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中東群眾動運浪潮推翻中國現政權的人士,在連續兩周發起所謂「中國茉莉花」運動失敗後,號召本周又再來一次。互聯網帶給現代人的利便確是無法斗量,有了它,發動推翻一個管治十三億人的政府,於策劃者而言,其成本竟然可以便宜至等於零。當然,這僅指發出號召本身的成本,若然要有跟進行動,那便完全是另一回事。只要有一台電腦,發出一則呼籲革命的信息,不廢吹灰之力,便可收到國際性宣傳效果,不是零本萬利嗎。而且,安坐家中即可以觀看到中國政府如何忙裡忙外的應對,「烽火戲諸侯」可是當年只有褒姒才有資格享受的呢!
雖說發出匿名革命號召是零成本,但一些支持中國也來一次「茉莉花」的海外民運人士卻似乎有了「付出沉重代價」的準備,不過,並非他們個人。現居美國的民運人士王軍濤(中國民主黨主席),上周在其FB網頁上寫道:「不讓茉莉花飛,就會子彈滿天飛。把國家整成這個樣子,什麼都不飛是不可能的。」有網民批評他的講法,王又回應說;「革命會死人,誰都知道。但避免革命的唯一方式是統治者改革。」
王主席的這番言論令我立時想起了另一位八九學運人物柴玲。她在逃離北京後接受西方記者採訪,在鏡頭前顯得情緒仍然激動的柴玲說,在六四夜她決定不理會軍隊清場,著同學們留守,是因為她認為如果革命不流血是沒有人會記得的。
還有那位認為中國必須經歷外國殖民地統治才能進步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同樣是一位暴力革命的支持者。對於布殊以戰機和導彈為伊拉克移植民主,劉大加讚揚。對於為過程中造成平民死傷,劉認為這是「建立民主伊拉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有些人好用「殘暴政權」來形容現時的中國政府,但那種視人命為革命工具的觀念,何嘗不是另一種殘暴。「民主、自由、反暴政」等空洞口號誰都會喊,但可貴的是對人的尊重與愛。在網上發一條信息,是何等的輕而易舉之事;但如何讓一個窮國穩定持續發展,解決因發展而湧現的種種問題,並同時改善十三億人的生活,便絕不是煽動他人上街那麼輕鬆了。
魯迅和孫中山都是當之無愧的革命家,他的文字和言談充滿了對民族以及人民的愛。但從今天充斥網絡的自由派言論,讀到的更多只是仇恨、謾罵和語言暴力,對於不同政見者所施加的語言暴力圍攻,不留一點理性討論的空間。「批評者」是很多人都願意當的角色,在批評間彷彿真理全在自己手上,天下唯我獨醒的感覺太良好了。因此,大量無內容、無依據、無觀點、無原則的激情言論塞滿了互聯網;肯認真客觀了解事實,扎實做功課後才提出見解的並不多。
中國需要改革,事實上也在改革中。處處歸罪於政府的同時,國民素質也許是一些社會問題的另一根源。溫家寶總理上周與網民交流時說,國家的強大不在於有多少GDP,中國的真正崛起是在於教育。看來,要提高素質的不單是政府官員,批評者也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