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December 18, 2009

中式聽證會

中式聽證會

  聽證會(Hearing)在美國政治運作中是常規操作,公務事無大小,只要有人提出,都會搞聽證會。細有小鎮維修馬路問題,大有國會的健康保險改革,都辦有聽證會。聽證會是民主政治的具體和最實際的表現,讓民眾就他們所關心的事務在官員面前發表意見,不論是正反觀點,都得到充份的表達。有了常規制的公聽,便不必事事都組織上街遊行了。

  不過,成功的聽證會不能單是聽完便算,有了民主的參與並不等於民主,真實的民主是民意能發揮決定性作用,可以達到影響或左右決策的程度。否則,講人自講,聽不聽任從尊便,是假民主。要讓公聽有實質的決策重要性,看似容易,實質難度極高。我們可以善意的假設政府官員們都會參考或依據聽證會上所表達的民意結論來作出決定,但這純然是一廂情願之事,中間只有一道薄弱的道德良心可作為監督力量。官員們可以聽而不聞,也可以從事背後與利益團體的秘密交易,也可以固執己見而不理會大多數民意。
 
  美國是全世界舉行最多聽證會的國家,民主精神十足,但上述所講的聽而不聞的問題極其嚴重,就算是國會級的聽證會,那怕是寫成厚厚的報告,最後能有多少落實,是絕對沒有保證的。因此,美式的聽證會已經淪為政治秀場所,實質決策的討價還價總是在電話或私人聚會中完成的。

  近年中國政府也引入聽證會模式,在一些地方民生事務上,都會邀請民眾代表參加聽證會。其目的用意是擴大民主監督制度,讓民眾可以直接參與某些政府事務的決策過程,北京市就漲水費問題最近還首度舉辦了網上直播的聽證會。

不過,仍在發展初期的中式公聽會已出現不少問題,如哈爾濱的一場聽證會發現所謂消費者代表都是被刻意安排到場的人士,令人質疑政府聽取民意的誠意。哈爾濱當局的回應也頗奇怪,一方面承認出席者身分代表性有問題,但卻肯定聽證會結論有效。中國政府推廣民主參議政務是好事情,但必須青出於藍,別只學會把聽證會當作秀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