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March 01, 2007

長話短說--越辯越糊塗

越辯越糊塗

  香港剛舉行了特首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據會後民意調查,有三成六選民對梁家傑印象改善,但變壞的亦有兩成。相對曾蔭權的正負評分則沒有這麼明顯,分別是兩成六變好,一成三變壞。若單純以這民調論勝負,梁家傑是佔了上鋒。因為在正負消減下,他得到一成六的好處,而曾只得一成三。不過,在這些數字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狀況呢?
  
  候選人辯論會是美國各級選舉的必備節目,台灣選舉也有形式不同的候選人辯論。真理真的是越辯越明嗎?有了候選人辯論便能讓公眾分辨出誰更合資格當選嗎?當然不是。
  
  辯論會可以影響選情倒是真的,在普選的制度更甚。但所謂影響,並不是辯論會讓選民更了解候選人,事實卻是相反,是令候選人有最佳的機會製造假象,讓與擔任公職能力無關的元素影響了選民的決定。最經典的例子的甘迺迪與尼克遜的電視辯論會,也是美國有史以來首場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年青的甘迺迪論從政資歷和經驗都要比尼克遜差很多,但辯論會後卻令甘迺迪得到決定性的民意支持。事後分析,原來是甘迺迪的年青瀟灑外表,稱身的衣著與溫馨的笑容,在選民心中留下極佳印象。相反,中年且樣?平凡,談吐嚴肅的尼克遜就沒有觀眾緣。
  
  自此,總統電視辯論會成了專業形象師的競技場,如何借身體語言及談吐打動觀眾,貶低對手,成了辯論的最重要關鍵。辯論會是一場表演會,看誰能「辯」得最吸引,只是技巧與形象的比拚。電視直播的候選人辯論會把普選制度裡最不可取的元素──感性替代理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以戈爾與小布殊的辯論為例,戈爾在辯論會的說話技巧和身體語言動作被批較布殊遜色,會後戈爾選情下滑,讓布殊收復不少失地。而六年後的今天,事實告訴我們戈爾才是更合適當總統的人。
  
  所以,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會於民主制度的益處究竟有多大,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