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文化
總統夢碎的希拉莉履行承諾支持奧巴馬競選,表現出的是一貫美國政客的選舉風度。落選者祝賀勝選者,並聲言會全力支持,是敗選政客體面的標準下場動作。不論選戰打得如何醜陋,相互攻擊如何劇烈,一旦有了結果,就算是多麼不捨,也只能揮手告別,絕少會糾纏。論美國的民主制度,最為人所讚頌的也是這種「君子之爭」。
不過,凡事都可以從多角度細味的。政客在選戰時不留情面的互揭瘡疤,或使用大量不實的指控攻擊對手,說明在他們眼中勝利是最重要的,可以不擇手段。但在勝負已定之後,又可以當作甚麼都沒有發生過,互相吹捧一番。到底選前是真情,抑或選後是假意呢?與其稱之為政治家的風度,不如說這是政客的專業表現。
就如做客戶服務的銷售員,可以對著最蠻不講理的客人而保持微笑。不是因為銷售員真的能吞下這口氣,而是他們明白這只是工作的一部份。將工作與自我保持健康的距離,才能冷靜的應對,把工作做到最好。又如在急診室的醫護人員,每天都看到生死,如不與病患或家屬保持情感距離,只會情感氾濫的不會是好的醫護人員。
所以,職業政客具備專業表現,只能說是稱職,將之過譽為高尚道德,可能與事實不符。再以希拉莉為例,她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放棄的,若換了是別的參選人,可能早就退選了。她宣布全力支持奧巴馬,為的不是奧巴馬,而是自己的政治名聲和將來可能東山再起的機會。不論是選前或選後,都是一齣戲而已。
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June 17, 2008
國家方向
國家方向
截至上周一的民意調查顯示,有七成四的美國民眾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只有一成七認為方向正確。這數據於十一月的總統大選相當重要,因為越是多民眾不滿意現政府,民主黨入主白宮的機會便越大。除卻此選舉價值外,關於國家方向的調查還有別的意義嗎?國家方向認同度的調查由來已久,一般被視為可反映民眾對政府施政成效和現況的看法,但能否真的反映對國策的看法值得質疑。
首先,我們必須要問何謂「國家方向」?按字面解釋,「國家方向」是國家在政治、經濟、民生等發展政策上的現階段和預期。要回答是否認同當前「國家方向」,必先要明白目前的「方向」是甚麼?可是,民意調查不會向被訪者解釋「國家方向」,於是被訪者只能憑直覺回應,而直覺是源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感受。
所以,有人在回答時會想到政府施政,也有人可能只想到自己的生活,工作是否安定,油價是否太貴等等。這類的「國家方向」民意調查,事實上更多是反映了民眾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極其量也只是反映了對一些較普遍的熱門議題(如伊戰)的看法,根本談不上「國家方向」。
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明確的「國家方向」。美國文化崇尚個人自由,崇拜個人成就,有我先於有國。因此,國是為我所用,政府是為我服務,個人生活的滿意度便成為對國家的滿意程度。國是自我外在的投射形象,愛國是因為自我的尊嚴。
這套思想方法與東方很不相同。不妨細心反省,人氣旺盛如奧巴馬,他曾提出過甚麼「國家方向」呢?美國作為一個國家需要些甚麼?未來五年/十年,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甚麼?在國際間的定位又將有怎麼樣的改變?美國政客都是演說能手,善於跟風開競選支票,但有多少能給民眾一個清晰的國家方向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