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長話短說》--徹底崩潰

徹底崩潰

  教育不光是知識的傳授,培育完整健康的人格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有謂:需要一整條村的力量來培育一名孩子。教育下一代並不只是父母或學校的責任,政府與社會組織也有其責任,很令人痛心的是,美國在教育之戰上,如伊拉克戰爭一樣,正面對徹底崩潰的危機。

  新澤西州一間高中宣布將會向學生實施抽檢尿液,以測試學生有否醉酒。新澤西州是全美投放中小學教育資源最多的州,但也逃不過學生飲酒問題。為了實施酒精測試,該校申請得十二萬元的聯邦額外撥款。如是為了增加課堂教材,或是為學生提供活動,多花一些錢也是有價值的。但這十二萬元純是為了阻嚇學生不要飲酒,令人首先想到是教育失敗。誰都知道高中生在法例上是未達飲酒年齡的,學生自然也很清楚。學校教不了,轉而要採取阻嚇式的手段,堂堂學府,卻要分擔警察角色,是教育界的悲哀。

  從該高中此新政,可見高中生飲酒問題非輕,特別是因醉酒而導致嚴重交通意外事故。青少年酗酒已成為社會問題,校方充當警察雖然與身份不符,但也可見其一片苦心。不過,校方的困境並不為社會上有勢力團體的支持。美國公民自由聯盟譴責校方,認為是侵犯學生私隱權。聯盟處處顯示其民權鬥士先鋒的精神,一直都是保障民權的最重要組織,但不理會個別事件的獨特性,只會淪為僵化的教條主義。保障學生遠離酒精重要,抑或是維護學生偷飲酒的私隱重要呢?

  學校不能單純靠言教令學生向善,社會又有縱容的歪風,已是夠沮喪的了。再看看學生的反應,更是令人長嘆。一名高中學生認為,學校抽檢尿液的政策是沒有用的,因為愛派對的學生依然會派對。原來,我們得接受一個現實,當布殊總統也沒有辦法管好兩個女兒非法飲酒時,也不必期望聯邦政府的這十二萬撥款不會被白白浪費。

Monday, January 29, 2007

《長話短說》--歧視之故

歧視之故

  自從新聞報道中國成功以導彈摧毀人造衛星之後,國際間反應不斷,把中國妖魔化的調子越唱越響亮。中國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人造衛星的軍事用途被美軍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導彈可以摧毀衛星,表面看來是十分驚人的新聞,也被描繪成為最世界和平的威脅。可是,這些報道卻沒有同時強調,只有中國才擁有可以射擊衛星的技術嗎?向來被指科技落後的中國,緣何現在又忽然間可以獨霸太空呢?難道執導彈和太空科技牛耳的美國,就沒有把握可以擊落敵人衛星。

  非也!美軍一名高級將領昨日剛說,美國研發的導彈防衛系統已日漸成熟,在一年內便可以有效運作。這種在太空截擊敵人長程導彈的技術,不是比射擊有固定軌跡的衛星更進先,更難掌握嗎?當今天下,沒有一個國家比美國更具備將太空軍事化的能力,高調抨擊中國,大有周官放火的味道。

  中國的軍費雖然對比美國是九牛一毛,但同樣成為國際批評的話題。解放軍策劃興建航空母艦,又被指為挑戰美軍的太平洋艦隊。但與此同時,美國卻從沒有停止過研發包括核彈在內的新武器,布殊總統更加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要增加官兵人數。

  可見這些對中國軍力的批評,其實並不是依據軍備或經費本身,而是基於一種極其偏見的理論。批評者先沒有根據地將中國定型為有惡意及不正義的國家,因而可以合理地懷疑和質問中國軍力成長的意圖。所以,中國是否有能力射擊衛星並不重要,這並不會在本質上改變敵視中國者的看法。這種國際間存對中國的歧視,根源是歐美殖民地思想的殘餘。如果歐美列強不檢討及清除這種因歧視而形成的變焦視野,將會繼續嚴重危害世界和平與穩定。

《長話短說》--魚也正名乎

魚也正名乎

  美國華人社區的食品不少是入口自中港台地區,每逢中港台出現問題食物產品,都會引起美西華人的關注。就如最近香港「肚瀉油魚」事件,也有讀者發現在華埠買到食了導致肚瀉的所謂「鱈魚」。在處理此則新聞的過程中,也勾起了另一個長期存在,相信也令不少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的正名問題。

  讀者投訴食了肚瀉的魚肉,在包裝上寫明是Escolar,與油魚(Oil fish)是同科類,且含有同一樣的油性,也是美國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勸告不應進口及販賣的有問題魚類,因已證明該魚的油性會導致嚴重肚瀉。

  可是,在店內凍櫃內的則標示此魚為「鱈魚」。據另一名華埠市場店東說,此魚應稱為「台灣鱈魚」。走進大型超市,會發現另有名為日本鱈魚和智利鱈魚的「鱈魚」。香港慣稱的鱈魚英文是Codfish,而美國超市的鱈魚則是See Bass。若依魚類百科書資料,這些魚的學名都不相同,特別是Codfish與Escolar並不是同一家族的,但在華人市場卻一律稱為「鱈魚」。這可能由於鱈魚味美受歡迎,而且是上價貨,所以稍為形似的魚種在市場都被冠以「鱈魚」美稱,對消費者是極不公平。

  又如一些餐館會把平價的鰂魚在餐牌標上(魚立)魚,也有餐館出售老鼠斑,但完全不同於香港酒樓帶斑點尖嘴的那種,且價錢便宜得多了。正是百花齊放,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又由於美國是以英文為準備,中文標上鱈魚,英文寫Escolar,消費者也拿他沒有辦法。

  有人認為這只是各處鄉村各處例,同一物有不同稱呼本來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倘若因錯誤標名而導致可能有健康問題,則業者可能要多注意道德責任了。美國是先進國家,但其實對於食品安全的檢測,並不如想像中嚴格。官方的基本態度是要出了重大事故,大吉利是說:要死了人,才可能會主動處理的。食品安全,責任主要還是落在百姓身上,業者要自律及消費者也只好多留神。

Friday, January 26, 2007

《長話短說》--評分力量

評分力量

  新近公布的三藩市食店衛生狀況評分,華文媒體應有責任作更廣泛的報道。因為,有了分數,便有壓力,有壓力便會有改善,而最後得益受惠的是顧客,雖然可能會因而多付點錢。

  三藩市是美西的最佳的旅遊勝地,而其中最聞名的是三藩市各式餐館林立,可以享盡環球美味。這塊餐飲大餅,中餐館佔多少呢?中國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似乎中國人都很會吃。其實也真的,且看,中國各省各縣的菜式何其多,而且食得精緻,中華民族絕對識飲識食的民族。可是,這種優良傳統,在三藩市能充份體現嗎?

  與灣區的中餐業者交談,不時聽到他們感嘆本地中餐經營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別的餐廳,服務水平和出品素質出問題外,經營手法及廳堂裝潢都不及人。而論到衛生條件,更鮮有高規格的要求。也許是因為中國近百年來貧窮時日佔了絕大多數,能有吃的已不錯了,普遍對於餐館也沒有什麼要求。唐餐館不夠衛生,心裡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就正如一位華埠業主對記者說,華人顧客不會介意衛生評分的。這種觀念十分之不合時宜,也不應成為中餐不進步的借口。

  過去,因為中國經濟條件及知識水平問題,形成一種受現實環境限制的餐館作業模式。但在今日的美國,如何才能合衛生地處理食物,應符合現代人生活的要求。也許有業者認為這是中國特色,但為何獨是中餐就可以忍受較低的衛生條件呢?其實一般民眾都知道,到餐館用膳千萬別進廚房,因為走進廚房後便胃口全失了。

  與時俱進是十分重要的,中餐業要分享更大片的飲食市場大餅,並不是靠將貨就價或惡性競爭,而是要提升出品和檔次,搞好衛生應是第一步。

Thursday, January 25, 2007

《長話短說》--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一詞最近在香港新聞中經常出現,也成為了一些人抗議政府的新工具。天星碼頭的鐘樓與皇后碼頭,都成為冠以「集體記憶」的名堂而掀起一場不大不少的風波。

  何謂「集體記憶」呢?先說集體,即是一群人的意思,但這群人數目需要達致什麼數量才算是集體,則沒有客觀的標準。以香港為例,人口數百萬,多少才算是集體?十萬抑或是廿萬,又抑或是一百萬呢?若以集體為理由而保留某些建築,則是否需要按民主原則,超過半數才算是集體呢?若然,則最少有三百五十萬人。

  而「記憶」的定義則更難。記憶本身是不具備價值判斷的,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的。如皇后碼頭有著濃厚的殖民地權威象徵意義,對一些人來說是極其厭惡的回憶。而記憶的力度也有不同,可以是模糊或依稀記得,也可以是刻骨銘心。因「記憶」便要政府保留某建築,也需要先科學證明,這種記憶的內涵是什麼,為之測定一個價值,才可以討論這記憶是否有需要保護。

  「集體記憶」四個字加起來,是一個極其抽象,似實卻虛的東西。衡量一件古物或古建築的價值,必須是依據其歷史意義和稀有性,「集體記憶」絕不是一個計算指標。因為,在香港,隨手檢一樣東西就可以有「集體記憶」的。如徙置區、塘西妓寨、大牌檔、流動熟食小販、九龍城寨、人力車、磨較剪摌刀、樓梯底租書店、後巷車仔麵、巴士稽查員等等,正是數之不盡,全部都符合「集體記憶」的定義,是否全部都要由政府保護呢?

  以「集體記憶」為理在天星鐘樓頑抗的示烕者,為何不呼籲政府重建七層徙置大廈。如果,一個五十年歷史的鐘樓是香港的無價寶,香港的寶物實在太多了,應立法將全港成為歷史保護區,不許拆卸任何有建築呢?香港政府逼於壓力,最近也大談保護古蹟,令人感慨。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長話短說》--從小豬說起

從小豬說起

  在電視機前看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說,整整一小時後,接著是民主黨的回應,越看越是難過,睡魔不停來襲,當然也想不到有什麼新鮮的可以再評論。反之,台灣教育部新近推出的一大堆「新成語」,卻是一個頗堪細味的話題。

  台灣教育官員把如如「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母雞和金蛋」等看起來不像成語的語辭,都列入了「成語典」中的附錄,因而遭受四方八面的狠批。真的是教育員們不懂何謂成語嗎?想非也!

  台灣近幾年不斷推動去中國化,推動各種獨尊台灣文化的運動,還從教育入手,不論是歷史、拼音,或新成語都成了政治工具。台獨人士在很努力的創造一套台灣文化,以作為支撐台獨的根據。這策略其實是徹底錯誤,搞台獨只能在政治制度上著力,與中國文化和歷史劃清界線,只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就以「三隻小豬」成語事件為例。教育官員要惡搞新成語,脫離故有的中國成語範疇,創造有台灣特色的新語言文化。但由於沒有認授性和群眾生活基礎,貿然挑戰有千年歷史的文化根基,情況自然就如以卵擊石一般。

  不論是日常生活的種種、或是民間宗教,是沒有能達到去中國化的效果的,因為它(台灣文化)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活組織。故意去切割,反而提醒了人們,台灣與中國是不可分割的。就如成語,在中國文化裡有其獨特的地位,連現代常用語也不能輕易升格為成語,更何況外國書名和電影名稱。

  台灣在政制上與中國大陸相異,但論到文化,其關節筋脈相連的程度是最深的。請台獨派人士,別再搞文化分裂了。

Tuesday, January 23, 2007

《長話短說》--選錯頻道

選錯頻道

  布殊總統今天將要發表國情咨文,這是總統每年的例行工作,而議員們都是例行的不斷坐下起立及拍掌。雖是例行公事,但由於是總統在國會向全國作施政報告,歷來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總統講話。民眾會期待總統說明國家發展方向,以及有那些新法案將會在來年出現。而今天晚上的國情咨文,對好些民眾來說可能是不堪入耳的。

  據昨日公布的一項民調,近半國民最關注的議題是伊拉克戰爭,而其他議題所佔比例都是個位數。這懸殊的差距,說明伊拉克問題是單一最困擾民眾的議題,其他事務都相對地變得不重要。而據白宮披露,總統今晚的講話將集中在國內事務,其中以環保、醫療和教育作為主題。對於伊戰,將會點到即止。白宮這樣的部署,是為二零零八作安排,也是衝著在國會佔多數的民主黨而來的。

  民主黨向來在內政事務上佔優,為了不讓民主黨專美,於是總統便要加強對內務議題的關注,最少要令選民感到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差距並不是想像中那般大。任內餘下的時間並不多,國會又在民主黨掌握之中,布殊談內政並不是真的期望會有成績,只是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創造良好氣氛。因此,布殊總統選擇在一月十日另為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戰爭發表全國演說,好使國情咨文充分發揮功效。

  只是當大多數國民都關心伊戰之時,總統又偏要在國情咨文中迴避,彼此頻道不相同,民眾又怎會聽得進去的呢?對大多數國人來說,真正的國情咨文已在兩周前講過了。再者,就算是先前的總統伊戰演說,也沒有改變了國人對伊戰的悲觀看法,更何況今日的講話,又能有多少吸引力呢?

   不過,這也並不是民主黨的喜訊。除了伊戰外,其他政事議題都只是個位數的關注程度,亦即是說,國人對民主黨最大的期望是如何解決伊戰的爛攤子。呼望最高的民主黨明星希拉莉在參選講話中,仍然把醫療健保作為重點,也可能是犯了選錯頻道的毛病。

Sunday, January 21, 2007

《長話短說》--穿裙子的

穿裙子的

  台獨大老說穿裙子的不宜做統領三軍的總統,未知他的標準是否也適用於正式宣布問鼎白宮的希拉莉呢?

  希拉莉的參選,焦點都落在她的女性身份。過去從沒有過一位女性如希拉莉般有入主白宮的可能,引起話題是很自然的。不過,若把這場選戰定調為性別之爭,則等於把總統大選淺薄化。正如奧巴馬參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夠新鮮。代表住非傳統的政治。奧巴馬抓住一些選民看膩了傳統的政客的感覺,於是標榜自己是另類選擇。但政治非同潮流,總統是一個責任重大,關乎國家以至世界興哀的重要職務,選民不能以條件反射的方式隨意投票。

  至於對待希拉莉,也不能以性別作為投票的準則。美國民眾大多不會認同台獨大老的說法,相反,可能會有人因為希拉莉是女性而投她一票。這種訴諸情緒的投票態度極不可取。管他/她是黑抑或白,是男抑是女,審查一位總統候選人,必先要看他的能力,而能力的具體表現是施政理念與經驗。

  奧巴馬自我推銷最大優點是政壇新鮮人,將自己擺高一線,製造自己超凡脫俗的形象。相反,希拉莉要推銷的卻是自己一生的政治經歷,用以證明自己是擁有足夠承擔總統責任的才能。希拉莉的競選運動並不是始自前日的宣布,而是在她自傳出刊之時,已蓄心積慮的要為重返白宮鋪路。她的自傳強調她如何從幼年到成為第一夫人期間,對民生的關懷、政治的投入,而更重要是用了相當篇幅敘述了她到世界各國訪問的事蹟。這在在都要讓讀者知她是天生的政治家,並且是擁有相當的國際視野,並不是只會照顧國宴廳堂擺設的第一夫人。

  所以,選擇奧巴馬與希拉莉的選民,將會是來自極不同的選民圈子。

Friday, January 19, 2007

《長話短說》--誰不憂鬱

誰不憂鬱

  台大醫院替第一夫人吳淑珍發出不宜出庭的病況證明文件,其中一項是指夫人患了憂鬱症。看到這樣的消息,誰不憂鬱呢?

  陳水扁當日慷慨陳詞,說自己尊重司法,夫人一審有罪便下台。而擺在眼前的事實,陳水扁下令總統府上下均不得出庭應訊,以行政手段抵制法庭。而扁夫人卻一直以病為由向法庭請假,令到審訊無法進行。誰都知道扁一心是使出拖字訣,但是連憂鬱症也搬出來成為不宜出庭的理由,實在是太過份了。

  在台灣,比扁夫人抑鬱的人多的是,就說那穿上紅衣倒扁的萬計群眾。任由他們喊得如何聲嘶力竭,倒扁手勢做了千百次,扁還是面皮厚厚無賴地享受他的特權。紅衫軍不抑鬱嗎。

  扁夫人的有關控罪是涉及盜用公家財產,亦即是屬於全台灣人民的錢。夫人因官司?身而患上憂鬱症,那麼可能被A了錢的老百姓心情鬱悶又有誰同情呢?自從第一家庭弊案被揭發後,扁及綠營政客,不停的要求公眾同情扁夫人。因扁一家人的行為,弄至台灣司法正義動盪,社會價值觀和是非觀混淆不清,不知多少人因此而感到抑鬱,扁有同情過這些人嗎?若有,便不應阻礙司法的正常運作,讓案件早日有個水落石出。中國古語有云: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扁若自信清白,何不任由法庭完成其程序。

  自從扁家這連串弊案後,經常聽到台灣政治人物說「尊重司法」,這四字詞反復被濫用後,已變成「謀殺司法」的同義詞。個個都說尊重司法,其實都是玩弄司法。扁家作為第一家庭,也掀頭摧毀司法。如憂鬱症可以令被告免出庭,那被政客?紅狂轟的檢察官幾乎到了精神崩潰的狀態,又應如何安撫呢?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長話短說》--眼不見為乾淨

眼不見為乾淨

  一名台灣警官因為利用警局車輛搬運家俬而遭到處分,由於搬運過程被鄰居以錄像拍攝公開,警官唯有直認不諱並表示願意承擔罪責。這是小案,近期連環爆的台灣企業集團金融案,在案情日漸曝光後,令人驚訝富豪集團竟能如此。不論是小案或大案,正所謂層出不窮,目不暇給,一時間彷似遺忘了什麼似的。對了!就是陳水扁的貪瀆案。

  新聞媒體因工作性質的使然,貪新忘舊是習慣。扁案卡在法庭,一日拖一日,漸跌出了日常新聞的雷達網。所以,扁可以若無其事的做他的總統,彷似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原來,眼不見為乾淨,確實如此。

  所以,基於台灣社會與政治的這種特殊性,二零零八誰將勝出,絕不能依過去的這些弊案作為猜測的基礎,還是要觀察在選前的一個月,甚至一兩天,台灣選民看見了什麼,才是最關鍵的。

  馬英九能否順利成為國民黨候選人,相信仍要經過一番內鬥。就算他能壓倒王金平,但仍不等於他便要入主總統府的把握。日前有人要求馬英九:心狠手辣面皮厚才能有機會勝選。一些媒體人在節目上感慨台灣政治真的要淪落到如斯地步嗎?這些感慨其實是不必要的,因事實就是如此。如果,馬英九在選前的關鍵時刻不耍手段,沒有陰招,勝算將減半。若再加上如過去一樣,抵擋不住政敵在選前爆出的攻勢,馬將必輸無疑。

  眼不見為乾淨,馬英九應深刻細味這個台灣政治的精妙之處。只要能保持自己在投票日乾淨,相反,讓對手在投票日不乾淨,也許勝選之道就在此中尋了。

Tuesday, January 16, 2007

《長話短說》--噢!不要吧!

噢!不要吧!

  聯邦參議員奧巴馬在網上宣布有意參選下屆總統大選,這已是流傳了多時的消息,現今只是由他個人正式確認。多個月前有一名聽眾在節目中問筆者對奧巴馬參選的看法,我的反應與今天一樣:噢!不要吧!絕沒有輕蔑奧巴馬議員之意,他出身自名校,靠個人奮鬥躋身國會殿堂,是年青年人上進的好榜樣。只是這股奧巴馬熱,似是吹來無因,卻實在是來自一場歪風。

  民主政治讓有志者可以有問政的門路,就如奧巴馬,他曾在電視訪問中憶述未成名之時,被拒於民主黨大會門外,今日卻人氣超旺,甚至可以挑戰前第一夫人希拉莉。從政經歷簡短,政績空白的奧巴馬,一夜間竟成為呼聲日高的總統候選人,箇中必然有其原因的,但肯定這與他的政治能力無關。

  美國選民是世上最被寵壞了的選民,選票對他們而言就如牛油與麵包一樣理所當然。很隨意又淺薄,沒多人會深究,似乎是反正年年都總會來一次的東西。從投票率偏低便可知道,美國民眾並不特別熱衷於選舉,而參與投票的選民中,憑直覺投票者佔多,單一議題選民(指只關心特定議題)大不乏人。論投票的素質,其實並不高。企業聘用總經理必定會開出明確且嚴格的入職條件要求,但擔任美國總統(實際上是世界領袖)卻沒有最低資歷的審查,只要討得民眾開心。

  奧巴馬之所以受歡迎,一般認為是他的形象清新,不是樣板政客模樣。奧巴馬確是沒有華府政客的習氣,但原因是他只當了兩年的議員。社會的長治久安好一段日子了,漸漸養成一些人相信誰執政都與我無關似的。但請看小布殊,便可證明把白宮權力交付予一名能力不足且不稱職的人,其災難將禍延全球及幾代人的,我們不應以買CD那種貪新鮮的心態去挑選新總統。

Monday, January 15, 2007

《長話短說》--咖啡裡的風波

咖啡裡的風波

  自從央視主播在網上抨擊故宮開了星巴克後,各方討論熱烈。有說星巴克故宮開是對中國的不尊重,也有唱反調的指事件是小題大造。這場爭論其實正正點出了中國在前進發展時期的一大要害。

  台灣TVBS的記者就此親到故宮採訪,記者竟說:「事實上,故宮裡也有其他的咖啡店,規模甚至比星巴克還要大。同樣得到北京政府經營許可的星巴克,卻成為部分大陸民眾抨擊的對象,只能說是樹大招風。」問題只是樹大招風嗎?

  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居世界之首,至少在統計上,中國已經不再是百年前貧窮的弱國。但中國人的尊嚴回來了嗎?上海或廣州的商業高樓,將是中華民族的新象徵嗎?不應怪責星巴克不尊重中國文化,商家謀利是合理的,人流多處便是開店的理想位置。不尊重古蹟,出賣文化遺產的是中國人自己。是誰批准星巴克在故宮開業?是誰認為中國神聖的宮殿建築可以變成大商場?長城可以租借為派對場所,故宮開咖啡店便自然算不了什麼。

  中國人表面是一個好古的民族,但殘酷的歷史卻告訴我們相反的答案。口口聲聲的說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但當中能有多少被保存下來呢?輕看前朝,好創新顯威風,頌今菲昔,才是支配中國數千年的價值觀。所以,本來因戰亂和天災而難保存的古蹟,在中國更難維護。除了滿清因為入主而沿襲明朝故宮外,歷代帝王何時會珍惜過前朝之物。至於現代人,沒有改朝換代的問題,卻又因為受到脫貧心態的扭曲,視一切均為可出賣之物,對古蹟的維護只重招徠遊客。

  向星巴克老闆大興問罪之師是缺乏自我反省的行為,又不是八國聯軍,管理不好故宮,還能怪誰。

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長話短說》--何時休

何時休

  布殊總統前日剛發表了新的伊拉克戰爭以至反恐戰的新策略,美國駐雅典的大使館在昨日卻受到恐怖分子的火箭攻擊。這是恐怖分子的故意挑釁嗎?很難得知事件是否與布殊講話有直接關係,但卻可以證明,反恐戰現實狀況絕不是布殊想像中的簡單。

  從布殊向全國發表的伊戰新策略,最強烈的信息是總統仍是很努力在製造一個光榮下台階。增兵兩萬是為期望目前的暴力衝突可以受到控制,讓美軍徹退時,伊拉克表面上是和平的,至少其治安狀況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就算能達到此目標,美軍也只能算是平安撤退,先前預期的政治目的將一概落空。伊戰是一齣人為的災難性悲劇,發展至目前的狀況,也絕不是布殊個人能力所能夠扭轉的。若布殊能在未來兩年大幅減低美軍的傷亡,並在離任前把大部份美軍撤回,已算是較可接受的結果了。

  為了面子,布殊在全國講話中不乏陳腔濫調,我們再去與他逐字斤斤計較也是毫無意義的。過去,因為選舉而借伊戰打布殊的政客,從今開始應該認真的為美國如何有效反恐多做實質的貢獻。

  伊拉克肯定會是一個亂局,如何讓伊拉克較親美的力量可以佔優,是美國現在必須認真部署的。一個反美的新伊拉克,將會比百個薩達姆更可怕。因為它將結合伊朗和敘利亞的力量,在中東形成更大的反美勢力。期望民主的伊拉克力量是空話,美國似乎應培養一位有類似薩達姆力量的新統治者。

  也許這是政治不正確的說法,但相信卻是十分實用的策略。否則,未來美國因為伊戰而受的苦難將難以估計。世間事都是有果報的,伊拉克因白宮的狂妄和愚昧而受的苦,恐怕他朝有日也會離不開這因果關係。

Wednesday, January 10, 2007

《長話短說》--不可能任務

不可能任務

  經歷過政治實務洗禮的加州州長阿諾提出了社會主義式的全民健保計劃。從計劃的內容及動機,絕對不會相信是出自於一位共和黨籍的州長。連非法移民也可以得到公費的醫療保險,相信是民主黨也未必敢公開主張的。很欣賞阿諾敢去碰全民健保議題的勇氣,只是,這是一宗不可能的任務,阿諾有心卻沒有法,相信難開花結果。

  任何的全民健保構思都是好的,沒有人反對這大前提,問題只是如何實踐。在把夢想變成現實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經費。全民健保系統要持續健康運行,必須要有固定及足夠的收入,而開支要受到有效控制。州長的計劃是依賴僱主、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共同分擔,然後再加上政府的撥款。這套集資方式存在嚴重的利益衝突問題。

  要向既得利益者,向與自己非親非故的人提供金錢利益,是相當有難度的。而且,於全民健保的財務,開發收入沒有比控制開支重要。首先是美國的醫療成本和費用長期處於全球最高水平,其間的利潤和訂價架構不重整,更多的收入也沒用。可是,要改革全套醫療收費,其工程的艱巨不下於重建伊拉克。再加上如果有了全民健保,加州人口將會必然的增長,進一步增添健保的財務壓力。

  美國生活貴,加州生活更貴。在成本如此高昂的州,要獨力做到全民健保,就算是計劃推出了,要持續運作也不樂觀。所以,重點是要控制不合理的醫療和藥物成本,而且不能只在加州進行,因為醫療系統是全國性的。另在開源方面,向醫生和醫院和保險公司打主意不是良策,他們都有財有勢,可以與政府作長期法律抗爭,再拖幾年也不會有結果。政府應從入息稅的重整入手,把更多稅入用作全民醫療。

Tuesday, January 09, 2007

《長話短說》--細數民主

細數民主

  昨日在電台節目上,有幾位聽眾朋友讚揚美國是在國際推廣和傳揚民主政制。其中一位女聽眾不同意指責美國在各地挑起紛爭,認為地方衝突的雙方應自己負責任。聽眾們的說法,與布殊總統口吻一致的,但這離事實又有多遠呢?

  今天不少民眾都認為伊拉克戰爭類似越戰,我們便從越戰談起吧。美國在越南犧牲了數萬名軍人的生命,是二戰後美軍最大的挫敗。美國軍隊為何會遠道前赴越南作戰的呢?也許我們會有印象,美軍是支持南越「民主政府」,對抗共產的北越。這是事實的一部份。

  越南為爭脫殖民地統治而與法國開戰,信仰共產的抗法越南民眾勢力日強,法國政府於是在越南南部成立親法的南越政權,意圖藉此繼續控制部份越南。同樣基於反共,美國政府當時大力支持法國分裂越南的行動。當法國兵敗後,美國軍事顧問及援助物資大量湧進南越,填補了法國的位置,與北越的血戰就是這樣展開的。

  美國沒有讓脫離殖民統治的越南有全民選舉的機會,也沒有提出什麼支援越南全面民主的運動。相反,美軍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消滅北越。為了美國政府的反共意識型態,便將他國當戰場,拿人家的百姓當炮灰,這是推廣自由民主嗎?

  而最近的例子的索瑪里。索瑪里在最近執政的獨裁者倒台後一直沒有健全可運作的政府,軍閥橫行,屠殺平民。索瑪里大部份民眾信仰回教,回教武裝力量在索瑪里南部逐漸站穩,並取得了首都的控制權,也得到民眾的擁護,恢復了部份社會秩序。而受美國支持的軍閥失勢後,美國因擔心索瑪里成為同情基地組織的回教國家,於是軍事支援埃塞俄比亞入侵索瑪里。請問,美國有在索瑪里推廣民主嗎?

  還有,布殊的批准撥款支持巴勒斯坦總理建立軍隊,明顯是要讓他可以向在選舉中勝利的哈馬斯組織作戰。巴勒斯坦今日已陷入內戰邊緣,也是美國民主建設的成績嗎?

  一言難盡,罄竹難書。

Sunday, January 07, 2007

《長話短說》--扁來了

扁來了

  陳水扁今日將到三藩市,有人準備歡迎、晉見,也有人籌備示威抗議。為了陳水扁而讓僑社一眾人等都忙了起來,不論場面如何,阿扁都會滿足的。

  自從高雄陳菊勝選後,陳水扁沾沾自喜,似乎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魅力仍在。陳水扁不怕檢調,卻更在乎別人不把他當作一回事。沒有選舉,也沒有可以讓扁表演的舞台,要爭取傳媒鏡頭,外訪是好的選擇。

  在陳瑞仁的起訴書公布前,扁也是花巨資作近乎無聊的外訪,無非是要讓民眾肯定他的總統領袖地位。在內沒有了誠信和尊嚴,外訪卻可以自抬身價。因為,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好歹他也是現任總統。只要踏出外訪的第一步,不論你們倒扁或挺扁,扁就是代表台灣的元首。

  到今日的田地,最能讓扁過總統癮的,就只有外訪了。出訪時的前呼後擁場面,陪同隊伍陣仗,駐外官員組織歡迎隊,以及前來會見的外國官員,在在都會令阿扁快活起來,再讓媒體將之回島內,多麼的風光。所以,只要成行,扁便高興了,不管是去那裡,在目的地能做些什麼?統統都不是問題。

  而為扁外訪增值的,當然首推能過境美國。遇到倒扁示威也沒有問題,多些人來,新聞多一點,又不能對他有實質的羞辱,扁沒有損失。不論今日會有多少人前來向扁喝倒采,扁也真的不會在乎,因為入了美國境便是他最大的勝利。

  所以,要抗議扁過境美國,除了到扁出現的地方示威外,也應向過境城市的國會議員示威,讓這些議員明白華裔民眾的有多元看法。陳水扁可以藐視司法,玩弄黨務機器,甚至綁架泛綠選民的情緒,而唯一他不能操控而最會傷害他的,只有美國政府。如果,美國政府稍為表態厭棄陳水扁,扁所受到政治衝擊絕不會比陳瑞仁的起訴書低。阿扁過境,倒扁人士首要示威對象,應是美國政府。

Thursday, January 04, 2007

《長話短說》--聽其言

聽其言

  來自三藩市,也即是筆者所屬選區的國會眾議員普洛西昨日正式執掌國會,成為有史以來美國首位女議長。依憲法規定,她是總統和副總統之後的第三位白宮權力繼承人,地位顯赫。對於一位女議長的出現,又是民主黨難得重新控制參眾兩院,當然是會令到民主黨十分之興奮,但對於民眾最關心的伊拉克戰爭問題,似乎仍然不能過度樂觀。

  普洛西在就職講話中提到伊戰說:伊拉人必須要明白,他們應該承擔治安責任。普洛西這種說法是舊調,但也是錯調。「伊人要自己保護自己」的潛台詞是美軍保護伊拉克人已經夠了,到時候是伊拉克自保,不要再依賴美國。事實真的如此嗎?是伊拉克人求美軍前來保護他們的嗎?抑或是他們的國家被侵佔了而導致治安崩潰。不認清狀況本質,又如何能提出合適的解決辦法呢?

  民主黨的前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已表態會問鼎二零零八,近日向媒體說當年投票贊成授權總統出兵伊拉克,是受到布殊蒙蔽而投下錯誤的一票。愛德華茲的坦白,只想及早「洗底」,把支持不受歡迎伊戰的壞紀錄都推給布殊。愛德華茲的困境也是許多民主黨人的共同問題,包括希拉莉和普洛西在內,昔日都曾經投票授權開戰。但把責任推給布殊便可以脫身嗎?那麼容易便被蒙騙,還可以當議員或甚至總統嗎?

  就算是開戰以前,質疑攻佔伊拉克的聲音不是沒有的,如屋崙市國會議員芭芭拉便是其中之一。但為何絕大部份的民主黨議員都投了贊成票呢?並不是因為他們受到白宮欺騙,而是他們有私心,恐怕在國民不擇手段反恐的大形勢下,反對出兵會被抨擊為不夠愛國,於是一眾都附和了白宮的先發制人戰爭。現在要民主黨反口抨擊伊戰十分之容易,因為這是政客的基本功,問題是出於這證明了民主黨於伊戰原來是沒有立場的,只會跟風。那我們又憑什麼可樂觀期望民主黨國會有解決伊拉克困局的妙方。

《長話短說》--恐怖人道

恐怖人道

  薩達姆被處決後引起西方一片譴責聲音,別誤會,並不是為薩氏之死抱不平,只是因為行刑過程的非官方錄影版本廣泛流傳,導致伊拉克發生反彈示威。美國一名駐伊將軍說,如果行刑由美國人員處理,安排將會不一樣。筆者也很好奇,到底能有多少分別,薩達姆會含笑赴黃泉嗎?

  據報道,至少有三名在行刑室內的伊拉克官員因為錄影事件而被捕。西方媒體的報道焦點是錄影是偷拍的,公開錄影片段是不符合西方對待死囚的人道尊重標準。這是多麼扭曲和諷刺的角度去對待薩達姆之死。

  薩達姆政府有沒有違反伊拉克憲法?應由伊拉克人民及法庭判定。美軍在全無合理性因素下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府,本身就是非法行動,這是連聯合國也是如此認為的。在不合法情況下被捕,在由外國(美國)完全支配的法庭受審被定死罪,兩者加上來已足證判薩達姆死刑本身就是非法及不符合人權的。

  美軍一直監管薩達姆,直至行刑前一刻,把薩達姆帶到行刑室交給了伊拉克人員。據稱,行刑室內沒有美國人員,所以日前美國官員才說,處死薩達姆完完全全是伊拉克人的決定。殺了人又不認賬,還說風涼話。其不問是非的程度,簡直令人心寒。近日西方和伊拉克政府的言論,無非是安撫擁薩的示威者的違心話。

  伊拉克人多麼可憐,國家被超級大國借制裁獨裁者為由催殘了,之後又把吊死獨裁者的行刑工作交給伊拉克人做,讓超級大國保持不沾血的清白之身。到獨裁者死後,超級大國又批評行刑過程不理想。不去追究推翻薩達姆政府和審訊的人道問題,反而去假惺惺的大談愉拍不人道。公開行刑鏡頭不人道,理應受到譴責,但有什麼比吊死一位未經公平審訊的國家元首更不人道呢?

Wednesday, January 03, 2007

《長話短說》--馬手是瞻

馬手是瞻

  昨日在台灣電視一個時評節目裡,話題之一是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被批握手沒有誠意,甚至有指出馬定下為黃俊英助選要一天握七千隻手的目標,握手有如沾醬油,反惹民眾反感,結果黃俊英也選不上了。如果馬英九不改善握手動作,恐二零零八機會也將受阻。

  原來政治人物的握手動作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媒體記者找出了幾位台灣政治人物來跟馬英九相比,如蘇手有力而且雙手並用,一隻握手,另一手會拍拍對方肩膀。至於馬英九,非但握手力輕時間短,眼睛還不會望著對方。

  這些批評未知是否屬實,但握手可以給人最直接的感受,馬英九是應該注意的。美國最受歡迎的晚間清談節目主持人Jay Leno十年如一日,每次開場均與台前的觀眾熱烈握手,左右手一齊來,也似是蜻蜓點水似的,但觀眾看來沒有反感。若細心留意,Jay每次握手都會特別照顧一些觀眾,如行動不便坐輪椅的,或是年長的,他都會特別上前用相比較長的時間握手問好。真正的大明星握手尚如此,馬英九真的檢討了。別小看這握手之道,過去因從事新聞工作,也握過不少政要和高官不手。最怕是那些軟弱無力的手,把本來熱絡的氣氛即時冷卻。

  握手其實是有授受之分的,演藝明星與觀眾握手,是回報粉絲的熱情,那怕只是一碰也會有如觸電般的效應。但政治人物拜票握手,就是一項請求,借握手之義拜託對方支持。所以,馬英九不應再以演藝明星自居,別再迷信自己的手有什麼魅力,應用誠懇態度伸出拜票之手。

  不過,返過來說,馬英九的人氣指數急跌,連一雙手也被批評,與昔日的光輝相比,可見,有點大勢已去的味道。

Tuesday, January 02, 2007

《長話短說》--忠誠與良心

忠誠與良心

  引導美國從有史以來最嚴重憲政危機中重返穩定軌道的福特總統的葬禮,沒有前總統列根一樣受到各界重視。親身前來出席的外國政要不多,連國內民眾也不見得有特別凝重的悼念情緒。福特任內令人最深印象的作為無過於他特赦了水門事件主角尼克遜總統,其後競選連任失敗,退休卅年了,難怪民眾反應如此。不過,在他過去後發生的一件事應令人們更尊重這位長壽總統。

  在福特過去後一名作家公布了他於二零零四年訪問福特的錄音。福特在訪問中嚴詞批評了白宮發動伊拉克戰爭,還點了布殊總統和副總統切尼的名字。不過,福特指定訪問內容只可以在他逝世後才可以公開,此舉是很值得肯定和尊敬的。

  作為前任總統和共和黨的元老,福特如果在伊戰進行其間出面批評現任共和黨籍的總統,肯定會成為頭條新聞,同時會造成相當的政治衝擊。所以,為了維持對共和黨的忠誠,他選擇不在敏感時期表態。不過,顯然他不想自己的觀點被誤會。沉默可能變成為認同,福特基於良心,要向世人說明他對伊拉克戰爭的真實看法。

  也許,有人要批評福特沒有膽量,要在過去後才表態,是不想面對政治抨擊。這說法是不明白福特連特赦尼克遜這富爭議的行動都大膽做了,可見他不是一名草率的政治人物。死後才表態,是因為當政治人物過去後,新聞怎麼樣也炒不起來的,頂多就是一天的新聞。若在生前發布,追訪和引伸討論的空間便不可估計。

  福特是一位對黨和個人都極負責任的總統。唯一不足的是,若能更積極的發揮其前總統身分的影響力,相信對國家的貢獻將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