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11月4日的《長話短說》中,筆者寫到:「奧巴馬當選,民主黨繼續擴大在國會的領導地位,一黨獨大的情況再度出現,這種情況在美國的兩黨政治生態下時有發生。布殊的前副幕僚長羅夫在評論大選結果時指出,政黨的盛衰是一個循環,盛極必衰,絕處又會求生。這位政圈老搞手,點出了美國政治一個令人不安的常規,也透露了共和黨已開始重整旗鼓,眼光看準了2010的國會中期選舉。……
不論如何,麥凱因一戰相信早已在共和黨權力核心的布局之外。羅夫相信兩年後共和黨大有機會取代民主黨成為多數黨,現在聽起來有點是痴人說夢,但君記否,同樣情況在1998年也曾發生過。在克林頓治下兩年,民主黨便很不體面地輸掉了兩院。共和黨因為布殊而成為被厭棄的政黨,但布殊下台後,怨恨對象消失在大眾空氣,共和黨便有了自身的機會。按羅夫預估,在2010年10年一度人口普查後,傳統共和黨州份將增加國會議位,相反民主黨大州將損失席數,他相信這會補充共和黨的實力。
在未來一段時間,世界會聚焦觀察奧巴馬白宮的一舉一動,但真正的革命極可能是來自一個急需洗心革面的共和黨。」
昔日所言,今天卻都應驗了。
兩年過去了,奧巴馬的「夢的改變」不再受歡迎,而共和黨卻實踐不可能的任務成為眾院多數黨;在布殊年代被指白宮「奸臣」的羅夫應記一功。羅夫在離開白宮後成立了一個推動保守派理念的政治團體American Crossroad,出錢出力支援全國共和黨人士參選。一位兩年多前幾乎到了臭名遠播地步的人物,卻成為共和黨重掌眾院的先鋒。這說明美國選舉的可操作性極大,所謂「民意」是多實質的東西,相信絕不能單依據選舉結果來反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