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August 30, 2017

還要問什麼



    德州受到美國歷來最猛烈的暴風雨襲擊,休斯敦地區水淹災情嚴重,已造成四十人死亡。除了來勢洶洶外,颶風更來一記回馬槍;舊災未消,新害又疊加而至,休斯敦地區可謂災民遍地。可是,同是世紀一遇的暴風災,對比當年的卡塔里娜,這回休斯敦的災情似乎並得到一樣的同情與關懷,甚至有媒體在災區做直播時遭到災民責罵。

  有線電視CNN記者到一個災民收容所做直播訪問,被訪者是一名著兩名小孩的非裔母親帶。記者提問:「你是如何獲救的呢?」顯然記者是在期待一些感人的災場溫情故事。母親的回答說:家被水淹而被逼帶同子女冒雨逃離,在一加油站棲身,五日來斷糧斷電,完全沒有救援人員前來。

  記者見沒有得到自己心想的感人救災情節,便試圖誘導被訪者,記者接著問:「聽到有母親曾嘗試去救被大水沖走的孩子,你能說說嗎?」這位母親聽到這裡當場炸鍋了,高聲責罵記者說:「在雨災後便沒法給孩子們食物,這幾天來糟透的事情多著呢,但我們做錯了什麼?全身濕透顫抖之下,你還要把咪高峰推到我面上來,在我們最沮喪的時候,追問我們有出了什麼問題。」

  記者最初被罵時還刻意伸手拍拍被訪母親的肩膀示好,可是這招不好使,反而被罵得更凶,終於退出鏡頭由直播室的主播接話。

  願全球的媒體同業們都看看這段採訪視頻,追逐點擊和收視是現今媒體生存之道,但新聞媒體之所以受尊重,因為它本質有著為民喉舌的傳統,在西方更被稱之為第四權。人文關懷是傳媒工作的根本,面對災民的虛假作勢也許能騙到一些觀眾,但受災人又豈能分辨不出呢?


  內容為王是傳播業的金科玉律,但並不等於刻意營造的煽情內容能百發百中,濫情與造假只能保證這終必受到人們的唾棄。

Tuesday, August 29, 2017

果真能去中嗎



    台灣政客操弄民粹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在馬英九時代轟轟烈烈的反課綱微調,一大班「文革」小兵小將跑上街,反對將「日治」改為「日據」;甚至連課本稱慰安婦是「被逼」也不接受,硬要說當年的慰安婦是自願的。進入民進黨全面執政時期,蔡英文的急獨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先是「謀殺」了中國歷史科,現又大幅刪減中國古典文學課文,取而代之的竟是日本人寫的文章。蔡英文「去中」到底可以做得多徹底呢?

  不好說如蔡等之流為什麼要搞台獨,這應是他們自己心裡才明白。是為權力嗎?為富貴嗎?是親日情結?還是有些人說的根本就是一場日裔台灣人的政治運動。真的不好說,而答案其實也並不太重要。重點是這些強硬的去中國手段,就真的能把中華文化在台灣連根拔起嗎?

  儘管民進黨政府在學校猛下藥,讓台灣新一代不懂中國,不懂中華文化,但文化只存在於課本嗎?日本血腥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推日語教學,燒掉華人的祖先牌位,廣建鳥居,還殺了數十萬台灣人。五十年過去了,中華文化在台灣土地上消失了嗎?


  況且,當年台灣彼岸的滿清皇朝脆弱不堪,完全無力干預日本在台灣的作為,日本尚未能鏟除中華文化,難道今天的北京會任由蔡政府在台灣重建日本殖民地嗎?蔡種種激烈動作只會推前北京解決兩岸分治局面的時間表,特別是當國民黨已悄悄地變成為次民進黨之後,中南海應更感到其逼切性,否則又一代年青被洗腦後,要挽回的代價只會不斷提上升。

Monday, August 28, 2017

印度底氣


  中印軍事對峙終以印度退兵而落幕,印方聲稱是外交勝利,而支持印度的美國媒體強調是中印雙方同時退兵。至於中國外交部則重申中國軍隊會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維護國家主權,隻字不提退兵。

  雖然是各自表述,但沒有任何的人員傷亡,應算是最理想的結局了。因為自從對峙發生後,印度一直態度強硬,還不斷增兵到邊境,大有不惜一戰之態勢。好面子可以說是深刻到骨髓的印度民族性格,為何願意自動撒出洞朗呢?那必然是現實異常緊逼之故。

  印度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國家,中國的崛起除了客觀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外,還刺痛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因為不論是宗教,還是少林功夫,印度都普遍認為中國是師承印度的。而在對抗西方殖民統治上,印度更顯得比中國人有骨氣,也更早進入現代化進程。所以,在精神上,印度的權貴精英是不能接受綜合國力已經被中國超前的事實;派兵進入洞朗正與拒絕加入一帶一路,同是要提醒中國,印度不服氣,並且有能力反制。


  只可惜精神勝利是一回事,實力對抗又是另一回事。印度國內政局動盪,社會建設滯後,就算加上花鉅資購買外國先進武器的軍隊,也沒法令莫迪有足夠的底氣能與中國來一次硬碰。莫迪知道今天戰勝中國的機會極其渺茫,硬碰的結果反而會打碎了最珍貴的民族驕傲感,勢必大大不利其執政。從中國對峙事件可以總結出來的教訓,並不是哪一國的裝備更好;而是哪一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更有力量,更有底氣。

Thursday, August 24, 2017

民國何在



    中國大陸近幾年大吹民國風,不少大學生在畢業時都愛穿民國服飾做大合照,連歌手李玉剛也出了一張全是民國時期舊歌的專輯;網民和學者在線上更是為如何評價民國爭論不休。當某些事物只成追憶之時,也許正反映了它在現實世界中也許已逐漸消失,甚或不存在了。

  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說,「中華民國」已成為被台獨利用的空殼子,也有別的統派人士發表「中華民國」已死論。好些關注兩岸政治的人士認為今天在台灣島上的所謂「中華民國」,與昔日由孫文先生建立的中華民國早已斷絕關係了。

  不是嗎?現今主政的蔡總統在公開場合的演說經常只說:「這個國家」;在文化台獨的強勢推動下,台灣教育部把語文科的文言文大幅刪減,中國歷史也消失在所謂的東亞史當中。台獨勢力籠罩之下,不單出現所謂的年青自然獨,更極端的還會認日本為宗主國。

  台獨固然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在掌握公權力後全面實施去中國化政策也是意料之中的。可是,連建立「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也把拒統寫進黨綱,連黨主席都不敢說自己是中國人之時,請問民國在哪裡?


  被認為是已經邊緣化的新黨,面對民粹壓倒一切的當下,仍在高喊支持統一,並且聲浪日漸高昂。看來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的希望和重擔,今後也只能看新黨了。

Tuesday, August 22, 2017

血流不止

_ 
  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增兵阿富汗,並聲稱會帶領美軍贏得光榮勝利。為什麼又是阿富汗?特朗普口中的所謂「勝利」的含意是什麼?或者說,有意義嗎?美國軍人還要在阿富汗流多少血呢?

  從小布殊總統出兵入侵阿富汗起,至今已經足足十六個年頭,當年的嬰兒今天已可以申領駕照了。可是,經歷三任總統,十六年後,白宮主人卻告訴國民還要繼續增兵至阿富汗,這場仗就這麼沒完沒了嗎?阿富汗這本來就窮得不堪的國家,在美軍炮火洗禮十餘年後,還剩下什麼美軍戰勝不了的呢?號稱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軍隊,怎麼就走不出這些貧瘠的山頭?

  當年小布殊在九一一後以阿富汗包庇恐襲首嫌本拉登為由,出兵一舉佔領了阿國全境;找不到拉登,卻換來無止境的游擊戰。阿國戰事未了,小布殊又調兵指向伊拉克。如是這般兩大戰場的爛攤子在八年後便丟給了奧巴馬。


  自聲反戰又領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為了表示自己與小布殊之別,指反恐主戰場應在阿富汗,於是把在伊拉克的美軍又調到阿富汗去。增兵的結果是導致大量美軍的傷亡。八年又這般過去了,白宮政黨兩度輪替,阿富汗的美軍不但歸國無望,新總統還趾高氣昂的宣佈又要增兵到當地。名義都是反恐,但到底美軍為誰為何而戰呢?抑或是文人總統都要借動兵來顯威風,在這個遠到連大部份美國都說不清在哪裡的地方打仗,政治風險和成本可能是最低的。「一將功成萬骨枯」,能不信乎?

低成本英雄


    香港三名佔中青年搞手被判入獄,再加上早前另有十多名年青示威者因使用暴力而被判坐牢,一時間成為社會的焦點,一種同情入獄被告的論調開始被宣揚,上周末更有兩萬多人遊行撐被加重刑罰的眾被告。有人說,香港已經進入一個反智與低智的時代,從反對加刑與釘書釘兩件事,可以說是得到了引證。

  在新刑期宣判後,受釘書釘事件困擾的反對派立即振奮起來,將一眾因違法暴力示威而被判刑的青年被告,全被包裝為所謂的「良心犯」,推出一大堆煽情政治口號,更得到美國政府和外媒的準時和積極的配合,一躍跳出了釘書釘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回歸後的香港一直都是反對派政治操作的天堂,他們勢力壟斷教育、媒體、法律和社福界,在鼓動民粹方面可謂得心應手。反對派政客們往往不必對議題作出深入的剖析,甚至不必完整理據,只須連串動聽的政治口號,便可以輕容易舉地佔據道德高地,向政府窮追猛打。正因為勝仗來得太容易,才導致犯下如釘書釘事件的低級錯誤。

  利用佔中搞手被判囚作為救命稻草,反對派依單執藥,先是動用宣傳機器,大搞煽情,說什麼逼害年青人之類,然後便上街遊行兼籌款等等,都是過去用了多時的指定動作。反對派不理會上訴法官的萬言判決書,也提為何初獲輕判時眉飛色舞,未聞「政治逼害」的指控?總之是什麼都講得出口,就是不必講道理。

  至於被囚的三名核心搞手,誠如公民黨大律師黨魁所言,留案底讓他們人生更精彩。年紀輕已經走上專業政客之路的他們,「受逼害」是他們求之不得的反中業績,有如留洋渡金一般,幾個月後重出江湖,他們在反對派中的地位只會有升無降。如此低成本便當了「英雄」,也只有香港和台灣才有這良機。


  所以,這幾個被囚人是求仁得仁,個人前途無限。社會大眾真正要關懷的是被他們作為上位踏腳石,被忽悠和洗腦的年青人。

Thursday, August 10, 2017

三不死胡同

    中國國民黨候任主席吳敦義近日把前主席洪秀柱提出的「和平政綱」刪了,取而代之是套用馬英九時代的三不政策,即「不統、不獨、不武」。此舉反映了作為老練政客的吳敦義嚴重缺乏危機意識之外,對兩岸關係以至當前國際新局勢的識見十分之淺薄,而這種淺薄所帶來的後果也許將出乎他本人所料。

  打從鄧小平起,中國過去歷任領導人都強調和平統一的願望,從汪辜會談至馬英九時代的頻繁兩岸多層次互動和交流,均讓北京看到了和平統一的一絲希望,儘管這希望還是相當遙遠。馬英九是繼搞兩國論和台獨的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當時提出「不統、不獨、不武」口號,於北京來說總算有點兒撥亂反正的味道。故雖然提法不理想,但總可以暫時接受。再加上馬英九大開互動交流之門,北京看在馬的善意行動,暫且可不計較這口號了。

  可是,時移世易。當前民進黨全面執政,猛力推動實質台獨,如果連國民黨這最大在野黨都表態拒統,那麼請問站在北京的立場,還有必要期待和平統一嗎?除了和統沒有盼望外,解決台灣問題的紅利日見上升,既有利於化解美日的步步進逼,也可一併消除滋擾中國的其他元素;在軍事能力足夠,以及政經成本不高,以及蔡政府民望空前低落的情況下,吳敦義會認為北京將如何選擇呢?


  「不統、不獨、不武」這三個詞於今天的北京只是拒統的代名詞而已,「不統」與「獨」無異,所以「不獨」說法是空的;至於「不武」的主動權百分百在北京手上,國民黨有何資格談「不武」呢?吳在此時提出這三不,等同向北京宣告可以「請死心了」,國民黨將不再是兩岸和平統一的伙伴。所以,剩下來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和方向都日漸明確了,難道國民黨精英們真的都與民進黨一般見識嗎?兩岸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