或港台一些政客慣性指責中國「沒有人權」,而多說千遍後,竟也真的可以「習以為常」,令「中國沒有人權」成為不必再驗證的「事實」,任何人都可以在不提具體實例、新例下繼續指責中國沒有人權。中國政府在「習以為常」的形勢下,彷彿就要背負自辯或「認罪」的責任。人權概念可以如此濫用,最大的理據是中國沒有民主選舉。這一套論述邏輯是:「沒有民主選舉,於是政府不受民眾監督,因而政府會濫權侵犯人民權利。進而肯定沒有經過民主選舉的政府都是邪惡的,都是與人民對立的。」把政治制度與人權掛勾是偷換概念,也是探討人權的一大障礙。讓我們清醒、冷靜地想一想,政治制度,特別是政府產生的辦法,與人權存在必然的極化關係嗎? 當中會否存在不是非黑即白、難以簡化、極化的混色地帶?

  討論人權問題,還得先回到人權的定義。人權者作為人的權利也,人是人類,是全人類不分種族和性別的權利。所以,人權的必備要素是平等,任何附帶有條件的權利都不是人權,而是某一種特權。而被推崇為普世價值和基本人權的的「民主普選」,抽象理念崇高,於落實操作上卻存在「特權」,因為就算是在民主大國──美國,也不是人人可以參與投票。要參與民主選舉,必先要是選民,至於誰是選民,依時代有不同的界定。至目前為止,也絕不是每一個住在美國的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未入籍的移民便不是選民--你也許認為,很合理吧,沒有國籍根本就不是美國公民。 對,只想提醒,「國家」這個條件,被凌駕在個人選舉權之上。再民主的選舉,本來就存在國家利益的考量,而不完全是以人為本的。它合理是一回事,弄明白美國的選舉權也非一無條件限制又是一另一回事,於論事邏輯上必須先把思路搞清楚。

  美國於1776年宣布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創立了三權分立的「民主」政制。當年這新生美國的選舉權只限於擁有物業的白人男性,天主教徒和猶太人被禁止投票。此制度維持了約一百年,至1870年,亦即是內戰結束五年後,美國國會才通過准許非白人男性參與政治選舉的第十五號憲法修訂案,並註明不能歧視前奴隸。立國一百年了,也經歷過慘痛的內戰,但政治選舉權仍然只限於男性,並不包括美洲大陸的原主人(印弟安土著)及亞裔移民。在此要注意的是,早便通過的十五號修訂案,要再到1965年黑人民權運動後,才真正在全國各州落實執行,期間整整花上了近百年。而最不可思議的是,於法理上,該法案直至1997年,才得到全數五十個州政府的確認。最後一個確認該修訂案的是田納西州,而以政治開明進步著稱的加州,也只是在1962年才通過認可該法案。
  
  1920年,美國國會又通過第十九號憲法修訂案,正式容許婦女投票。四年後的1924年,印弟安土著獲准投票。1962年,國會通憲法第廿四號修訂案,禁止以欠稅為由剝奪投票權,開始保障窮人的投票權。國會關於投票權的最近一次修訂是1971年將合法投票年齡提前至十八歲。
  
  以上只是一個大概,美國投票的演變相當複雜,限制也因各州不同,個別州份對選民會有如學歷、犯罪背景等特殊的規定。而貫串其中的是公民資格要求;除了各階段的不同限制外,投票人必須是公民,而一如前文所述,不是所有居住在美國的人都有權申請成為公民。1790年國會便通過禁止亞洲人歸化美籍。華人移民雖然在十九世紀已移民到美國,要到1943年才獲得申請入籍的許可。至今,在這片美國土地上,仍然有無數居民是沒有投票權的。


  簡述這些歷史資料,是為了說明民主選舉不是「人權」,而是「特權」。美國自立國以來,雖然選舉權不斷擴充,但始終不變的是它的「特權」本質。民主選舉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人權),天下間也沒有必然是「一人一票」保證,總是會有人被拒於投票站外的。總而言之,深究起來,人權之有無及多寡,與選舉制度不存在簡化的必然關係,不應用簡單推理來相提並論,而政治權利也不單單是選舉權。(待續)

Friday, July 25, 2008

溫飽人權(一)

溫飽人權(一)

  昨日在星島中文電台粵語台主持每周一次的清談節目,一位男聽眾來電狂轟中國官員一再公開說「溫飽是最大人權」,該聽眾指責這是侮辱所有中國人,把人民當作畜生。這位聽眾又說怎麼「不自由毋寧死」之類的話,說時很氣憤,而筆者卻是聽得很心酸。持類似這位聽眾觀點的人,都把自己定位是「全國人民的守護者,是真正關懷人民的民權先軀,也是有見識有良知的愛國者」。站在這麼高尚的道德位置發言,除了顯示自己也是高尚之人外,細看其點觀,卻又是何等冷漠無情。


  高喊「中國要自由民主」,並不等於就是維護中國人權。首先,這類口號內容的概念過度簡化,何謂自由?何謂民主?把「自由民主」當作是「人權」的同意詞也是極有問題的。時下流行「普世價值」概念,把一些名詞定義為世界共通的標準價值,並且不加詮釋也不容許任何挑戰。這種做法本身是一種「極權」行為。在完全不交代何謂「人權」之下,根本沒有討論中國官方「溫飽人權」理論的基礎。

  中國現任外交部長楊潔篪於2006年以副外長身分在聯合國人權事理會上發言,清楚論述了中國政府對人權的看法,比起挑剔新聞片段裡中國官員的談話,應更能了解現今中國領導人是如何處理人權問題。篇幅有限讀者可進以下網站查看原文;http://www.china-un.ch/chn/rqrd/speech/t258934.htm

  批評中國人權狀況的人士,經常提到的是政治權利,指責中國沒有民主選舉、人民沒有批評政府的自由、異見人士會遭到判刑。其次是批評中國政府剝奪人民的宗教自由。政治權和信仰權利都屬於人權範疇,但絕不是人權的全部。人權最直接的定義是個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此等權利是人類平等享有,不分階級的,倘有階級因素,則是特權而不是人權。在各種與生俱來的權利中,首要是生存權。不論你的道德口號喊得多動聽,民主選舉如何美妙,但如果沒有生存的權利,這一些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而保障生存權利,第一步就是平等的糧食和醫療照顧,這是任何政府的首要及最基本的責任。(待續)

Thursday, July 24, 2008

鯉躍龍門

鯉躍龍門

  一登龍門可真的升價百倍?答案:何止百倍,還可能會當上美國總統。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繼續在中東的「競選」行程,據媒體的報道,奧巴馬在中東還得到元首級的接待。美國在中東的威望確是與別不同,只是一個總統候選人,也享有元首級的待遇。總統候選人在選前高調到外國活動,奧巴馬並不是第一人。當年尼克遜在競選總統前,也多次以副總統或總統(競選連任)的身分外訪蘇聯、越南和中國等政治極敏感的國家。尼克遜這些重要的外交訪問,除了當時雙邊關係的需要外,也有其助選的作用。勇於面向世界最嚴峻的外交挑戰,顯示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權威,尼克遜透過這些外訪鞏固了自己是強而有力世界級領袖的地位。

  當然,不是每一個總統候選人都可以借外訪造勢的,得要看有沒有重要的公職身分。布殊首次參選之時並沒有到外國訪問,更慘被主持發問的國際元首問題而難倒。奧巴馬因為是聯邦參議院的成員,於是可以「假公濟私」,以國會議員出訪團名義,為自己的競選造勢。不過,若把奧巴馬與尼克遜相比,兩組行程的助選意義可能相近,但性質可完全不一樣。

  尼克遜當年對國際事務已擁有相當的經驗,出訪能效成某程度的外交成果。而奧巴馬的中東之旅,可稱為「洗底」之旅。因為被指外交經驗貧乏,以及國際事務觀點幼稚,奧巴馬努力借中東之行來為自己的外交履歷表加分。也可以說,奧的中東行是做給國內選民看的一場戲。就好像昨日他承諾全力支持以色列,明顯就是為修補與國民猶太裔選民的關係。

  候選人是發競選支票的機器,在集會上任你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也沒有關係。但跑到政治敏感的國家,在當地領導人面對做選舉演說,實在是荒唐及不恰當。可是,美國媒體普遍受落,兼且要推銷給國內的觀眾。鯉躍龍門有可升價百倍之說,跑去中東幾天轉一個圈,就可以國際領袖嗎?2008美國總統大選真的是劃時代的一次創舉。

Tuesday, July 22, 2008

快活人

快活人

  美國著名民調機構昨日公布了關於中國人生活態度的調查,機構所公布的民調誤差率為百分之二。報告內最重大的發現是超高比例的中國民眾認為自己國家的發展方向正確,是全球廿四個被調查國家中最高的。我們身處的美國,只有不到三成的民眾認同當前的國家方向。這點發現及報告內的其他結論,可以讓西方世界更明白中國人,比政府拚命做公關來得有效多了。

  報告發現有86%的中國人認同國家方向,對比2002年的同一調查大幅上升,當年僅有48%人認為國家方向正確。從此數字可以看到,中國是一個越來越有自信的國家。那些對中國仍然持有呆板觀念的人,一直以為中國人是活在受壓逼的生活之下,對政府是充滿怨氣的。而此由美國權威機構所做的調查,卻發現近九成中國人對國家前途樂觀,糾正了這些人的觀念。另外,對家庭生活滿意的有81%、滿意工作的有64%及滿意個人收入的有58%,對比2002年,除了工作一項微降一個百分點外,其餘都見上升。可見,現今的中國人是活得比過去要快活得多了。

  不過,報告內的兩項發現卻值得關注。分別是有77% 的中國認為其他國家對中國持有正面態度,另僅有3%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傷害到別的國家。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人過度自以為受世界歡迎,可能會對國際危機的反應變得緩慢。至於經濟發展方面,怪責中國搞壞美歐經濟的西方人越來越多,可以說漸成是主流。中國人應認清中西意識形態上的分歧,早為之計。

Monday, July 21, 2008

股 災

股 災

  前總統陳水扁步入法院應訊時被老伯狂踹了屁股一下,這一腿也真的厲害,竟然奪去了審訊的風頭,法院外的戲碼比法院內更好看,更成為民眾的話題。在網上搜索看看網民如何看這次「股災」,粗略印象是笑比罵的多。至於公開表態的政客,綠的自然罵得狠,藍的也只能嘴巴譴責心裡笑。

  扁沒有按先前的保安規劃,更改進入法院的路線,造成媒體追訪的混亂場面,而老伯也趁亂施出了「天殘腳」。有論者指扁更改路線是故意的,有心製造記者採訪的混亂,加強自己曝光的轟動性。也有說法是他要跟不友善的媒體過不去,累記者們要東奔西跑。但不論扁因甚麼要更改路線,扁股受災肯定是果。

  堂堂一位前總統,在公開場合遭到平民如此侮辱地襲擊,本來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件。但扁看來確是政治老手,他到醫院驗傷去,把丟臉的遭遇變成為博取同情的機會。操作原理與當年的兩顆子彈差不多,扁受傷,一些深綠民眾會被激動起來。可是,現在扁已經在民望極低之時下台了,從網民反應,一些人還感謝阿伯替他們出了一口氣。就算是扁有心操弄遇襲事件,恐怕再也難激起浪花。

  政治人物真的要知所進退,美國近代最不受歡迎的總統應該是尼克遜。他因為妨害司法和竊聽民主黨總部醜聞而下台,雖然他也力抗了一回,但終於明白政壇幕前的風光已一去不返了,不如爭取下台後多一點安寧的私人空間。陳水扁可能比尼克遜年青,還是想鬥一鬥。最近有聲音說扁要東山再起,希望扁真的不要太自負,政治人物的生命是有限的,也受天地人等因素影響,不是堅持就可以勝利,宋省長不也是一時風雲的人物嗎!

點指兵兵

點指兵兵

  最近才下令增兵阿富汗的布殊總統,表示倘達爾富爾的武裝衝突不受控制,他將考慮出兵蘇丹。美國政府指責蘇丹在達爾富爾進行種族滅絕大屠殺,白宮支持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卻從沒有直接派遣美軍。布殊以軍事行動向蘇丹政府施壓,或許會有一點威脅作用,可惜一點道德力量也沒有。

  達爾富爾武裝派系間暴力衝突所造成的人道問題,得到美國民間組織的同情,美國政府同樣高調的關注,並且不時把達爾富爾問題歸咎於中國「助紂為虐」。為了一個極度混亂及窮困的非洲地區,布殊總統大義凜然的說不惜用兵保護,其人道精神何等崇高。

  達爾富爾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路透社引述沒有出處的「專家」估計,派系戰鬥造成廿萬人死亡,二百五十萬人無家可歸。暫且不論這沒有註明出處的數據是否屬實,與此情況類似的地方還有,就是伊拉克。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初發表的研究,美軍佔領伊拉克後,已有超過廿萬平民死亡。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推算,死亡伊人數字高達六十五萬人。而據聯合難民單位的估計,因為戰爭而逃離伊拉克到鄰國的伊人約有四百萬人。

  論死傷與難民人數,伊拉克要比達爾富爾嚴重得多了。布殊可以義正辭嚴地為達爾富爾人民請命,但可有反省因為他而在伊拉克所造成的災難呢。何謂世界正義,可以接受一面指責別國殘殺平民,而另一面卻年年撥出過千億元軍費幹同樣的勾當嗎?如果布殊總統認為出兵達爾富爾便可以救民於水火,那伊拉克境內的十多萬美軍是幹甚麼用的?

奧修之路

奧修之路

  奧巴馬到中東訪問成為連日來國際新聞的熱點,甚至比在任總統布殊出訪更受重視。奧巴馬可能是下任美國總統,準領導人訪問國民最關注的伊拉克及阿富汗,受到媒體和國際注視自有其道理。不過,如果換上是麥凱因出訪,媒體的興奮程度肯定不會如此高漲。兩者分別是在於國人對奧巴馬的戰爭立場仍沒有明確的認識,雖然他是以反戰作為招牌,但落實到政策層面,還是沒有把握他將會如何。由於這種未知狀態,好奇心也自然更大。

  前任三藩市市長布朗昨日開始在《紀事報》撰寫政治專欄文章,專欄的處女作便寫到奧巴馬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布朗指奧巴馬隨著對議題的認識加深而改變立場,已令到一些從起首便加支持他的人感到懊惱。

  奧巴馬確是存相當大的可塑造性,他本來就是政治經驗淺,對國內外事務因認知的改變而修正立場是必然的。初選時克林頓抨擊奧巴馬的伊戰立場前後不一,即時引來媒體和奧太指責克林頓種族歧視。現在,奧修路線出現了,媒體派出最當紅的記者跟著奧巴馬到伊拉克,捕捉他可能發表每一字一句。這豈不是證明了當日克林頓說的是事實。

政治就是如此可笑,候選人在推銷一個經過市場調查而設計的自我形象,媒體因其政治觀點亦加入塑造候選人的公眾形象。候選人依公眾的反應而修改宣傳形象,成功操弄這套手段的便成為最終的當選者。

  對奧巴馬中東政策的好奇,是民主選舉制度的悲哀。此君極可能要當上美國總統/世界領袖了,現在才邊學邊拋出所謂的政策,而我們竟能期望他能帶領國家走上更光明的前路。有民主卻沒有具水平的領袖,比沒有民主更可怖。此話可能被抨擊為反民主潮流,但只要細心想想,相信比奧巴馬更能經得起考驗。

Wednesday, July 16, 2008

以黑制黑

以黑制黑

  非裔民權領袖傑克遜的「批奧」風波繼續燃燒,努力不懈的媒體再揭傑克遜除了在電視台節目中場毒罵奧巴馬外,更用了非裔最忌諱的N字(類似中文俗語的黑鬼意思)來稱呼同族非裔。人已遠在歐洲的傑克急忙發表聲明再道歉,在越描越黑的定律下,相信事件所造成的破壞已沒法彌補。

  其實嚴格來說,傑牧師並沒有錯,他只是老實而不小心。言論自由是美國民主精神的靈魂,傑牧師有權表達對奧巴馬的不滿;至於「閹割」之詞,是粗俗有失身分,除此之外,並不是什麼滔天大罪。為何媒體不斷炒作,甚至要查根究底,找出同一段對話中傑克遜還有什麼把柄。他們終於找到了,原來傑牧師還用了N字。向來主張禁用歧視字眼的傑牧師原來也是說一套做一套,此事本身有新聞價值,但關注重點應是如果連民權領袖本人也可以接受,N字是否應該再成為禁忌。可是,事情卻不是如此簡單,在事件中受傷害最深的不是傑克遜,而是奧巴馬。

  率先曝露傑克遜醜態的是最保守的電視新聞台──霍氏,各保守評論節目即時跟進成為熱門話題。此事的最大價值是「連非裔的民權領袖都不滿意奧巴馬」,奧巴馬不夠黑的問題又被提到台前了。這是一個奧巴馬參選初期的議題,現在又復活了。此外,最近一項民調專門針對總統大選中的種族因素,發現奧巴馬受到八成非裔的歡迎,但在白人方面卻只得三成。民調的結論是選民的族裔背景與對候選人的印象有明顯的連繫。在大選臨近時不斷把種族議題炒作起來,受傷的肯定只會是奧巴馬。

  看來,奧巴馬在初選時受到媒體的禮待已成過去。傑克遜越是道歉,越是讓人覺得吹噓奧巴馬的人其實都不是在講真話,奧巴馬泡沫可能逐漸接近危險期了。

Tuesday, July 15, 2008

錢係會繼續嚟

錢係會繼續嚟

  香港歌神許冠傑的粵語流行傳神地反映了社會民生百態,其中一首《錢係會繼續嚟》令窮人聽得特別開心。低下階層容易為生計而發愁,歌神以極輕鬆的曲調開解大眾,歌詞首幾句是:「米貴冇乜問題,諗計,咪懵懵閉;踱掂,就要發威,啲錢就會繼續嚟」(看不明白廣東話的朋友,歌詞大意是米貴沒問題,動動腦根,不必傻頭傻腦,想好了便大膽做,錢肯定是會繼續來的)。別笑此歌是自欺欺人或盲目樂觀,因為不論白宮和國會領袖,何嘗不是抱著同一樣的態度呢?

  國會議長普洛西昨日表示將推動新的刺激經濟方案,包括在秋季前推出第二輪現金退稅。比布殊總統的一千七百億元退稅所不同者,普洛西計劃同時撥款作基建,並且為財政困難的州政府提供現金補助。普洛西說剛發放完的退稅都被上漲的能源價格所抵銷了,因而未能達到真正刺激經濟作用,必須要再開國庫。

  美國目前的經濟就像是重病的病人般,作為醫生的白宮和國會卻只有獨步單方,就是大灑金錢。早前有投資銀行因為投資次按失敗而瀕臨倒閉,聯邦儲備局破例撥款支持;前日為挽救全國最大的房屋貨款公司,白宮也要求國會批准給予該兩公司無上限的聯邦貸款。現在普洛西又提要全民退稅,在這些領導的腦子裡,必然經常唱著許冠傑的這首歌,要不然,他們又怎會忘記我們還要支付年年千億元的中東戰爭軍費,以及我們的國庫其實是空空如也的,有的只是欠單。

  錢真的是繼續來嗎?香港政府因為盈餘豐厚而被要求派錢抗通脹,算是還富於民。美國有富可還嗎?這國家是怎樣管治的,沒有人去阻止問題的發生,出了狀況,總統議長等政客就只會花錢,花借來的錢。長此下去,國家的前景在那裡?難道真的如歌詞所說的:「萬事係放遠睇,啲錢係會繼續嚟」。

Monday, July 14, 2008

紙老虎

紙老虎

  俗語有所謂:「老虎屁股摸不得」,用於形容一些惡氣沖天的人。為甚麼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呢?因為老虎是會吃人的,去年三藩市動物園的老虎被隔溝挑釁,導致一死兩傷,可證此言非虛。在人界,也有如虎般不容挑戰的「惡霸」,只要被認為犯下「大不敬」,貴客得小心後果。

今年一月本欄便談到奧巴馬「罵不得」特殊身份。在民主黨初選爭持階段,奧巴馬把所有來自希拉莉陣營的批評都定義為惡毒的攻擊,逼得希拉莉要多回道歉。奧巴馬彷似是不能被動一根汗毛的人中虎。「奧巴馬碰不得」的規舉逐漸被媒體塑造及定形了。現在進升為為準黨候選人,身價又升一級,奧已習慣其老虎身分。

  放下與克林頓夫婦多年友情而支持奧巴馬的非裔民權領袖傑克遜最近便中了一招。他在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在不知道咪高峰開著的情況說了句真心話,批評奧巴馬經常發言貶低非裔,令他氣憤得想要把奧巴馬閹了。傑克遜用語確是粗鄙,但卻正反映了他內心的不平。不過,奧巴馬是碰不得的,具民權界的長老地位的傑牧師,也只能即時公開一再道歉。

  可是,新一期《紐約客》雜誌封面卻以一幅奧巴馬夫婦的漫畫作為封面,內容是諷刺他們不夠愛國及縱容恐怖分子,畫中的奧巴馬一身回民服飾,奧太則背著長槍,兩人身旁的火爐正燒著一張美國旗。奧競選團炮轟《紐約客》,漫畫的作者則我行我素,指政治漫畫本來就是用誇張手法表達作者的某種想法,一點沒有道歉的意思。

  回想在初選之時,網絡流傳奧巴馬是回教徒,傳媒賣力替奧巴馬澄清,甚至不惜派人到印尼實地訪問為奧澄清,並且把事件幕後黑手矛頭全指向希拉莉。事隔才幾個月,主流媒體竟然「膽敢」在頭版把奧巴馬夫婦描繪為拉登的支持者,這其中不是有些古怪嗎?昔日不能碰的老虎屁股,很可能已悄悄地被貶為紙老虎了,不要說碰,被踢被踩的機會可能還陸續有來呢!

Sunday, July 13, 2008

星巴克

星巴克

  全球最大的連鎖式咖啡專門店星巴克,月初宣布將關閉美國六百間分店及裁員一萬二千餘,昨日公開了首批關鋪名單。從媒體報道的角度上看到有趣現象,不少報道是以當地星巴克不在名單作為好消息,真的沒有星巴克不行嗎?

  美國是全球消費咖啡最大量的國家,賣咖啡應該是最安全和有利可圖的生意。因為美國人雖然愛喝咖啡但卻不懂怎樣喝優質咖啡,長久以來,喝咖啡只不過是為了其中的咖啡因,談不上享受二字。直至九十年代,星巴克的創辦人以優質咖啡及寫意風情作為標榜,民眾忽然察覺到咖啡原來是可以如此好味道的。伴隨著九十年代的景氣大環境,貴價的星巴克咖啡生意越做越旺,業務不斷擴張。至2006年,星巴克以每日新增六店的速度在美國開分店。直接經營與授權店加起來超過一萬二千間,當年的星巴克行政總裁當奴豪氣的估計,全美可以容納四萬間星店。

  不到兩年光景,總裁狠狠地自打一巴掌了,也被集團開除了。無處不在的星巴克踢到了鐵板,財經界分析星店的衰敗原因,最多提及的是發展過度,也有稱是因為經濟差,消費力下降。不過,除此以外,一些平常消費者的心理也許是其中原因之一。星巴克起家是因為它新鮮,不單是咖啡新鮮,口味新鮮,形象和服務也都新鮮。但店開多以後,大部份新鮮感沒有了,反而變得太大眾化,因而讓一些新興的連鎖有發展空間。另外,星巴克以貴價享受優質咖啡的概念受到挑戰。四元一杯咖啡對好些消費者來說太貴了一些,麥當奴新推出的兩元有找的大杯凍咖啡,很有市場眼光。看來大多數美國咖啡消費者底線沒有因星巴克而改變,不過是想喝一點咖啡因而已。

Friday, July 11, 2008

愛 瘋

愛 瘋

  第二代蘋果手機iphone今日開始全球發售,在亞洲區因時差關係比美西更早能買了這新一代寵兒。據稱在香港的拍賣網站,新款iphone最高叫價高達一萬七千元,是零售價的一倍;而在紐西蘭亦出現了通宵輪候購買的情況。美西消費者則可以在今晨八時起到蘋果專門店或獨家代理的電訊公司購買,熱潮可期。是什麼原因令到iphone如此受歡迎呢?

  蘋果第一代iphone登場之時,評論界反應其實是冷淡的,因為iphone的功能別的手機都有,反之,歐日先進的機種在功能上有的更勝iphone,唯一令iphone突圍的只是她的大型觸碰屏幕,以及那沒法代替的蘋果品牌。因為評價不高加上售價偏高,iphone首輪反應並不理想,不出數月便要割價變招。其後在歐洲上市,評論也不看好。在此種種看似不利的狀況下,iphone卻一步一步攻佔市場,成為全球發售量增長最迅速的單一機種,從去年七月售出一百萬部,至今年一月已上升至四百萬部。

  一部功能不算超強且價錢不便宜的手機,為什麼會吸引萬眾的喜愛,並且到了瘋狂的地步呢?當中蘋果所建立的時尚風氣應是主要原因,蘋果產品是潮流至in的象徵,雖然iphone不是什麼科技大突破產品,但其一哥地位卻沒法被取代。環顧當下美國的產品,殺人的武器不算,一般消費產品,沒有比蘋果產品更成功的了。過去,美國的可口可樂和麥當奴是世界品牌,也是美國潮流文化的代表。可樂和麥叔叔都日漸失了去光芒,更被擠到不健康商品的行列。美國形象在國際不斷下滑之時,iphone潮多少可以證明美國還有些事物是討人喜愛的。

  但iphone的成功,也讓人自然聯想到除了蘋果之外,美製產品有那些具有同樣成績的呢?恐怕很難找到對等的第二位。

Wednesday, July 09, 2008

瞎子摸象(三)

瞎子摸象(三)

  續評《紀事報》那篇《奧運環改造中國》的報道。撰寫該則報道的記者認為京奧是象徵著西方文明搶灘攻入中國,此觀點是以大西方為本位,認為西方文化優於中國文化,所以當從封閉落後中發展起來時,中國也將毫不保留地仰慕和吸納西方文明。夾雜著近年在西方極流行的環保概念(保護稀有瀕臨消失事物),記者帶譏諷地指出,中國在擁抱西方文明的同時,卻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文化。

  近年西方興起批評中國破壞環境,所謂的環境,除了天然地理資源外,還包括傳統文化。這些批評的背後思想是:中國人不懂得愛護環境,愛護自己的文化,無知地學西方的皮毛。因此,《紀事報》記者下了貶義的結論,認為京奧令中國政府加速西化,但卻犧牲了寶貴的傳統文化。 

  京奧反映轉變中的中國,記者在這點上是看對的,可惜卻沒有明白中國怎樣在變。京奧不等於討好西方,也不等於接受全盤西化。報道提到政府宣導教育民眾注重公共衛生及儀表,是為了討好西方來的遊客。這說法有小部份可能是事實,卻極不完全。從梁啟超的《論公德》到八十年代的「五講四美」,到近年中國政府提醒民眾在國內外注意儀態,其精神是一貫的。提高國民的公德及公共衛生意識或儀表,與國家的經濟條件關係最大,不見得是專為討好西方而做。

  自從改革開放政策促成中國經濟起飛,國民生活水準得到普遍提高之後,重尋社會價值觀便成為中國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紀事報》記者以為中國是在迎合西方,而事實上剛好相反。中國人崇洋於上世紀最烈,當代中國對西方的了解更深刻,也因而明白西方文明的優劣,不再是盲目的崇拜。如今年初國內民眾自發聲討CNN等西方傳媒、抵制法資超市,以及有九成網民不在乎法國總統是否出席京奧開幕式等,都反映了中國人就自身在國際的立足點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了。這又與中國的經濟成長互為因果的。

  中國社會目前並不存在傾慕西方,以至自我摧毀傳統文化的問題,中國只是處於重整價值觀的時期。建構當代中國價值觀的材料,不是借奧運風吹來的西氣,而是從中華五千年文明裡重新汲取養分。一個本來沒名氣的師大女教授在電視台講經典《論語》,想會有多少觀眾呢?特別是一般人都會想中國經歷過共產思想及文革,這類經典還會有人感興趣嗎?與所謂的常理相反,于丹藉講《論語》而成為炙手可熱的名人,與品三國的易中天齊名。除了他們兩人外,國學在中國近年大受歡迎,不是老先生懷舊,是年青人也愛讀經典。

  所以,《紀事報》記者看到中國受西方文明的清洗是戴著有色眼鏡的結果,情況絕對不是如此單純。中國對外開放,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是必然的。與此同時,這種開放也是對內的。重新發現或檢討傳統文化,與新知識新思維相結合,表現出來的便是新中國的未來。就如唐人與宋人是不一樣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是中國人。中國正在走著自己的路,將之視為步西方的後塵,可謂失之千里了。

Tuesday, July 08, 2008

瞎子摸象(二)

瞎子摸象(二)

  續評上周日《三藩市紀事報》記者Peter Fimrite專題文章《Olympic rings transform China》(譯:奧林匹克環改造了中國),該報道的核心內容是分析西方文化如何透過奧運衝擊,甚至衝潰了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確是在急速變化之中,但《紀事報》記者的立論卻與事實徹底不符。首先,記者以胡同的消失、學習西方禮貌、動物形福娃等等來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在消亡之中。記者並引用一位柏克萊加大教授的說法,指奧林匹克精神是「不中國的」,推崇奧運精競技精神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矛盾。以上觀點反映出來的,是對中國文化極其淺薄的認識。若從迎接外來文化的層面看,今日中國與西方接軌時所採取的態度,正是中國傳統的方式,十分之「中國」。

  有容乃大,數千年以來,中國人一直都沒有抗拒過外來文明,「兼收並蓄」是中國人接觸新文化的基本態度。今日似乎很中國的東西,嚴格來說其實都不中國。就如儒釋道三教可合流、琵琶二胡可以成為國樂。胡同日漸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西方記者可能認為是文化滅絕的證據,但只需放眼回望秦漢唐宋元明清,中國每一個時期都在不斷更新變化,新事物新思維新建築,數千年來都是毫不留情面地替舊立新。中國人重視歷史,但不古板;好古又不拒新,當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便說日本人保存文物的態度和精神要比中國人好得多。事實確是如此,勇於求變納新是中華民族的本性,元清雖非漢族當皇帝,卻一點不減其中國成份。

  所謂「奧運精神與儒家思想矛盾」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報道說這種矛盾造成中國目前新舊兩代的矛盾更是捕風捉影。首先,奧運標榜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競爭,是個人追求自我完美的表現。而儒家思想雖然以個人對群體的責任為主體,但同時亦講究追求自我的完美。治國平天下,是由修身開始的;三省吾身,也是同一道理。十年寒窗赴京應考,何嘗不是要拚個你死我活。

  所以,運動員追求個人成績,並非「不中國」。再者,改革開放的成功,最重要一點是調動了個人的創造力量,謀求個人幸福是今日中國社會的最大全民共識,而且在此間沒有代溝的問題,不分老中青的。反之,儒家思想中的群體道德價值,成為中國運動員代表國家爭光的助力。中國文化中特強的家國觀念,讓全民把辦好奧運當作是自己的事情,奧運成為凝聚全民的一股力量,而不是記者所說的撕裂兩代。 

老吾老

老吾老

  昨日本欄預告會探討奧運與現代中國發展的關係,但由於本地新聞傳來一位77歲的老婆婆在賭場外失救至死的消息,讓人萬分感慨及悲傷,且把京奧話題擱置一天,先反省本地華裔耆英的生活素質。

  不幸去世的老婆婆據稱患有失智症,但如灣區無數華裔長者一樣,閒來無事便愛坐發財巴士到賭場玩樂。上周二她因為上錯回程車而輾轉流浪在賭場外的郊野地,無糧無水下不支倒斃。事件令人惋惜,論者紛紛追究責任誰屬。是巴士司機不夠細心?抑或是賭場警衛不夠愛心?又抑或是家人過於粗心?一時間難有定斷。不過,與其追究所謂責任,不如更全面地反思長者們的生活素質。

  就如老婆婆的家人所說,死者並不是好賭,去賭場只是消閒打發時間。發財巴士天天在灣區各華埠出發,買票者以耆英佔絕大多數,乘坐近乎免費的發財巴士去賭場,可能是他們最便利和最高興的活動。退休後時間多,若沒有規劃好生活日程及安排活動,賭場便成為最吸引的選擇。耆英成為發財巴的主要顧客,間接反映了我們社區長者活動和服務的不足。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孝道,但現實生活是子女照顧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次不幸事件除了提醒為人子女者要更多關懷父母外,也打響了社區警鐘。在個人家庭能力以外,社區機構擔負起照顧社群共同利益的責任。單純從此事例便可見,華裔社區對老人失智症(癡呆症)的認識不足,患者家屬不懂如何照料。醫療教育資源不足外,長者服務也未見發達。雖然華人社區有一些聲譽良好及歷史悠久的耆英中心,但面對日增擴大的長者人口,服務供不應求。以三藩市為例,華裔社區是市府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應爭取市府投放更多資源在我們的社區,加強長者服務刻不容緩。

Sunday, July 06, 2008

瞎子摸象(一)

瞎子摸象(一)

  在昨日的三藩市英文紀事報上刊登該報記者Peter Fimrite的一篇專題文章《Olympic rings transform China》(譯:奧林匹克環改造了中國)。讀罷全文,驚訝此無知和謬誤百出的文章,竟然可以出現在美西的大報上。而更令人震驚是記者論據所引述的出處來源,不少是來自一些所謂中國通專家和華人。

  記者Fimrite的文章的核心是:為了借奧運向西方展示一個美好的現代中國,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一場大量吸納西方價值觀的文化革命正在運行,舊有中國文化在多層面受到威脅及消失。中國政府致力辦好京奧,是要讓人民更支持政府的統治。

  文章指出,奧運比毛澤東和八九天安門運動更能改造中國文化。奧運帶來個人競爭主義,與傳統的中國儒家思想違背,造成新舊兩代中國人的矛盾。文章又指中國政府在奧運前宣傳教育民眾不要吐啖、不抽煙、不丟垃圾、不插隊等,是為討好來訪的西方人。京奧吉祥物福娃的動物選擇,也是經市場考量,選取西方人最愛的動物。作者說:八月到北京的遊客,在餐館內會見到碟上的魚是有頭有尾的,這是中國文化中崇尚全美的精神;也許有個別遊客會學懂八卦鏡的意思,但除此之外,許多中國故有的文化將不復現。作者特別舉出北京的胡同消失,來證明西方文明如何替代了中國傳統。

  上述只是簡單引述該篇劣文的部份內容,括概而言,作者的大美國和大西方思想強烈,他嘗試分析奧運與中國現代發展,但卻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及改革開放的基本事實認識,因而沒法對眼前的中國現狀作出分析,仍然以舊思維看新中國。而為了支撐論點,他找來了一批抱有不同眼光看中國的所謂專家。這類文章只說明一點,就是西方對中國的了解嚴重貧乏,就算是應該有強力觀察力的傳媒人,也不例外。明天本欄將就該文內容再作深入討論。

Friday, July 04, 2008

移動長城

移動長城

  奧巴馬即將啟程前往伊拉克,透露歸來後可能會調整他的的伊戰立場。由於奧巴馬是以反戰及定時速撤軍作為競選口號,放出改變立場的風聲,即時引起各方的關切,為免輿論行情惡化,奧巴馬又召回記者,改用另一組詞彙「說明」自己仍然堅持結束戰爭。既然堅持,又為何暗示要變卦呢?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不堅持原則,堅持原則的人永遠不會是成功的政客。

  面對民主黨初選,奧巴馬以鮮明的反戰及限日急撤軍立場,作為正面直擊希拉莉的致命武器。但競選策略必須因時制宜,在不同的階段,面對不同的選民,必須有不同的策略。所以,成功的候選人需要一道「移動長城」。長城者,堅固不可攻也;移動者,具彈性及多變功能,可以迎戰不同敵人。政客的所謂政綱,便是他們的移動長城。

  奧巴馬在初選時得到全國最大的反戰團體力挺,在人員和資金上給予極大的幫忙。在成為民主黨的真命天子後,奧巴馬便要開始面向全國選民。上周一項民調顯示更多人相信麥凱因比他更能處理伊拉克問題,顯示單憑反戰並不足夠。該項民調讓奧巴馬明白選民對他處理戰爭缺乏信心,民眾需要一個更實在的統帥。於是,他便開始調整策略,遠離口號式的抽象反戰,更多務實的言論。

  在昨日的記者會上,奧巴馬說:「如我不理會戰地實際情況,將只會是一個差勁的三軍統帥。」這句話有兩層作用,首先是證明自己對於戰爭並不幼稚,是會審時度勢的;其次,為自己日後更大幅度調整伊戰立場建立理據基礎。且慢!奧巴馬的這句話有點似曾相識,不是小布殊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嗎?對了,在被問到何時撤軍,小布殊也說自己要聽從戰地將軍的意見。看清楚沒有,這就是所謂殊途同歸了。

Wednesday, July 02, 2008

續「還政於民」

續「還政於民」

  繼續昨日的話題,港民主派政客將「還政於民」定義為實施會普選制度,理論根據是普選等於全民參政,於是「政」便「還」於民了。這是一個簡單易懂的理論,但卻不一定是有意義的事實。因為,「還政於民」的一個假設或預設意義是,政歸民管是好事情,能與民生利。可是,若我們把「政」等同某一政制,則未見得必定可以利民。政制只是一個架構,在這架構下可以產生不同的政策,而政策才是產生利民效應的關鍵。鎖定了某種政制,並不保證就能產生利民的政策。

  所以,把爭取普選說成為「還政於民」,只是取其表面的概念,甚至是錯誤的概念。因為普選只有政歸民的形式,而沒有實質性。在選舉制度裡,民眾的權力只限於在候選名單中選出公職人員,在此以後,當選者推行什麼政策,民眾便管不了。而且,候選人一旦當選,他們便屬於另一個階層,他們的利益與民眾的利益沒有必然關係。

  胡溫執政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確立一個服務形的政府。只要到互聯網上搜尋「還政於民」一詞,在其下可以發現大量來自中國各級政府的文件或新聞。而這些資料的一個特點是以實務政策為焦點。可見「還政於民」的概念在中國官方的理解與香港的民主派很不一樣。中國政府把建立一個服務人民、替人民解決問題及受人民監督的政府,作為「還政於民」的實體表現。

  不論採取何種政治體制,根本是「民眾利益」,不能保障或甚至侵害人民利益的政府便不是好政府。政客關心他們在政制中的權益,但民眾更關心的是政策對他們的影響。當然,具制衡機制的政制可以避免濫權,但政策是否利民,主觀還在執政者。陳水扁是普選執政的,其政績如何,有目共睹。同是鼓吹「還政於民」,港泛民視野在政客掌握權力的途徑,而中央政府則把建立對民負責任和聽任民意定為基本國策,兩者高下立判。

Tuesday, July 01, 2008

還政於民

還政於民

  一些常用的政治術語可能是耳熟能詳,似乎大家都懂,不必任何解釋。但倘若真的細心思考,反覆的推敲,可能會發現跟平常很不一樣的體會。「還政於民」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自從回歸以來,香港的民主派便經常喊出「還政於民」的口號,剛結束的七一遊行,口號也是「還政於民、改善民生」。普通的理解:打出「還政於民」旗幟者,表明自己是站在人民利益立場;而所謂「還政」,意思是指目前的政權或政務並不屬於或站在人民一方,是被某種勢力獨佔了,於是人民要索回。香港的泛民將爭取雙普選定義為「還政於民」,帶有革命的味道,目的在指控目前的香港政府是獨裁專制,強奪了港人的政權,於是要透過普選來「還政」。

  在口號層面,「還政於民」是大義凜然的,但在操作層面又如何呢?還那一些東西?怎
麼還?還給誰?泛民將「還政於民」簡化為普選,並未能回答上述三問。因為普選只是一種產生管治階層的方式,制度本身能達到甚麼功效全沒有保證。美國總統是經過選舉產的,但人民便因此而掌握政權嗎?白宮是由誰主宰的呢?

  香港的泛民經常藉喊叫民主式的口號而建立自我的民主形象,也以為借「還政於民」口號便可以把自己推在道德制高點,把不同政見者推向「與民為敵」的一角。泛民政客可能沒有注意到,「還政於民」絕對不是他們的專利,以這四字真言來挑戰政府,更覺幼稚。因為對比大陸由中央以至各級政府,討論「還政於民」的頻密度及深度都是泛民比不上的。

  國家主席胡錦濤推出「以人為本」的施政方針,並且通令全國學習執行。惠州市的常委李松在一次下區訪問中提出六點政見,其中一點便是「還政於民」。李松指的是要加強對各級領導的監督。李的六點內容涵概了民生、社會建設、反腐和公務行政效率等。比單純普選內容具體及豐富多。另一例是大連一區委在政府網站上發表文章中也討論到還政問題,文章說:「還政於民———公眾參與社會治理,體現了現代民主政治蘊涵的國家機構向社會組織,國家權力向公民權利的回歸;」

  可見,由上而下,中國各級政府和大小官員,都已經在深入探討如何落實,並且亦已開展還政於民。泛民政客以中央為假想敵,總是以為自己的政治思維高於內地,事實真的如此嗎?泛民大概只是在想把政權「還」到他們手上而已。

大分贓

大分贓

  伊拉克石油部長昨日宣布就境內八個油汽田的開採及管理公開招標,歡迎國際各石油公司參與競爭。有經濟分析指出這是一項利好消息,可以穩定如脫韁野馬的油價,也有人從政治角度說這證明了伊拉克已有相當的穩定和自主能力,令石油生產逐步恢復正常。另有評論認為石油出口量增加,將迅速刺激伊拉克的經濟,推動社會重建。我們可以再想出更多的理由將是次招標說成為天大的好事情,但卻沒法抹掉其在歷史上的真實意義,所謂招標,只不過是一次可恥的大分贓。

  伊拉克地原是文明古國巴比倫所在地,但在巴比倫巴亡國後,伊地長期淪為不同強國的佔領地。直至現代文明的到來,伊拉克發現了寶貴的石油,但石油利益卻一直掌握在西方強國手上,率先享其利的是英國。英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政治上成為伊拉克的「合法」管理人,英人其後把管治權交給傀儡政權,但卻將
石油開採獨家由英國公司經營。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擔心伊拉克把石油利益輸送到別國,英軍再度入侵伊拉克。

  戰後伊拉克的石油利益仍在西方國家控制之中,經過連串政變動盪後,冒出強人薩達姆。薩達姆推動石油國營化,把西方油公司全部踢走。因為石油的龐大利潤,薩達姆得以大搞伊拉克的基建和教育,也發展了先進的軍力。普京扭轉乾坤為俄國創造經濟奇蹟,招式便是薩達姆當年的石油國營政策。可是,薩達姆與伊朗之戰,搞壞了石油生產,也耗盡了多年來從石油賺回來的資金。為了擴大油源及希望提高油價以增加收入,薩達姆侵佔了科威特,刺中了美國的死穴,也因而遭到老布殊的痛擊。

  石油是美國的經濟與國家安全命脈,小布殊比爸爸野心更大也更狠,把薩達姆政府推倒了,人也殺了。現在到了分贓時候,令伊拉克富裕起來的卅年國營石油政策不復存在,現在是公開國際招標,也即時說伊的油田將再度受制於外國。也許有人會說,公開招標不是很公平嗎?是伊拉克政府在主導。請注意,昨日公開招標項目在一年後才會落實,另有一份不經招標的「短期」石油開採合約將批予美英石油公司。易請難送,已吃了頭盤的油公司,會為日後來競爭的公司留下好餸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