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unday, March 02, 2008

變與不變

變與不變

  俄羅斯總統大選落幕,被指為現任總統普京欽點接班人的梅德韋杰夫以近七成的得票率當選。梅在勝利演說中一再強調新政府政策不變,將會延續普京路線。梅的當選除了普京的大力加持外,承諾「不變」亦是其中關鍵,與美國目前的總統初選主調南轅北轍,東西兩大國面臨新領導人的選擇,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調子呢?

  「人心思變」是不滿現狀之意,俄國大選以「不變」為主調,即是現行政策廣受歡迎。不過,歐美對於是次俄國大選一致劣評,認為是普京為繼續獨攬大權而做的政治秀,所謂選舉實際是打壓民主。西方媒體以「反民主」作為報道俄國大選的主調,淡化了普京執政八年來的成績,把他描繪成一位不願放下權力的新獨裁者。

  如果,我們採用西式的標準來評價俄國大選,也不妨用一些西方所熟識的數據類別來理解普京。先說民意支持度,普京於1999年任總理之時,其民望支持是31%,去年六月是81%,自從他出任總統以來,民望數據從未低於65%。與普京任期相約的布殊總統,2001年上任初期民望近60%,911後升至90%,而目前則僅及32%。

  在百姓最關注經濟民生方面,普京上任之時俄國國債達一千五百萬億元,他不但成功發展經濟償還了所有國債,目前俄國外匯儲備高達四千八百萬億元。相比布殊政府,這八年來聯邦預算由盈餘變為赤字,國債更創下歷史新高的九萬三千億元。受惠於經濟成長,俄國的貧窮人口由九八年的超過30%,到去年低至14%。美國的貧窮人口則由2000年的11.3% 上升至2006年的12.3%。

  從這些數據可以稍稍明白為何俄國政客可以「不變」,美國則要「變」。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只在「談變」,而沒有清晰告訴我們將要怎樣變。俄國人可以依過去幾年的經驗而有所期待,而很多美國選民所擁抱的只是一位從未經考驗的變革倡議者,兩者分別可真的是天壤之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