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y 28, 2007

破冰之會

破冰之會

  美國與伊朗的大使級會談結束了,會談後慣例是各說和話,但就伊拉克的局勢,雙方沒有特別針鋒相對。看來是四小時的會談已達到各自表述目的,會否因而促成什麼具體的成果,現在還沒法預見。不過,會談更重要的意義是為美伊廿七年來冰封的外交解凍。

  自從受美國全力支持的前伊朗獨裁國王巴列維下台後,美國便與新伊朗共和國斷交。不單是斷交,因為美國人質事件,伊朗更一直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經濟以外,在軍事方面,伊朗也吃了美國不少苦頭。兩伊戰爭期間,美國一方面軍援伊拉克對付伊朗,但同時伊朗卻要出錢向美購買軍用物資,因為巴列維留下來的都是美式軍備為主。至於政治上,伊朗因綜合國力弱,以及較偏激的回教治國理念,連其他阿拉伯國家統治者對伊朗也存有戒心。所以,伊朗昨日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談伊拉克問題,實屬異數。

  會談後,伊朗的大使表示伊朗願意協助伊拉克訓練軍警,加強伊拉克政府控制治安的能力。這其實是極大的諷刺,因為白宮長期強調積極培訓伊軍的進度,是美軍徹離的關鍵指標。現在伊朗竟然聲稱可以做到美軍沒法完成的工作,明顯是在揶揄美軍的訓練計劃失敗。廿多年來都能夠壓抑,甚至玩弄伊朗的美國政府,為何要紓尊降貴的與伊朗會談呢?事實證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已急速下降,並且很可能需要昔日的死敵,為自己搭建下台階。

  如果不是因為美軍將薩達姆推倒,伊朗的影響力絕對沒法在伊拉克發芽生長。若不是因為美國沒有為薩後的伊拉克作出規劃,也不會出現無政府的真空,讓伊朗有機可乘。美伊大使面對面的首輪會談,不一定於伊拉克有即時的影響,卻顯示了美國和伊朗的相互利害關係已改變了。伊朗手上有牌,不單是核能計劃,還有伊拉克,並且已成功拖著美軍的後腿。下一個問題是:美國手上又有那幾張牌可用呢?

忘不了

忘不了

  今日是美國的國殤日,俗稱為亡兵紀念日,是記念為國家捐軀軍人的日子。當十餘萬美軍正在國外作戰之際,今年的亡兵日再不是另一個長周末那麼平凡。

  據最新公布的數字,五月份駐伊美軍平均每日陣亡接近四人,遠高於開戰以來的每日兩人的平均數。陣亡人數上升,軍方解釋是因為美軍轉換了策略,在增兵之後加強了巡邏,與武裝分子的戰鬥也增多。駐軍人數與出勤次數增多,傷亡也多,似乎是很合理的解釋,但卻不可接受。總統不是說增兵可以穩定巴格達,讓美軍更快勝利歸來嗎?至今已有3452名美軍死於伊拉克,五月份陣亡的有一百人。自去年亡兵日至今,美國的軍人墓地增添了一千座新墳。明年,又再會有多少青年加入被記念的名單呢?

  還有,國殤日應不單是記念已陣亡的士兵,為國捐軀在現代戰役有了新的意義。因為戰地醫療服務的提升,以及軍人隨身保護裝備的加強,伊戰美軍陣亡比率要較越戰低,但嚴重肢體傷殘的個案卻增多。開戰以來已有二萬四千名美軍受傷,其中重傷而需要空運急救的便有七千多人。這些軍人撿回一命,但卻要終生過著肢體殘缺的日子。美國軍方能給他們的只有一點醫療照顧,至於生計,卻沒有額外的幫忙。他們為國家捐獻了部分的身軀,有的沒有了手或腳,有的面部受傷毀容,有的大腦受損而不能正常言語。而更不幸者,他們大多是才廿歲出頭年青伙子。總統還未宣布撤軍,他們便因傷被撤回了,也帶著戰場的創傷陪伴餘生。在國殤日,我們不能忘了他們。
 
  總統主持國殤紀念儀式,一點都沒有意義,他應該做的是不要再讓愛國的軍人無辜犧牲。伊拉克戰爭將會超過越戰成為最美國史上最失敗的戰爭,在軍費開支上亦已超過了越戰。以性命為國服務,是軍人最崇高的奉獻,作為統帥者要極度珍惜,但似乎總統仍然留戀一盤已輸掉的棋局,就是不肯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