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面對競選連任的美國總統布殊作出滅赤承諾,宣稱五年內聯邦預算赤字減半,使二零零九年的赤字低於二千三百億元。已經宣佈競選連任的奧巴馬總統本月十三日也作出類似承諾,誓言要在十二年內減少累計赤字四萬億元。如果歷史真的能告訴人們什麼教訓的話,那奧巴馬達到減赤目標的機會極不樂觀。
布殊連任成功之後一個月,白宮預算主管便改變口風,澄清赤字減半並不是指絕對值,而是指降低赤字佔GDP總量的百分比。這會計小把戲為總統帶來寬闊空間,只要GDP總量增長,赤字也可以相應增長,讓競選時減赤至二千三百億元的承諾徹底虛化了。可惜,二零零八年的聯邦赤字已上升至四千五百九十億元,就算用了多寬鬆的計算法,減赤目標已完全沒有希望。到二零零九年十月,聯邦政府公布預算赤字因為金融海嘯火速升至一萬四千億元。至此,五年減赤承諾已徹底泡湯,但早在最新赤字數據公布前的十個月,布殊已經落任了,回到德州安享優悠寫意的田園退休生活。
相比於布殊,奧巴馬的減赤承諾便更玄了。布殊承諾在第二屆任期結束之年減赤一半,而奧巴馬就算連任成功,任期也僅餘五年半,卻開出一個長達十二年期的承諾。這是謹慎、沒自信抑或是更狡滑呢?在美國的政治制度之下,民眾向政客問責的唯一機會是不再支持他們連任;可是,總統只能連任一次,不論是布殊或奧巴馬,都選擇在競選連任時慷慨激昂地提出滅赤大計,信誓旦旦的樣子,也許為他們贏得一定的選民支持。可是,這完全是一個不需要負責任的承諾,因為當諾言被證實是謊言之時,選民已經再拿他們沒法子了,亦分毫無損他們的退休總統禮遇。
當年布殊玩弄赤字與GDP比例,將十二位數的赤字轉化為個位加定點的百分比。奧巴馬提出十二年減赤字四萬億後,亦被批評為會計遊戲,因為四萬億似乎是一個龐大數目,但卻迴避了美國國家財政的真正危機──國債。目前美國國債高達十四萬億元,減赤不等同減債,因為國債的增長與聯邦赤字是不同步的。年度國債增長幅度過去便曾超過赤字增幅。因為諸如各種臨時特殊開支或社安基金收入的使用等,均只會增加國債而不影響計算赤字。也即是說,就算未來十二年赤字有所降低,那十四萬億元國債仍然可以不動如山,假若不是更壞地向上升的話。
龐大的美國聯邦預算包裹著太多的政治計算,與選舉和兩黨政治利益糾纏不清。當赤字和國債數字驚醒選民之時,政客便以最簡單的算術表達讓百姓安心。不是說減赤一半,就是說多少年後減多少萬億赤字,對國債總額卻低調不已。減赤大方向沒有錯的,但這些空洞的承諾與安慰藥沒什麼兩樣,治癒不了政府財政重病。假設奧巴馬的減赤方案真的是無懈可擊,也在今年能通過,但兩年或六年後白宮便易主,國會亦是兩年一選,減赤案在未來十二年,必然會經歷重重的修訂。所謂「人走茶涼」,一項可以隨時修訂的預算方案,在美國爭拗無休止的政治圈能維持十二年不變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政府收支是與實體經濟不能分割的,誰能為紙上談兵的預算打下保單?克林頓當年也不是曾經預言聯邦赤字的日子結束了,國會議員們都歡天喜地的盤算如何花掉將要到來的大筆盈餘嗎!
那麼,明知是一項沒有希望實現的計劃,為什麼又要提出來呢?選舉是政客的生命,爭取選票並不在乎你已經完成了什麼,只需要講出你「可能」做到什麼,講得最動聽最漂亮的便當選。面對美國當前如恐龍般的國債和預算問題,奧巴馬不必真的能解決它才得連任,僅需要令選民相信他有方法及已經盡力了;四年過後,這恐龍便是屬於另一個人的煩惱。當前的美國政治體制和環境,不利於任何長遠國家規劃。別以為滅赤或節省耗油是奧巴馬的新政,七十年代的卡達總統便說過類似的話,而除了網絡和金融泡沫的四年,美國自七零年以來卻一直在赤字預算下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