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考驗民主

考驗民主

  白宮與國會領袖達成協議的七千億元救市方案,在眾議院意外地遭到否決。經濟專家紛紛發出警告,再拖遲推出救市計劃,將會導致經濟進一步受創。股票市場則以行動回應,一日大跌777點。救市案不過關,面臨生死考驗的除了是華爾街外,直接受挑戰的還有美國的民主制度。如果不是選舉在即,救市計劃不會落得今天的收場。

  過去廿多年來,金融界多次戰勝華府,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均配合逐步放鬆了對金融市場的管制,任由他們炮製各式投資工具,似滾雪球般製造出巨大的虛擬資產。這場金融海嘯的形成可以說是長年錯誤政策的結果,但它有別於政治危機,消解金融海嘯需要專業的經濟知識和判斷。可是,依國家政治體制,握有救市方案最後決定權的是不一定有經濟知識的國會議員──政客。

  政客的專業是選舉,他們生存的本能是利用眼前環境,轉化成為替自己拉票的助力。所以,財政部長的七千億元救市案落到政客手裡,已由經濟議題變成政治議題,而他們決定投贊成或反對票,最大的考慮是自己切身的政治利益。所謂屋漏又遭連夜雨,華爾街海嘯正遇上大選年,兩黨競爭白宮寶座外,一大群國會議員也要競選連任,又怎會放過助選的機會呢!

  趁金融危機打政治牌最明顯的是民主黨,這簡直就是上天掉給他們最及時的禮物。因此,奧巴馬與民主黨的領袖,口徑一致地把問題簡化,把責任全推在麥凱因和共和黨身上。至今,奧巴馬只見他不斷的責怪前朝,卻沒有說出自己救市大計,甚至沒有明確的表示支持目前的法案。因為在兩黨的政治競爭中,打擊敵人已足夠勝選,讓選民埋怨共和黨便能達到拉票目的,不必自己真的能幹。麥凱因何嘗不是如此,只可惜他背上的包袱太重,在傳媒的樁腳又不夠多,他借經濟議題打擊奧巴馬的力度很有限。

  民主黨的國會領袖本來以為在救市法案上賺夠好處便收手,只是想不到議員各自有盤算。多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民意反對救市,一些政客不敢冒著得失選民的風險,情願救自己的選票而不救市。也有共和黨議員指責民主黨的議長普洛西在投票前大罵布殊和共和黨,因而氣得轉投反對票。不論此說是否屬實,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議案不獲通過,議員們想的不是經濟元素,而是政治。餘下來更大的問題是;以這種泛政治化,又涉及政客個人權位利益的所謂民主制度,來解決專業和複雜的國家經濟危機,是合適和有效的嗎?就算民意過半反對救市,但這就等於不救市是代表全國利益嗎?這已超出對症下藥的問題,更可能是找了木匠當醫生。

厭富愛貧

厭富愛貧

  選舉的勝敗關鍵是在於候選人的敏感度。誰能把握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並且說出他們最愛聽或最想聽到的說話,誰便能出線。順從民意大勢可以贏得選舉,但卻不定就是利民,因為所謂的主流民意是鬆散和善變的。

  因為次按危機的爆發,經濟早已超前伊拉克戰爭成為總統大選的第一大議題。華爾街投資銀行崩潰所引至的金融海嘯,導致金融業一片愁雲慘霧,社會上也人心惶惶,經濟議題進一步成為今屆大選唯一具決定性的議題。因為在未來的四個星期,相信沒有什麼議題可以讓民眾放下對經濟的憂慮和關注。

  就此而論,民主黨的奧巴馬的政治敏感度要比共和黨的麥凱因要高得多。麥凱因對金融危機的反應屬典型和中庸,如他批評華爾街貪婪、監管官員無能、要救市但要保障納稅人、問題公司主管報酬要受限制、要兩黨合作解決方案等等,都只是試圖表達對現狀和民眾的關心。奧巴馬卻不同,除了概括了麥的各要點外,但還加上了批評海嘯是布殊和麥凱因造成的、麥凱因只關照富人。在首場的電視辯論,奧巴馬刻意把麥凱因推在受海嘯災民的對立面,在競選手段而言,這是聰明和有效的。麥凱因卻欠缺敏感度,竟沒有予以回應。

  由於看準了經濟議題的重要性,奧巴馬的競選講話內容,一直標榜對受經濟打擊者的同情和關懷,並且開出大額退稅承諾。不過,奧巴馬並不止於此,他還在推銷「厭富愛貧」理論。他在接受提名演說裡,便多次強調「富人」與「勞苦大眾」的對立。在經濟面臨大衰退之時,這種簡化的社會對立思維,有相當銷路。很明顯,奧巴馬是機警地利用經濟危機轉化為一種「敵我矛盾」,而敵就是布布殊+麥凱因+華爾街,建立自己站在人民一邊的形象。

  因此,七千億救市方案明顯是美國史上最龐大的私營商業國有化行為,目的是要避免經濟對全民更大災難性衝擊,是最社會主義不過的了。社會主義味道如此濃,主張大政府福利政策的奧巴馬理應全面響應,但他卻連番高調指布殊的救市方案只顧華爾街,是要納稅人給政府胡亂開支票。顯然,不論什麼議題,落到候選人手上,總能扭曲迎及競選策略,一切都不過是政治操作而已。