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電視台最近深入報道了貴州茅台鎮鎮政府強逼商戶搬遷事件,本來便因為茅台酒而聞名的小鎮,因此更加聲名大噪;不過這次並不是什麼美譽,而是成為地方政府粗暴施政的最新鮮例子。
事起茅台鎮政府計劃將環茅南路規劃為「白酒一條街」,藉以打造茅台鎮酒都的名聲,帶動旅遊經濟效益。按鎮政府規劃,環茅南路商鋪只許售賣本地生產的白酒,其他商鋪一律要關門搬遷。政府於今年五月一日 向商戶發出搬遷通告,限令兩天內搬走。不單搬遷限期急逼,政府也沒有提出任何搬遷賠償或安置。遭逢突變,商戶均不知所措。限期過後,鎮政府官員帶同城管和公安騷擾仍未遷出的商戶,砸店扣貨,無所不用其極。副鎮長更親自帶隊恐嚇商戶,過程被央視記者全偷拍下來。
記者事後訪問該名副鎮長,得到的回應是建設白酒一條街是為了全鎮整體利益,政府只是「依法」行政,也沒錢賠償給受影響商戶,只能期望將來經濟發展好了再作打算。上述荒唐的答覆經電視台報道後,彷彿「喝多了」的副鎮長被停職受查,市長並要求鎮領導向商戶道歉及發還貨物;但亦僅此而已,再沒有其他官員被處分。
看來媒體的曝光行動有相當作用,特別是由央視帶頭揭發。但如眾多涉及地方官員胡作非為的報道一樣,被點名的地方政府一般都會迅速「反應」,停職、道歉是常見的。可是,這似是為事件降溫多過真正解決問題。沒有賠償和安置情況下逼遷商戶,是一名副鎮長個人能決定的嗎?倘上級政府真的要追究責任,為什麼沒有向更高層官員問責?
流行語有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是現今中國官場最真實的寫照。鎮政府官員粗暴逼遷卻口口聲聲是依法行政;惡行遭曝光後,做點門面功夫打發輿論便想了事,其惡劣本質絲毫未變。據報道市政府仍堅持白酒一條街計劃,只表示會好好與商戶溝通。媒體監督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影響不能持續,目無國法的地方官員大概也曉得,避避風頭便是。要正本清源,必須有真正及全面的問責,打破官場的層層包庇。
1 comment:
剛看完一套國產劇“汶川故事”,講述由地震開始,救援,到災區重建完成所遇的種種困難。在劇中有一句對白“韓國人先鋪好水管和電纜然後起樓,而中國人先起樓然後鋪水管和電纜”。中國的法制和經濟有著同等的錯誤。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