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中港為何矛盾(二)

  從如食水和糧食等必需生活物資、到為商家提供勞動力與市場、為專業港人員提供高薪職位,以至近年自由行帶來的火旺零銷生意等等,均指向在物質和經濟層面,中港互動的最大受益者應是香港。香港缺乏天然資源,背靠大陸自開埠以來便是香港的優勢;然而,近年甚囂塵上的所謂「中港矛盾」,所指的又是什麼呢?

  熱烈炒作「中港矛盾」,以蝗蟲來形容大陸人的全版廣告,大標題說:「香港人,忍夠了」,而廣告羅列出來忍無可忍的事例則包括:搶購奶粉、自由行、分教育資源、雙非孕婦。就此四項中的奶粉和自由行是給香港的直接經濟利益;教育資源方面亦是如此,香港中小學面臨殺校威脅,大學收生不足,導致大一新生水平下降,多了內地學生只會有利香港教育長遠發展。而似乎最不合理的雙非孕婦搶佔產房問題,其實是政客和媒體的炒作。依實例統計,去年共有九萬名內地孕婦到港生產,其中三萬五千名為雙非,而在此其中沒有經合法申請預約,非法衝急診室的共有一千一百宗,佔雙非總數的3%,總內地到港產婦的1%

  與此同時,例如東鐵上因吃零食而大動肝火、港婦在巴士上破口大罵大陸遊客十數分鐘,以及充斥香港網站的歧視和嘲笑內地人的言論,其根源真的來自資源被侵佔的「切膚之痛」嗎?廣東俗語:「雖無過犯,面目可憎」最恰好來形容這種歧視心理。而這種似乎存在於部份普通市民歧視心態,其實與政治大環境離不開。香港泛民主派政客自回歸以來便積極煽動抗中拒中,在政治上千方百計阻撓中港結合,狀告港珠澳大橋是其中的經典。而泛民逼切與內地劃清界線,是源於一種心理的不適應,沒法接受失去殖民地身份;這又與部份港人沒法適應中國改革開放現狀是類似,大有同是天岸淪落人的惺惺相惜認同感。

  有說法指大量內地人湧港,破壞了港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可是,內地人大量湧港並不是這幾年或回歸後才發生的,但為何過去就沒有引起過如現在的排外情緒?

  香港被英國人強佔之時,只不是一個人口稀少的漁村。晚清革命期間,香港成為革命黨人的集散地。在其後的數十年間,隨著中國內地戰亂頻繁,香港也成為內地商賈士紳避亂的首選。這一時期的移民潮沒有引起香港原居民的反感,反而是助香港從漁村走到商埠,建設新文化新文明的新力量。二戰前後,包括中國南北各省不同階層人士繼續流入香港。不同省籍的文化和方言共處自然會產生矛盾,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用語和娛樂文化中。如稱講國語者為「now鬆(即國語發音的老兄)佬」,流行曲有:「尋晚夜,個上海婆鬧我」。 (待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