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抗國情
從電視新聞上看到香港的兒童群益會在暑期辦了連串的認識中國國情活動,據說目的是要加深香港中小學生對中國國情的了解。香港經歷百餘年的英國殖民地統治,現在確是有需要加強培育港人對自己國家的認識。而群益會的國情活動中的「聽歌想國情」活動,更顯得國情教育的重要性。
群益會列出十首「國情歌曲」由學生票選他們的最愛,結果是《獅子山下》獨佔鰲頭,第二位是《半斤八兩》。這樣的票選結果真的令人難以置信,雖然筆者也愛此兩曲,並且很欣賞原唱者的曲藝,但就是想不通為甚麼他們會被列入國情歌曲系列。到群益會的網站查看,直可用匪夷所思來形容,十首備選歌曲竟然分別是:《蚌的啟示》、《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彎彎的月亮》、《半斤八兩》、《香港香港》、《獅子山下》、《每當變幻時》、《長城謠》、《把根留住》。
是次活動的主辦人要不是完全不懂「國情」為何,便是別有用心,要借活動暗地裡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上述的十首歌,甚麼情都有了,只是真的涉及國情的卻極有限。《每當變幻時》是中晚年回望人生的悲情,《半斤八兩》發洩打工仔之酸氣,都與國情風馬牛不相及。「國情」即國家的情況,歌曲內容應是直接與國家的歷史、社會及經濟狀況相關,其中要注意是國家層面。若說打工仔是國民,於是他們自怨自艾也是國情,則是定義過濫,等於是無所不包,使「國情」變得空洞無物。而最離譜者是《皇后大道東》,該曲是反映了回歸前一些人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回歸十年後還要拿來給學生「重溫」,居心何在呢?
在公布評審結果的新聞稿上說,選擇了多首具香港本土特色的歌曲供學生票選,是想讓他們知道香港的成就得來不易。請問這是國情活動的原意嗎?培育年青一代認識自己國家,怎會變成強化「香港本土意識」。台灣流行本土意識,香港的反回歸派近年也積極標榜本土,試圖利用本土與中央劃清界線。
筆者進中大前的暑期參加了迎新營,大會派發一本歌曲小冊,內裡都是抗戰歌或是二戰前後的中國歌曲。學生會是想藉著這些歌曲讓新同學重新認識祖國。想不到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後,認識國情還要比以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