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食與亂講
廣東俗語有云:「嘢可以亂食,說話唔可以亂講。」寫成語體文是:東西可以隨意吃,但說話不能亂來。關於美國日前發布的一則關於中國食品安全新聞,似乎旨在提醒人們不要亂吃中國食品,但在仔細追查記者的資料來源,卻發現原來也有亂講的成份。
中國食品衛生水平參差是事實,從立法到執法,國內政府部門近年也採取了更積極措施改善,也是事實。中國傳媒對於報道食品安全問題,沒有什麼禁忌,而事實上近年大多數國內黑心食品的揭發,都是中國傳媒主動報道的。中國逐漸走出貧困才卅年,而人口又大幅增長至超過十三億人,「食」於中國確是一個其他國家所沒法想像的複雜問題。
食是分層次的。首先要食飽,有充足量的食物。十三億人可是非同小可,今日的中國雖有貧富懸殊問題,仍有吃不飽的人,但卻沒有饑荒。過去當中國一些官員說吃飽是中國人的基本人權之時,會被那些不愁三餐的人譏笑為不懂人權。可是,連基本溫飽也談不上,還可以談什麼呢?至於近年頻頻傳出中國食品出現問題,一方面是曝露了食品生產和製作監管落後,卻又同時反映了民眾對食品質素的關注,這是社會進步的其中一種表徵,也是食的另一層次。要規管好中國食品的品質,確是需要一個過程,由立法、揭發、檢控至消費權益與公德教育,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運作才能收到效果的。批評中國食品不安全並無不可,但與此同時也該明瞭中國的國情,重點應在政府有沒有正視問題。
至於那位美聯社記者,把中國食品描寫得相當可怖,是典型一篇有了預設立場,才找資料數據堆砌而成的議論式報道。他故意片面引用聯邦藥物及食品管理局的數據,在歪曲數據之下提出了錯誤的結論與指控。這只是國際媒體將中國妖魔化的另一則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