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為了誰

為了誰

  如坐過山車般的140億元拯救汽車廠方案談判破局,參議院內的共和黨議員不賣帳,關鍵在於工會不同意在拯救方案內規限工人薪資,拒絕把薪酬調低至與非工會車廠一致。美國車廠工人時薪與日韓在美的車廠要高出三至四元,但加上退休金和健保福利後,美國工人的時薪達到69元,遠超豐田的48元。

  因為擔心車廠拯救案未能落實,亞洲區股市大跌;現任和候任總統,以及國會議長和參院多數黨領袖都說不能讓車廠倒閉。紆尊降貴的車廠總裁們連日在國會山莊奔波,已經開始兩手準備,倘得不到聯邦政府的緊急貸款,便要宣告破產。在各方告急,國際齊關注的情況下,參議院仍然不通過救援,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一拖也正好給予一個思考的空間,這個萬眾期待的拯救車廠案,到底是為了誰呢?

  表面上最顯著的理由是三大車廠關乎180萬個工作職位,不救他們,將會導致失業惡化,進一步打擊經濟,負面影響要全民負擔。所以,三車廠與180萬工人的事,變成了全民之事,支持方案的政客是為民拯命。而為了進一步加強拯救案的合理性,國會領袖先向車廠高層來個下馬威,高層也配合,不座公司專機,也主動提出不領薪水。受害人找到了(全民),罪魁禍首(車廠老闆們)也負荊請罪了,剩下來的就是簽支票,事情便算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

  經濟嚴重衰退,那個政客不懂打出救經濟牌,但為何獨是關照車廠?這與有強大政治獻金和投票力量的汽車工會不能分割。由華爾街到民企,執行長和高層的天文數字高薪已成眾矢之的,沒有人會同情他們。政客支持車廠卻是動用公帑資助個別行業的工人,也是特別利益輸送的一種。車廠工會工人所享受的福利本身是美國車失去競爭力的原因之一,責任與管理層的失誤,在責任上可能沒有多大分別。要全民補助,打工皇帝必須要面對現實,在此艱難時期,拿日韓車廠的工資真的就不能接受嗎?在全民面對失業的時候,憑什麼汽車工人能獨善其身,就憑工會的選票和政治獻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