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y 10, 2010

教育產業

教育產業

  時事節目《前線》(FRONTLINE)最近深入報道了美國年營業額達四千億元的新興產業,其成長速度驚人,能在金融危機時期逆流而上,並且最令其他企業家羨慕者,是聯邦政府每年億元計資金是其固定的收入來源。想到固定的聯邦撥款補貼,第一時間會想起農業,不過這新興行業不是種田,而是「樹人」──牟利性質的商營大學。

  全美的專上大學生中,十分之一就讀於牟利性質的商營大學,學生人數還在每年增長,雖然這些大學的學費比一般公校或非營利私校都要貴得多。這是一個簡單的供求道理。聯邦政府赤字衝天,州政府拮据,教育經費被一減再減,公立大學紛紛減招。上任之時,奧巴馬總統曾承諾會撥出120億元擴充社區大學系統,但最終國會只批了20億元。經濟不景導致大量就業人口回流到學校,希望自我增值。但公費的教育系統此時卻相反地要減招,而傳統的私立名校,原來就不是一般民眾可選擇的。

  在有需求而缺乏供應的情況下,聰明的華爾街投資者設計出賺大錢的高等教育生意,收購一些辦不下去的小型私立大學,然後注資擴充,將之轉型為牟利性質的商營大學。這些大學的主要財源並不是學生本人,而是聯邦政府。大學以積極的市場營銷手法招徠學生,然後替他們申請聯邦學生貸款。集團式經營,並且以網上學生為主的商營大學,在生意做大之後便在華爾街上市,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利益。

  不過,為了衝業績,商營大學被批評濫收生,不重教育質素,造成畢業生沒法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由於學生都是向聯邦政府借錢的,畢業後失業或無法得到高薪工作,令學生的學費投資變成債務,報道中引述的例子,有的欠政府貨款連利息多達數十萬元。事實上聯邦政府未收回的學生貸款高達七千五百億元,而在欠債的學生中,44%是商營大學的畢業生。有議員形容這是另一種次貸,房屋次貸是銀行借錢給沒能力買房的人;商營大學生是錄取沒能力的學生,然後鼓勵他們向政府借錢。

  渴望得到高等教育的學生成為債仔,聯邦政府是債主,而納稅人支付的學生貸款都被華爾街投資者賺去了。當教育成為商品,公帑變相流入商人口袋,誰應負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