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告急 奧巴馬打中國牌
正在角逐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奧巴馬昨日語出驚人,在選情吃緊的新罕布什爾州說主張全面禁止入口中國製玩具。候選人在競選期間開出種種政治支票屢見不鮮,未必都能以競選諾言作為其當選後的真實政策,卻可以反映候選人的政治品德和思維。
奧巴馬周三在新州一個競選集會上說,美國市面上八成玩具來自中國,為了兒童安全,他將禁止所有中國玩具進口美國。他又提出學習日本在中國實地檢查食品安全的做法,建議美國也應派員到中國設立玩具品質檢查機關。奧巴馬此番言論是看準了天時和地利。
中國玩具的安全問題連月來成為美國的焦點新聞,本周是聖誕節購物的最後衝刺期,怎樣購買安全的玩具又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日前才報道了一個家長組織教育民眾如何避開有問題的中國玩具,也訪問了徹底抵制中國玩具的消費者。奧巴馬此時提出中國玩具議題,在時間計算上十分應節。而選擇在新州公告天下,也有地利因素。在玩具言論的同一天,新州公布了兩項初選民意調查,在Rasmussen的民調中,與上一期相比,奧巴馬反勝為敗落後另一對手希拉莉三個百分點;而CNN的民調顯示,奧巴馬與希拉莉本來相差僅一個百分點,現卻大幅落後十二個百分點。選候人的言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為自己增加選票。奧巴馬在中國議題上發表競選以來最激烈的言論,與選情告急直接相關。
美國市場上的玩具超過八成生產自中國,如何能實施禁制,奧巴馬沒有進一步說明。沒有具體方案除了因為客觀上難以實施,主觀上是他也沒有需要說明,因為用意只在禁令言論所掀動的即時選舉效應。如果認為禁令言論是奧巴馬一時衝動,也許並非事實,因為奧巴馬對中國議題早便「熱心關注」。
早在2005年五月他為Knox大學主持畢業禮時便指出,中國正全方位的與美國競爭,每年中國科技工程師畢業生是美國的四倍,中國國民將不必移民到美國也能享受優質生活。他警告應屆畢業生要明白,中國不再是低技術勞工的競爭者,同時也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去年一月,奧巴馬與參議員Norm Coleman在參議院成立了中國政策組,檢討美國對華政策。今年四月,他在芝加哥環球事務協會首次詳盡發表了他的外交政策,其中在涉及中國的部份,他把中國定位為「非朋友,也非敵人,而是競爭者」。五月,中國副總理吳儀訪問美國期間,奧巴馬在參議院發言,首次就兩岸關係表態,警告中國不要向台動武,但同時兩岸任何一方都不應單方面改變現狀。六月,他與希拉莉共同支持立法以懲罰性關稅為要脅,逼使中國調整人民幣兌換政策。
奧巴馬對中國的關注程度可能超過其他候選人,甚至在中國內地也展開了他的競選活動,在中國便有旅中美國人支持奧巴馬會(Americans in China for Obama)。今年六月七日,奧巴馬以視象會議方式與數百名旅中支持者會面,現場回答提問。網上也發售印有中國支持奧巴馬(China for Obama)字樣的T恤。
奧巴馬懂得向中國美僑拉票及籌款是他高明之處,但投機式的利用中國玩具煽動反中情緒以爭取選票,卻是低格調和不誠實的劣質競選手段。加拿大兩所大學於今年九月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從美國政府的數據可見,1988年至2007年8月間美國共宣布回收550 種中國製玩具,當中76.4%是基於設計問題,只有約一成是製造不良。即是說,所謂的中國玩具問題,設計師要負上最大責任;而中國工廠只是生產商,設計是美國玩具公司的責任。美國最大玩具商美泰的總裁之所以要親赴華為玩具問題向中國政府道歉,原因在此。
作為關注中國事務的聯邦參議員,又是爭逐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奧巴馬自然明白中國玩具問題是被誇大和渲染了 。而事實上也有民調顯示,超過五成美國民眾認為,玩具問題是傳媒炒作的結果。講求理性的奧巴馬竟然加入炒作玩具議題,無非是看準了它在選民中可發揮刺激作用,吸引那些對中國沒有良好印象的選民投他一票。
在紐約時報的網站上,就奧巴馬禁制中國玩具的新聞論壇內,便有多名網民高聲叫好,表示終於看到一位願意強硬對付中國的總統了。這些言論正是奧巴馬精心計算、引頸以待的效果。身為美國總統參選人要捍衛美國利益是應該的,但純為了選票而不顧事實地煽動憎恨,則是文明社會不能接受的惡劣選舉招數。
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醉生夢死
醉生夢死
何謂「醉生夢死」?香港浸會大學一名一年級女學生為此下了一個最悽慘的註腳。該名女生前日被發現在男生宿舍房間暴斃,初步懷疑是飲酒過量導致心臟病復發。據報道死者是在考試結束後,到男同學房間通宵暢飲狂歡,眾人早上醒來,才驚覺悲劇。
死者已矣,道德追究女死者為何到男同學房間狂飲烈酒已沒有很有的意義,反而是為人父母者必須醒覺,同樣的情況很可能發生在自己子女身上。大學生酗酒至死,在美國也時有所聞,大學一年級新生更是其中的高危族。大學階段是少年人邁向成人時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自由及獨立感覺,很容易讓年輕人誤以為自己已有足夠的判斷力,可以我行我素,特別是做一些過去因為年齡而被禁止之事。
香港的合法飲酒年齡是十八歲,在美國是廿一歲。但在美國校園內,未滿合法年齡而飲酒的大學生數不勝數。而且,家長們別以為在宿舍聯群飲酒的都是壞學生,而自己的乖仔乖女肯定不會參與。家們須要明白,子女沒有告訴你的事情不
等於沒有發生,飲酒更是校園流行文化,與學業成績或品德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而據一些大學生說,校園流行飲的不是酒精度低的啤酒,而是如伏特加一類的烈酒,酒精濃度達40%。酒商也似乎看準了年青酒客市場,推出了以傳統烈酒為本的新口味產品,如加入果汁或香草味的烈酒,令本來炙熱難下嚥的烈酒,變得平常如其他軟飲品一般,不知不覺間便千杯下肚。酒乃穿腸之物,卻成為大學生消閒作樂解悶的最愛。
家長必須正視子女飲酒的問題,但又不能硬來。華人家長慣於以長輩的權威要求服從,但這正與美國文化崇尚個人自主的模式相違背。所以,不是美國土生的孩子特別難教育,而是家長們不得其法。與其板起面孔曉以大義,不如自行學習更多關於酒的知識,然後找機會向他們分析各種酒類的特性,以及酒精對人體的影響。以理服人,相信仍是有效的。
何謂「醉生夢死」?香港浸會大學一名一年級女學生為此下了一個最悽慘的註腳。該名女生前日被發現在男生宿舍房間暴斃,初步懷疑是飲酒過量導致心臟病復發。據報道死者是在考試結束後,到男同學房間通宵暢飲狂歡,眾人早上醒來,才驚覺悲劇。
死者已矣,道德追究女死者為何到男同學房間狂飲烈酒已沒有很有的意義,反而是為人父母者必須醒覺,同樣的情況很可能發生在自己子女身上。大學生酗酒至死,在美國也時有所聞,大學一年級新生更是其中的高危族。大學階段是少年人邁向成人時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自由及獨立感覺,很容易讓年輕人誤以為自己已有足夠的判斷力,可以我行我素,特別是做一些過去因為年齡而被禁止之事。
香港的合法飲酒年齡是十八歲,在美國是廿一歲。但在美國校園內,未滿合法年齡而飲酒的大學生數不勝數。而且,家長們別以為在宿舍聯群飲酒的都是壞學生,而自己的乖仔乖女肯定不會參與。家們須要明白,子女沒有告訴你的事情不
等於沒有發生,飲酒更是校園流行文化,與學業成績或品德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而據一些大學生說,校園流行飲的不是酒精度低的啤酒,而是如伏特加一類的烈酒,酒精濃度達40%。酒商也似乎看準了年青酒客市場,推出了以傳統烈酒為本的新口味產品,如加入果汁或香草味的烈酒,令本來炙熱難下嚥的烈酒,變得平常如其他軟飲品一般,不知不覺間便千杯下肚。酒乃穿腸之物,卻成為大學生消閒作樂解悶的最愛。
家長必須正視子女飲酒的問題,但又不能硬來。華人家長慣於以長輩的權威要求服從,但這正與美國文化崇尚個人自主的模式相違背。所以,不是美國土生的孩子特別難教育,而是家長們不得其法。與其板起面孔曉以大義,不如自行學習更多關於酒的知識,然後找機會向他們分析各種酒類的特性,以及酒精對人體的影響。以理服人,相信仍是有效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