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如果不依據事實,只依成見來借題發揮,與謾罵何異。在中國政協和香港特區政府屢居要職的吳康民先生,近日發了一篇讚美日本民族性和政府效率優越於中國的文章──《對比令人慚愧——日本大地震有感》,正犯了此毛病。
「讚賞」本身包含相當主觀性,並沒有絕對的是與非。所謂「曹操都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吳先生崇拜日本民族和政府,這絕對是他的個人自由。但其文章認為日本官民在此次應災的表現將「中國比了下去」,說法既脫離事實,理據也含混不清,只是一味盲目抹黑。時下流行一種歪風,就是以為凡事有理無理地抨擊中國政府或中華民族一番,便自以為等於「先進」和「超越」。吳這種自以為進步的倒退思想,便是其中的典型。
吳說:「日本人的守紀律,不爭先恐後,不蜂擁而上搶購或爭奪救濟物質,更顯出他們的民族素質之高」。日本人守公共秩序是無可否認的,也是一種值得表揚的公德心。但吳的行文在讚揚日本人之餘,卻暗指所有中國的災民都不守紀律,都蜂擁搶物資,這是事實嗎?
更重要的是,吳把命題提到「民族性」這「高度」來對比日中兩國人民;可是哩,所用的標準,卻「低低地」降至僅以「守紀律、不爭先、不搶物資」等表象行為來進行操作;並從中得出日本民族優越於中華民族的結論。一個民族的品質就只見於排隊紀律嗎?軍隊這群體夠守紀律的了,那麼「軍隊」就是優秀的民族品質嗎?還要不要問「內裏」是正義之師,還是侵略之師?吳可能忘記或故意忽略了,日本民族這種紀律性不是今天才展現的,同一樣的民族性格於七八十年前,建設好一個井井有條的日本國後,便發兵瘋狂侵略亞洲鄰國,將中韓和東南亞的物資搜刮殆盡。這又展示了怎麼樣的一種民族性格本質呢?
何謂「民族性格」?這是一項龐大和層次繁多的複雜議題,吳純以排隊來論民族性,其膚淺度令人聞之尷尬。再者,吳上述論述既犯了「一竹篙打一船人」的通病,也脫離了日本災區的實況。日本人也許很守規矩,不過,這次災區最大的問題不是有沒有人插隊,而是根本嚴重缺乏救濟物資。在零下嚴寒氣溫下,災區庇護所內沒有暖氣,食物、水、被褥和衛生用品一應俱缺。最應優先獲得照顧的病人,同樣沒有得到照料。某庇護站有超過廿名從受災醫院撤離的病人,因沒有藥物和醫療照顧,死於空洞的庇護所內。
在連災區的日本地方官員和災民都抱怨政府救災不力,日本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國際質疑之時,吳卻充耳不聞地說:「但是(中國汶川救災表現與)當前和日本人的表現,應該承認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差距呢?災後入住庇護所的日本災民共廿八萬餘,而四川汶川地震受安置災民超過一千萬人。在災後當天,道路不通山體滑坡不斷之時,中國解放軍救援隊便每人背負五十斤物資徒步翻山進入災區,也有軍人衝破極限從五千米高空跳傘空降入災區。而日本這個發達先進的社區,卻要令廿萬災民飢寒交迫,請問哪個政府更給力。
吳文又借所謂「豆腐渣」工程校舍「感慨」一番,讚美日本。樓房抗震能力不足,有資金、設計、知識、管理和貪污等問題,難以一概而論。而日本此次災難最令世界震驚的,是一間陳年老化,本應廢棄的核電廠卻得政府批准延用。吳只批中國改革開放導致「在社會上造假之風愈吹愈盛」,卻沒有理會福島核電廠於幾十年的經營紀錄中曾多次爆出偽造安全檢測報告的造假醜聞。不只此,在地震海嘯高危區,電廠建築卻只有七級抗震力;而此次地震出事後,又隱瞞災情。中國有假醬油毒奶固然可恨,但經營一座可殺千萬人於無形的殘破核電廠,是否更應讓人「嘆為觀止」呢?
學習他人的長處,改正自身不足是應該的;但為了批判而批判,胡亂吹噓,顛倒是非,作毫無必要和意義的比較,除滿足自己的發洩慾和自戴光環外,還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