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June 25, 2015

甘願做奴隸


   台灣電視名嘴鄭弘儀日前在節目中一番關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話,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本土意識」,原來就是經殖民奴化教育下誕生的怪胎。

  在鄭的節目中,另一名嘴批評中國國民黨在搞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紀念活動,證明了這個黨是無藥可救的,因為國民黨似乎不知道如他這樣的台灣人對抗戰是沒有感覺的。鄭弘儀接續進一步感性發言,指慶祝抗戰勝利傷害了他爸爸的感情。因為鄭的父親自小讀日本學校,十多歲時便參加了日本海軍,在即將赴戰場時因日本投降而不必上戰場,自我認同是皇民。鄭說,中國,甚至當時的美國都是與我父親為敵的,在台灣紀念抗戰勝利,沒有理會到他父親的感受。

  原來所謂本土,並不是真的本地原生,而是民族身分的認同錯位。日本在台灣殖民期間實施高壓文化大清洗手段,成功地讓一些中國人轉變了民族和國家認同,自視為日本人。準確地講,他們並不是台灣人或中國人,是不幸被遺棄在台灣的,經殖民化後的新「日本人」。如果是這樣,他們便應該要求返回日本居住生活,日佔台灣時期早已經結束,台灣地區戰敗後已歸還給中國。如果這些寄居的「殖民地新日本人」欲借本土之名奪取台灣的管治權,即是陰謀侵略別國領土。所以不能稱他們是台灣本土,他們的祖國是在日本,對台灣而言,他們是外來者。


  不論是要歸日或歸英的台獨與港獨,從另一角度看其實是中華民族苦難時期所留下的傷痕,是民族的悲哀。產生民族身分錯認是大時代背景因素使然,也許不能責怪當事人,但也不能因此而放任其損害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日本遺民不慶祝抗戰勝利可以理解,但中國國民黨領導抗戰,怎能因為敵方遺民的反對而不紀念為國捐軀的同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