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不可廢
上海外語大學黨委書記吳友富鼓吹廢除以「龍」作為中國國家形象標誌,引發了網民的熱烈討論。吳認為:「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誤讀誤解或別有用心的歪曲。吳教授這套更新中國形象標誌的理論,底子裡其實不過是借用什麼「全球化」和「形象品牌」等虛空的術語,來掩飾其對中國文化自卑感和歪曲。
中國是一個具有數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龍」之所以成為國標,並不是某人或某帝王的選擇,而是經過先民一段長時期集體醞釀和認同。「龍」威武、剛健和氣質超凡,是黃土地上人民的共同自我形象投射和追求目標。吳教授在為中國思考新的國家形象標誌時,純以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作為思考的出發點。這是推銷商品的思考模式,站在市場學的角度是全完正確的。但用於選擇一個國家的代表圖騰,卻極其錯誤。
沒法控制外國人怎樣看中國,這是他們的自由。如他們對中國文化或社會有誤解,中國可以藉宣傳和教育加以糾正和澄清,但卻沒有理由改變自己去迎合他們的觀感。不是鼓勵中國人自大,而是實際上外國人對中國的觀感也不統一,並會隨時間改變。如按吳教授所提倡的,以推出了一個討好外國觀感的新的國家標誌,但過若干年後,因世界局勢的轉變,又有國家在「曲解」中國的形象標誌,中國政府是否又要再設計新的圖騰呢?
人必自重然後敬之。「龍」是中國文化和人民生活的一重要組成部分,廢掉中國文化的珍貴象徵性內涵,討好曲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是一種淺薄嘩眾的理論。中國人要建立更佳的國際形象,並不是靠什麼推陳出新,而是要活出龍的精神,就是那種振作自信,高瞻遠矚的龍的思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