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aturday, March 28, 2009

1/3梅蘭芳--評電影《梅蘭芳》如何毀了梅蘭芳 

1/3梅蘭芳──評電影《梅蘭芳》如何毀了梅蘭芳  

  梅蘭芳先生是名噪中外的表演藝術家,也是京劇的殿堂級代表人物,導演陳凱歌開拍梅先生的傳記式電影《梅蘭芳》,在選角階段已備受關注。為了打造該片的權威地位,還請來了梅蘭芳的幼子梅葆玖為電影顧問。看過毛片之後,梅葆玖拍案叫絕,聲言五十年內不會再授權拍攝他父親的電影,並稱戲裡的黎明就是他的父親。筆者看了這齣有五十年擔保的片子,心情激動難平。不是因為戲拍得好,而是感慨藝術大師竟被如此糟蹋,為人子者還公開背書,是何等的不幸。

  《梅蘭芳》是一齣少有很特別的電影,全片長達147分鐘,就劇情、氣氛、編劇的嚴謹程度,拍攝技巧,以至演員的表現上,都可以分成為兩部戲看待。前49分鐘絕對應自成一齣戲,不看餘下的100分鐘,觀眾並沒有損失。前49分鐘是寫年青的梅蘭芳醉心改良京劇,不惜與老前輩打對台較勁。主演青年梅蘭芳的是地方戲曲根底深厚的年青演員余少群,余把梅蘭芳演活了。雖然在電影的宣傳中,余的名字並不常出現,但《梅》片之所以不至於被一面倒轟為爛片,余少群的演繹可謂功不可沒。

  從50分鐘起(剛好是全片的三分之一),故事轉到壯年的梅蘭芳,正主角黎明出場了。已被深深帶入情節的觀眾,就彷如當場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再也找不到欣賞的角度。先前形象鮮活,為藝術執著的梅蘭芳,一下子變得精神脆弱,只顧終日與情人思想如何脫離舞台,另尋生活意義。可以合理的質疑《梅》片的前三分一的劇本是出自另一人之手,也許連導演也不一定是同一人。否則,又怎會接受兩套截然不同的風格和要求。

  傳記類電影是以人物為中心,落幕之後留在觀眾腦海的應是劇中人的方方面面。至於《梅》片,打碎了人們對一代大師梅蘭芳的嚮往,但又不能塑出另一個有感染力的新形象。只可以說,《梅》片毀了大師的清譽,讓觀眾沒法理解梅蘭芳是何許人。當然,只有梅葆玖例外。    

關於梅蘭芳生平的文字俯拾皆是,若光是流水帳式的回顧大師一生,並不需要拍攝故事片,這應是紀錄片的範疇。而事實上更詳細的生平講述版本已有,在央視《百家講壇》,梅蘭芳早便登場。對於電影《梅蘭芳》,觀眾期待的是透過電影的藝術處理、那怕是改編,有所提昇地展示梅蘭芳不平凡的一生,尤其是他抽象的精神面貌。他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的藝術歷練,以至私生活有什麼感人肺腑的故事等等。要在約兩個半小時內描述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就必須要抓住神韻,凸顯最有震撼力和代表性的部份。

  有評論文章專門逐一挑出電影《梅蘭芳》裡與事實不符的情節,作為史實考證並無不可,但影評或可不必如此。電影本來就是藝術創作,沒有人會質疑導演採取一些虛構和加工手法來展現故事的權利。觀眾也會理解劇中的梅蘭芳是經過加工的,並不能把他完全當真。不過,梅蘭芳是現代一位具世界影響力和歷史地位的藝術家,不是可以任由後人編撰故事的周公文王。拍攝梅的傳記電影,不能忽略現實材料的比重,特別是人物的主體性格和生活經歷。重點應在於還原和提煉,而不是重新塑造、甚至借題發揮。製作方請來了梅蘭芳的親兒子、梅派的「掌門人」當顧問,全程參與製作和宣傳,似乎也是在告訴公眾,此片將認真地反映梅蘭芳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可惜,這顯然是一場誤導。

  從電影成品中反映,導演陳凱歌和編劇嚴歌苓均駕馭不了大量關於梅蘭芳的材料,沒法拿好主意要呈現一位怎樣的梅蘭芳。一齣以人物為中心的電影,從寫人的角度審之,《梅》片徹底失敗。劇中梅蘭芳就如主角黎明一樣,面目與性格均模糊不清,甚至有些令人討厭。

  陳凱歌版《梅蘭芳》的前1/3是合格的。前段寫青年梅蘭芳,一開場,梅蘭芳已是如日中天的京城名旦。省去家庭背景和學藝經歷,直寫他如何以創新的時裝戲成功挑戰前輩十三燕。雖然有點凌空而出的感覺,但卻有力地宣示了「梅蘭芳時代」的到臨。透過梅待人處事的細節,不服但又打從心底裡尊敬十三爺爺的複雜心情,很到位的把一位具時代開創魅力,且有情有義的梅蘭芳重現在觀眾的眼前。倘若全劇就此終結,《梅》片不失為一齣上等的人物傳記小品。

  可是,片子長了足足一百分鐘。後2/3中可粗分為三個主要情節:與孟小冬的戀情、不情願且膽怯地在美國演出,以及抗日期間堅決不配合日本皇軍。這都是梅生平的重要事件,可惜編劇僅作表皮膚淺的處理,且添加了不少破壞元素。黎明版的梅蘭芳沒有明星的魅力,也沒有藝術家的氣質。取而代之是一個反應遲緩、既不敢愛又不敢恨、對舞台生厭、任人擺佈、冷冰欠熱情的中年人。有評論欣賞陳凱歌「把梅蘭芳拖下神壇」,此話很有問題,總不能完全脫離現實,為打倒而打倒去「創造」另一個梅蘭芳吧。

不過,「把梅蘭芳拖下神壇」之說,不單是個別影評家的觀點,也確實是編劇和導演的用心。電影《梅蘭芳》開場第一幕是少年梅蘭芳在看大伯留給他的信,內容是說戲子沒有地位,囑咐梅要「離了梨園行,打過退堂鼓,以後都不要唱了。」這段對白在片尾也再重複了一次,是故意安排的首尾呼應,戴上紙枷鎖的大伯又出現,喻意是梅一生都脫離不了枷鎖,是一個不自由的人。

  又在結尾前邱如白在床邊向梅蘭芳的一段懺悔話,大意是邱後悔強逼梅蘭芳搞藝術,甚至乎因此而干預梅的愛情。邱保證若有來世,會反過來都依梅的。邱說:「因為我懂了,你想做個凡人。也許,也許你一直其實都是一個凡人。」這句話是編劇為梅蘭芳一生所下重要的判斷語,也是所謂「把梅蘭芳拖下神壇」。

  塑造一個「追求平凡」的梅蘭芳,反映了時下的為名人作負面翻案的流行風氣。如一些國內學者推出周恩來是「天下最大偽君子」的理論、文壇巨匠魯迅被貶為犯偷窺的好色無恥之徒;異曲同工的有電影《色戒》,主題描寫一名充滿性愛征服力量的漢奸等等。這都是以顛倒既有是非為快。電影發掘名人不為人知的一面,如果確是反映真實,那便是高手的作品;如果是穿鑿附會,為另類而另類,那便是低手所為了。說穿了,就是嘩眾取竉。

  在後2/3的《梅蘭芳》裡,貫穿的主題是渴望自由的梅蘭芳在試圖掙脫種種的枷鎖,包括梅孟戀、被逼到美國演出和邱如白的控制等。調子與梅大師的生平事蹟相互矛盾,如果成年後的梅蘭芳真的從心底有遠離舞臺,不想再做京劇明星的念頭,那能成就出一位一代藝術家嗎?特別是表演藝術家,已開始厭倦表演,又能達致登峰造極境界,是不可能的。

  除了在抗日期間停演之外,梅沒有中止過在京劇藝術的努力。抗戰前,除演出外還與好友齊如山合辦京劇研究組織;據齊的女兒齊香記憶,梅是家中常客,與父親研究新劇。勝利後歷任多個京劇團體和研究院的負責人,又參與拍攝京劇電影,晚年還推出新劇《穆桂英掛帥》。據百度百科引述的資料,抗日時停了演出又不能排練,梅曾說:「一個演員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際,因為抵抗惡劣社會環境,而蓄鬚謝絕舞台演出,連嗓子都不敢吊,這種痛苦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可是,在電影裡,與孟小冬看電影竟然是梅蘭芳最大的心願,因約會與演出撞了期,還發脾氣大罵戲院老闆。

  梅與孟同是梨園中人,現實中他們曾有過四年的短暫結婚關係。梅是在1927迎娶了孟小冬,至1931結束夫妻關係。其間梅蘭芳被評為四大名旦之首,推出經典新劇《太真外傳》、《宇宙鋒》和《俊襲人》等新劇,並且到美國和香港等地巡迴演出。但電影中的梅孟一直都是戀人,且戀上孟並沒有磨擦出藝術火花,卻竟然令他冷淡了演出,在官商名流面前不愛牌匾愛美人。後來因為朋友和妻子(平妻福芝芳)都認為孟小冬令梅無心做戲而捧打鴛鴦,梅又軟弱不堪的接受擺佈。在孟的面前,黎明版的梅蘭芳顯得渺小、自卑、抑鬱和沒有個性。這與電影前段少年梅蘭芳那種敢於反傳統不媚俗的性格,判若兩人,與現實更是嚴重矛盾。這不是還原一個平凡的梅蘭芳,而是無情無理的醜化。

後2/3《梅蘭芳》另一大敗筆是角色邱如白。論演技,主演者孫紅雷是沒有可挑剔的了。他與剛奪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人獎的少年梅蘭芳余少群,和飾演十三燕的王學圻,支撐了整部電影。孫紅雷按編劇的原意把邱如白演神了,但卻對主角梅蘭芳造成致命的傷害。

  邱如白原型是現實中與梅蘭芳亦師亦友的齊如山,齊如山為梅蘭芳編寫了不少新劇,又統籌他到日本和美國等海外演出。但片中的邱如白不單是一位戲痴,控制慾更到了病態的地步;他對梅蘭芳支配的慾望,甚至瘋狂到不惜買兇嚇走孟小冬。按電影情節的說法,真正的「梅蘭芳」應是邱如白,是邱教曉了梅蘭芳如何演戲,替他爭名譽搞公關,安排歷史性的外埠演出,甚至連愛情生活都有直接介入。舞台上的梅蘭芳是邱如白的精神化身。電影對邱如白這個角色的「編撰」及「藝術處理」,令齊如山後人看過《梅蘭芳》後公開抗議電影污辱了先人的名節,歪曲事實。

  撇除了事實的爭論,光以戲論戲,給「編撰」了的何止是齊如山,最糟糕的「藝術處理」是「壯年梅蘭芳」這角色。在編劇筆下,「壯年梅蘭芳」的藝術生命竟然是靠外力支撐(或曰「鞭策」)才勉強維持。沒有邱如白近乎病態地力捧、老婆福芝芳撕破臉的向情敵求情等「外力」,梅蘭芳的藝術生命根本就延續不下去。至於梅本人原來早已不想幹了,經常瑟縮於暗角尋找失落的自我。舉例說,到美國演出一事,梅蘭芳一直表現得不情願和害怕,膽怯喪志的程度幾至於一想到要出國便全身顫抖,甚至不能出場唱戲,結果被老婆責罵:「沒出息」。最後由邱如白和福芝芳出狠心棒打鴛鴦,甚至搞出個殺手,才逼得梅蘭芳非踏上劃時代的美國之旅不可。對自己的藝術這般沒信心、這般窩囊的梅蘭芳,會是現實中堅持演出至老年、還要編演新戲的梅蘭芳嗎?電影裡的這些情節編排,不是在毀滅梅蘭芳的藝術名節嗎?

  梅蘭芳之所以為梅蘭芳,全因為他的京劇藝術,切割了他的藝術生命,偏要製造一個所謂「凡人」版的梅蘭芳,既脫離事實亦沒有任何意義。梅的個人生活經歷或可以成為電影故事的素材,但卻不必把片名叫做《梅蘭芳》了。挑戰同行前輩、婚外情、在成功事業裡失落了自我等等故事橋段元素,可以隨便編出幾十部新戲,但有必要冠上梅蘭芳傳記的名義嗎?不論是台下或是台上的梅蘭芳,同樣離不開他的藝術生命。

  陳凱歌執導的《梅蘭芳》除了劇本粗劣和選了一位全不懂演戲的男一號外,沙石多得不能一一盡論。盼不必再等五十年,便能有高手認真和誠懇地把梅大師的生平和精神面貌重現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